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防治霧霾,國外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2016年01月15日08:20 | 來源:華龍網
小字號
原標題:防治霧霾,國外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來源標題:防治霧霾,國外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防治霧霾,國外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防治霧霾,國外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北青網綜合報道 近年來,連續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有效防治霧霾,成為全社會都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而2015 年12月北京市兩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提前多渠道提示市民做好健康防護,採取部分工業企業停產限產、施工工地停工、機動車單雙號行駛、中小學和幼兒 園停課等應急措施,並協調周邊省市開展應急聯動,抑制了空氣重污染的加劇。但仍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不妨來看看國外一些國家治理 霧霾有哪些較為成熟的經驗,都採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一、英國

  提到霧霾,人們第一個想到英國倫敦。這個海島國家的首都有海風吹拂,按理不該有霧霾。但“倫敦煙霧事件”像一記重錘,使得英國人痛下決心開始整頓空 氣污染,並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通過一系列措施,到1975年,倫敦的霧霾日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了15天,1980 年降到5天。

  可惜倫敦的抗霧斗爭並沒有到此結束。80年代后,倫敦的汽車數量激增,當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244萬輛(截至2014年底,北京每百戶家庭擁有 63輛小汽車,而大多數國家的這一數據平均值僅為25輛。據北京市交管局信息,北京全市2015年11月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61萬輛),交通堵塞情況嚴 重。自1981年以來,倫敦乘汽車外出的數量增長了20%,佔所有上班行程的43%,交通污染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英國政府不得不採 取一系列措施來對抗這種由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

  1、控制車輛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從1993年1月開始,英國強制所有在國境內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對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氫化物等成分進行嚴格控制,並在汽車年檢中檢測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達標。

  2、通過交通擁堵費和發展公共交通來限制私家車流量。自2003年2月起,倫敦市政府規定,收費區域為倫敦市中心8.5平方公裡區域(現在已擴展到 了22平方公裡),從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點至下午6點在收費區域內行駛,需要繳納擁堵費。擁堵費在過去10年有所增長,目前已從最初每天5英鎊上漲至 11.5英鎊。隨后,倫敦市公布了更為嚴厲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車進入倫敦。研究表明,該措施減少了收費區域內26%的交通擁堵。區域內行駛 速度增加了5-10公裡/小時﹔2003—2006年,該措施減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O2污染物濃度分別為17%、24%和 3%。與此同時,倫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鼓勵市民選擇地鐵或公交系統出行,並計劃修建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

  3、提倡自行車代替汽車。英國鼓勵市民騎自行車綠色出行,建設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英國的高官們都以身作則,控制公務用車,騎自行車綠色出行。倫敦市市長鮑裡斯計劃到2023年把倫敦私車流量減少9%。鮑裡斯市長本人也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4、倫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區政策。在低污染排放區內行駛的車輛必須達到一定的排放標准,否則將會被征收費用。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加快污染嚴重車輛的更換速度,促進老舊車輛加裝減排裝置,降低車輛的污染排放,使倫敦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

  二、美國

  洛杉磯是美國的工業城市,從20世紀初就飽受大氣污染的困擾。特別是1943年的“洛杉磯霧霾”事件和之后發生的“光化學煙霧”污染,讓洛杉磯政府 和市民下決心採取措施根治霧霾。隨著石化能源的發現與開採,洛杉磯汽車擁有量不斷增加,上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汽車擁有量從30年前250萬輛增加到 400多萬輛。

  1、美國治理霧霾,首先從汽車入手。在洛杉磯,政府要求出售的汽車必須是“清潔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車全部安裝“行駛診斷系統”, 對機動車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這樣當有車輛超標時可以及時讓其停止污染並接受維修。加州還出台了比美國政府出台的空氣質量法還要嚴格的《污染防治 法》,引導並促使美國和外國汽車生產商改進汽車的排放性能。

  2、發展公共交通,減少汽車用量。汽車、港口船舶和貨物運輸是洛杉磯最大的空氣污染源。洛杉磯地區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擴建區內輕軌系統和洛杉磯市地 鐵系統﹔在高速公路上設立兩人以上車輛專用通道,並允許單人駕駛新能源汽車使用專用通道﹔在市區增設自行車車道﹔要求船舶進入洛杉磯港口后使用岸上電源﹔ 設立過境運輸車輛專用通道﹔淘汰高污染柴油車輛等。

