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發改委:不應將鋼鐵產能過剩這一全球性問題歸咎於中國

我國鋼鐵去產能成效正顯現 

本報記者  趙展慧
2016年08月10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針對我國鋼鐵去產能進展情況的一些輿論做出回應,發改委產業司巡視員夏農表示,我國已經採取了堅決有效的措施化解過剩產能,而且成效正在逐步顯現。針對一些國家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夏農認為,產鋼國家應該一同努力,出台積極舉措化解過剩產能,而不應將鋼鐵產能過剩這一全球性問題歸咎於中國。

  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問題,中國去產能任務仍十分艱巨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增加,全球供需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夏農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產能過剩問題成為全球性問題,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我國與全球鋼鐵行業面臨的困境一樣,市場需求不振、產能利用率低。

  “我國主要採取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事實証明是有效的。”夏農列舉數字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產量同比下降1.1%,價格回升,3月份鋼鐵全行業當月實現扭虧為盈,4月份起實現累計扭虧。”

  夏農介紹,在全球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我國近年來的產能利用率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也高於美、歐等國家和地區。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2014年全球粗鋼產能利用率為73.4%,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為73.6%﹔2015年全球產能利用率為69.7%,按2014年產能數據推算,2015年我國產能利用率為71.2%。

  根據近期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鋼鐵行業去產能完成全年任務的47%。會議指出去產能總體進度不理想,下半年鋼鐵去產能任務仍然艱巨。

  夏農表示,下一步仍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抓好去產能工作,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的同時,要妥善化解鋼鐵企業的債務問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將通過推動兼並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多種渠道,依法依規處置好產能退出企業涉及的債務問題,還將因地制宜地促進僵尸企業退出。據悉,8月中旬起部際聯席會議將赴各地開展去產能工作的全面督查。

  中國並不鼓勵鋼材出口,歐美等貿易保護無助於解決全球鋼鐵產業發展問題

  今年5月,美國正式對寶鋼、首鋼、武鋼、鞍鋼等40家中國企業發起“337調查”,稱這些企業在美銷售的部分鋼鐵產品存在不公平競爭行為。同時從4月下旬至5月底,包括歐盟、智利、美國、越南、澳大利亞、印度、哥倫比亞、加拿大和馬來西亞在內的多個國家對中國的鋼鐵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或者做出反傾銷裁定。

  “不應將鋼鐵產能過剩這一全球性問題歸咎於中國,而採取貿易保護、限制市場公平競爭等錯誤做法。”夏農認為,2000年以來,美國在鋼鐵領域對中國鋼鐵產品共發起了40余起貿易救濟調查,抬高稅率,打壓中國鋼鐵產品,其中絕大多數仍在生效。在“雙反”措施的基礎上,這次又啟動“337調查”,是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雙反”調查的升級,屬於重復救濟,濫用貿易限制措施,是對世界鋼鐵正常貿易秩序的嚴重損害。

  夏農介紹,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並不鼓勵鋼材出口,相反還採取一系列切實措施控制鋼材出口。一方面,對有些鋼材品種加征出口關稅以減少出口,比如,硅鐵的出口關稅加征到25%。另一方面,主動下調鋼材出口退稅率,目前所有鋼材產品出口退稅率均低於17%的增值稅率,部分鋼材產品不予退稅。而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我國可以對鋼材產品執行不超過17%的退稅率。“事實上鋼鐵產品國際貿易本質上講是市場行為,是源於進口國的需求,是源於消費者綜合考慮產品性價比等因素后的自主選擇。”夏農說。

  夏農表示,從全球情況看,我國鋼鐵企業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鋼鐵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良好聲譽且性價比高,不少鋼鐵產品已經與進口國當地生產形成高度互補關系,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也給當地下游用戶和消費者帶來了實際利益,應該全面、客觀、理性地看待鋼鐵產品貿易問題。“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全球鋼鐵產業的發展問題,相反隻會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進一步沖擊。”

(責編:杜燕飛、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