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現場】直擊兩會 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山大”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
【兩會專題·聚焦兩會現場】直擊兩會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冬琴 謝瑋 侯雋︱兩會現場報道
“一年一度的‘兩會’又開始了,我們管它叫‘兩會’的季節。”3月4日上午11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用這一句話作為新聞發布會的開場白。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兩會”再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和熱詞。
“十三五”規劃綱要是大會的熱點和亮點
據傅瑩介紹,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有九項議程,除了每年大會要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等六個報告之外,還要審查和批准“十三五”規劃綱要等。
對於“十三五”規劃,社會各界最為關注,也充滿期待。“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形勢也不是那麼很給力。在這種情況下,外界非常關心,想知道中國能夠拿出什麼樣的魄力、什麼樣的智慧去破解難題。”傅瑩表示,3 月5 日,“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將交到代表手裡。在“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起草過程當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就一些重點問題作了很多專題調研,各省份的人大代表也都參與了起草的過程。傅瑩說,“我認為‘十三五’規劃綱要是這次大會的一個熱點,也會是一個亮點。”
在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開幕會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俞正聲強調,在過去的一年裡,全國政協聚焦中心任務,緊扣“十三五”規劃制定調研議政把為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作為服務大局的主攻方向,接續調研、接力建言。
“反腐敗沒有死角”
3月4日上午10時,就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舉行前一小時,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珉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王珉曾先后擔任過吉林省委書記、遼寧省委書記,2015年7月到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任職。
這一消息隨即成為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傅瑩表示,王珉接受組織調查,她也是在早晨開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預備會之前剛剛聽到的。“我認為這正說明反腐敗沒有死角,包括全國人大和各級人大,隻要有人大代表涉嫌違紀違法都應該面對紀律的審查或者法律的審判。”傅瑩說。
據傅瑩介紹,本屆人大以來,到2015年底,已經有43人辭職,罷免了27人。這些人不少都是因為違紀違法,被選舉單位罷免,或者是本人主動向選舉單位提出辭職的,包括涉嫌違紀違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正是要在反腐敗的治本之道上積極發揮作用,落實中央提出來的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的重要任務。“重點是在我們制定各項法律或修訂各項法律的過程當中,要加強反腐敗的內容,構建我們國家完善的反腐敗法律規范體系。2015年重點是《刑法修正案(九)》當中強化了反腐敗的內容,今年的重點是准備修訂《行政監察法》。”
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山大”
兩會開幕,趕上北京霧霾深重,也讓大氣污染治理成為3月4日新聞發布會的熱點。
傅瑩在發布會上說,大氣污染治理確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難題。“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都很少笑的,我認為他‘壓力山大’。”
傅瑩表示,廣大人民群眾對於治理大氣污染的強烈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是高度重視、積極回應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且也感受到這種壓力,也有強烈的責任感。她指出,從201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率隊進行專題調研,當年國務院出台了“大氣十條”﹔到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推動修改這部法律﹔再到2015年聽取了國務院的反饋報告,連續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以及到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新台階。
“現在的問題是這部嚴格的、新修訂的法律要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但是我也聽到很多其他的議論、要求,任何治理都是有代價的,要平衡個人利益、局部利益、整體利益,這是一個難題。人大還是要保持監督的力度和節奏。”傅瑩說。
一年來,經濟建設方面提案逾1/3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向大會報告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
陳曉光說,一年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圍繞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緊扣制定“十三五”規劃,通過提案積極履行職能,提交提案6012件。經審查,立案5027件,轉“意見和建議”828件,並案97件,撤案60件。截至2016年2月20日,99.5%的提案已經辦復。其中,經濟建設方面提案佔提案總量的三分之一強。圍繞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轉方式調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體制、推進精准扶貧、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等,提出提案2098件。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注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