  3、鼓勵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美國環保署已經針對發電站、汽車等微小顆粒物排放源發布了規范和指導,其中包括對公共汽車和輕型卡車使 用清潔能源,減少排放﹔對柴油發動機執行多層次的廢氣排放標准,要求發動機生產商制造符合先進排放控制標准的產品,從而使廢氣排放減少90%以上。洛杉磯 地區要求使用天然氣替代石油或燃煤發電﹔鼓勵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新能源使用﹔加強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發﹔制定減少溫室氣體和臭氧排放政 策﹔提高建筑節能標准﹔為購買新能源汽車和安裝太陽能設備的家庭提供財政補貼等。

  三、德國

  德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的努力備受全球矚目。20 世紀70 年代,德國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影響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德國治理空氣污染主要通過完善應急措施和長效機制,軟硬兼施。

  1、依法治理,設立“環保區”。1974 年德國政府出台了《聯邦污染防治法》,制定大型工業企業污染排放標准,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間內空氣過濾裝置達標。此法經過多次修改、補充,現已成為歐盟治理 空氣污染的樣板法律。德國超過40個城市設立了“空氣質量環保區域”,隻允許符合排放標准的車輛駛入。還在許多大城市中心設“自然保護區”。

  2、注重快速應對,霧霾嚴重時禁行車輛關停工廠。如果空氣出現嚴重污染,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快速應對。對部分車輛實施禁行,或者在污染嚴重區域禁止所有車輛行駛﹔限制或關停大型鍋爐和工業設備﹔限制城市內的建筑工地運作。

  3、注重長效機制,設定機動車排放標准,各類車輛都需滿足設定的排放上限。歐盟所有成員國機動車均需符合歐盟統一標准。為了排放不超標,機動車輛需 安裝微粒過濾器等尾氣清潔裝置。在德國,安裝過濾器的車主可獲得國家補貼。嚴格設立大型鍋爐和工業設施的排放標准。歐盟已統一規定了工業排放標准,出台了 《工業排放令》。同時,對小型鍋爐等供暖設備設定排放標准。

  4、實施“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40多年前,德國魯爾工業區的萊茵河兩岸污染嚴重。而今,實現了青山綠水,空氣清新,這與德國實施100個“空氣 清潔與行動計劃”密不可分。“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減少可吸入顆粒物的具體方法首先是限制釋放顆粒物的行為。例如,車輛限行、限速,工業設備限制運轉等。 第二就是用技術手段減少排放,例如安裝顆粒過濾裝置。德國立法機構曾於2007年立法補貼安裝顆粒過濾裝置的柴油機小汽車,並對未安裝過濾裝置的車輛征收 附加費。

  四、日本

  日本在工業化初期也曾飽受空氣污染之苦。1999年東京600多為國道沿線呼吸道疾病患者就以汽車尾氣上海其身體為由狀告地方政府和八家汽車企業, 經專家鑒定,汽車尾氣造成的PM2.5確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正是這一訴訟案推動了日本政府對PM2.5的重視和地方政府著手管控交通的決心。

  1、自2000年開始,日本政府開始要求汽車加裝尾氣淨化裝置,並禁止超標車投入運行。經過多年的努力,日本在汽車尾氣排放的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東京近十萬輛出租車都成功改造成使用天然氣,PM2.5數值得到大幅下降。

  2、2003年,東京推出一項新立法,要求汽車加裝過濾器,並禁止柴油發動機汽車駛入東京。當時的日產汽車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尾氣過濾技術。

  3、2004年,東京使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出租車。這種汽車燃油經濟性能較高,可以降低油耗,因此在當時被稱作“生態出租車”。

  4、環保二字在日本深入民心,各種條例的出台更影響了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排氣量660cc以下的汽車因其環保、小巧而深受歡迎,成為日本汽車市場的主流。

  五、法國

  法國在近幾年也陷入霧霾的困擾中,埃菲爾鐵塔等建筑物在霧霾中幾近消失。當地時間2014年3月13日,法國多個地區遭遇高濃度微粒污染。巴黎為了應對持續惡化的霧霾侵襲,做過如下措施:

