油價又“破八”了,就不能便宜點嗎?“成品油調價確實有改革空間。”全國人大代表、中海石油煉化公司技術中心經理苑少軍承認。按照他的估算,如果能夠避免重復計稅,一升成品油至少可節約1.7元。[詳細]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小琳心系電力體制改革以及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擔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的五年間,她共提交提案21份。【詳細】
“我到石家庄參加代表培訓,3天隻見到半天太陽。霧霾中什麼都看不清,但有一點看得很清楚,就是不能再這樣搞經濟了。”正在此間舉行的兩會上,霧霾成為代表委員幾乎都要提到的話題,來自河北張家口的全國人大代表郭建仁有著不一樣的“視角”。[詳細]
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工程聯通了華北電網和華中電網,為湖北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為湖北省新增北方火電約300萬千瓦,每年可為湖北節約電煤700余萬噸,相當於為湖北“支援”了一個葛洲壩電站。【詳細】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溫總理提出:要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重點抓好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詳細]
王玉鎖提出天然氣價格改革要循序漸進、區別對待,同步推動天然氣價格改革和天然氣行業改革,完善相關能源定價機制、提升天然氣價格競爭力等三點建議,希望能有序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促進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詳細】
發改委現在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一是把周期調得更短一些,以使得能夠適應國際油價頻繁變動。二是准備取消4%,按照一定的周期該調就調,不管達沒達到4%,該升就升,該降就降,使油價定價機制更加靈活,更加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詳細]
“現在大家都罵霧霾是因為我們油質不過關所致,我們也很無奈。”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董事長傅玉成表示,其實中國的標准和歐美國家的標准是一致的。只是目前汽油從國三上升到國五,能源消耗要增加44%,沒有產生實際效益,很多城市都不願執行,執行標准不到位。【詳細】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表示,發改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計劃縮短調價周期,同時取消4%的調價幅度,使定價機制更加靈活,該漲就漲,該降就降,更加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此前接受採訪時說,新定價機制可能在兩會后適時出台。而天然氣價改試點的推開也有望在兩會后迎來窗口期。[詳細]
京城屢屢再現的陰霾天氣,讓這位老電力工作者心急如焚。“對污染的治理,是一個綜合戰役,電力企業責無旁貸。而若想推動電力行業的高效綠色步伐,重在質量二字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掌門人陳進行坦言。
“現在我們根本‘吃不飽’,2012年停了三個月檢修、工人學習。為什麼?說讓平等享受生產要素,我們的生產要素是什麼呢?最起碼的是原材料。國家進口原油資質的配額,不給我們民營企業。我們連續四年報,每年都解決不了。”劉桂鳳以自己的企業為例,一口氣道出了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困難。[詳細]
光伏產品是綠色的產品,各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以及在其他會議上都表示大力支持,各國對發展新能源產業都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但因歐洲的歐債,大量減少了對光伏的支持,使光伏產業的發展在歐洲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以根本原因是債務,是財政對光伏應用的支持急劇減少。
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提出,今年我國將穩步推進價格改革。價格改革的方向是什麼?將對百姓生活產生哪些影響?記者採訪了參加兩會的代表和委員。油價: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氣價:全面實施天然氣價格改革﹔電價: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水價:推行居民階梯水價。[詳細]
萬鋼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現在是公共使用得多,個人使用得少,因為我們是按照公交優先來實施的。今后我們堅持以公交推廣為主,因為一輛公交車要抵40輛小轎車的發展,所以解決公交的問題,特別是城市內的公交問題,還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同時我們也要推動新能源汽車在私人領域的應用。
根據10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務院將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完善能源監督管理體制。為統籌推進能源發展和改革,加強能源監督管理,方案提出,將現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是,擬訂並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負責能源監督管理等。同時,不再保留電監會。[詳細]
“去年我有一個《關於大規模推動新能源建筑一體化產業,變投資為消費》的大會發言,呼吁自發自用,多余上網。但現在國家現在對於落后的光伏產能的淘汰過程,沒有專業的細分,導致一刀切下來大家都沒資金,銀行不給企業支持,導致薄膜太陽能發展也遇到障礙。”
新一輪大部制改革10日靴子落地,其中電監會撤銷,相關職能並入能源局。專家認為,改革后的能源管理格局雖未有實質性的突破,但重組后國家能源局的綜合管理能力將增強,有望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破局。而這只是能源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步,預計未來能源局監管領域將擴大至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行業。[詳細]
近年來,由於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濃度過高,我國區域性霧霾污染頻發。我國能源發展應堅持以電力為中心的大能源觀,轉變能源發展方式,並通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舉措來應對霧霾。【詳細】
孟慶強代表介紹,我國的煤炭資源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區,在沒有特高壓輸電技術的時候,一車煤炭要經過上千公裡方能到達目的地,增加了能耗和排放。通過特高壓技術,在西北無人區建設火電基地,將電力直接輸送到全國各地,既可以減少煤炭運輸污染和尾氣排放,又可以減少東部地區火電數量,有助於減輕東部城市的霧霾等環境問題。 [詳細]
現行機制是選擇國際上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油種作為定價基礎。WTI主要影響在美國,對中國市場影響很小,是否會在新機制中佔有價格比重,佔有多少還要看最終方案。但新機制透明度會增加。根據哪幾種國際原油確定國內油價,新機制會公布,成品油定價公式也會公布。【詳細】
傅成玉作為國內第二大石油公司中石化集團的董事長,時常因“央企高福利、分紅上繳太少、油價不斷漲”等社會熱點議題而陷入輿論焦點,他表示,中石化一線員工收入其實非常少,加油員月薪僅1300元。在員工工資方面,國資委有嚴格監管,不是有錢想發就發。而在談及“央企上繳紅利是否太少”時,他則稱,國家在民生上每花100塊就有中石化3.3元。[詳細]
單業才強調,要通過加快構建堅強智能電網,大力推進發、供、用電環節的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著力提升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張正陵表示,要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各個電壓等級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構建我國安全、清潔、高效、經濟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
“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這意味著今后著力點從淘汰落后產能,逐步過渡到企業的設備升級。”湖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尹正民代表認為,一方面強調能源使用效率,一方面強調消費總量,質與量並重,才能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詳細]
董林精心准備了關於煤礦企業循環經濟開發利用、煤礦棚戶區改造和農民工群體維權等問題的議案。出生在“礦工世家”的董林希望所有的煤礦工人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工作,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領導一句話,審批幾個章,銀行就能放貸、項目就能投產。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呼吁,當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主管部門應從源頭規范項目審批流程,管好圖章,避免因決策不當導致產業布局失調、產能大幅過剩。[詳細]
“我們將盡快採取行動,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有所作為。”吳曉青表示,從今年開始在重污染區域,對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行業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並在這些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