  1、2014年3月法國首都巴黎實施汽車單雙號輪流行駛措施。該措施實施首日3月17日,有數以千計的車輛被拒於巴黎城區之外,地鐵高峰期也十分擁擠。據悉,法國上一次實施這一措施是在1997年。

  2、施行為其三天的公共交通免費,包括公交車、地鐵、快線和公共的自行車電動車,鼓勵大家少開車﹔巴黎大區的地區快線、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將免費供民眾使用。

  3、巴黎市政府和一些機構緊急推出多項措施,以鼓勵市民減少使用私家車,更多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其中包括減少公務車輛的使用、居住區免費路邊停車、部分減免自行車和電動汽車的租賃費用等。

  4、將巴黎環城公路限速由時速70公裡降至60公裡,途經巴黎及其周邊地區高速公路的時速限速也分別下調20公裡。

  六、意大利

  2008年,米蘭被稱為歐洲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此后一直處於歐洲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名單。自2007年起,米蘭已經多次採取限行措施。

  1、意大利米蘭市對污染最嚴重汽車征稅,工作日7時至19時,污染嚴重的汽車必須繳納2至10歐元稅才能進入市區。

  2、羅馬實行“綠色周日”活動,隻有電動汽車等環保車才能上街行駛。12月21日和22日,羅馬採取了單雙號限行措施,違者被處以150歐元(165美元罰款)。

  3、米蘭於2015年12月28日至30日採取車輛限行措施。與之相應,米蘭將加大公交優惠力度,一張售價1.5歐元(約合1.65美元)的“抗霾”特票可以使用一整天。

  七、西班牙

  西班牙巴塞羅那和馬德裡也採取了降低空氣污染水平的措施。

  1、巴塞羅那地區提出對車輛實施限速每小時90公裡的新標准。

  2、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市2015年11月12日首次宣布執行禁停和限速措施,規定非市中心區域居住市民禁止在這一區域停車,同時,進城車輛的速度限制在70千米/時,低於之前80~90千米/時的平均速度。市政當局力勸310萬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根據馬德裡市減排控污計劃,如果每立方米空氣NO2含量達到250微克,或持續兩天達200微克,政府就會發布警示,力促綠色出行並實施限速﹔ 如果第二天污染依然嚴重,市中心僅允許附近居民停放車輛﹔若污染持續到第三天,市中心將執行單雙號限行措施,同時還會限制出租車自由行駛。

  八、波蘭

  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不久前實施一項新的抗霧霾方案:當空氣中的PM10含量達到150微克/立方米時,城市立刻啟動應急狀態——機動車駕駛員在出示本人駕駛証后,可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而其他人需正常購票。此外,載重量超過3.5噸的車輛禁止進入市中心和內環路。

  北京治霾,期待大家共同努力

  研究和實踐都顯示,限行措施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霧霾,但在秋冬季易出現長時間靜穩天氣導致污染進一步加重的大城市作為應急措施效果明顯。一些國家治理空氣污染的做法、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2015年北京有過極品藍、閱兵藍,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6.2%,首都空氣質量的艱難改善仍值得稱贊。但也遭遇了年末連續空氣重污染預警。抗 霾路上北京有一系列大動作:東西城核心區無煤化和城六區無燃煤鍋爐,淘汰老舊機動車達38萬輛、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公共租賃自行車、力推新能源車等多措並 舉控制機動車排放,深入調整產業結構、三年累計淘汰“超千家”高污染行業企業、實施了260項環保技改工程,嚴查揚塵污染、推行道路清掃保潔新工藝、百萬 畝平原造林任務提前超額完成,標准政策不斷出台、“倒逼”排污企業治污減排,嚴格執行新環保法、監管執法出重拳,兩次啟動紅色預警削峰減排、及時提示公眾 防護,加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共同參與污染減排行動。

  對於地處華北平原、秋冬季極易出現長時間靜穩天氣、機動車保有量超過561萬輛的北京,防治霧霾還任重道遠,還需要在進一步強化京津冀協同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更需要全體市民積極行動參與防治霧霾。

(責編:閆璐、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