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十三五嚴禁新增鋼鐵產能 對僵尸鋼企實施整體退出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杜燕飛) 工信部14日發布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實現全行業根本性脫困,產能過剩矛盾得到有效緩解,粗鋼產能淨減少1億-1.5億噸,提高產能利用率10個百分點(至80%)。
為此,《規劃》將積極穩妥去產能去杠杆列為重要任務的首位,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的原則,突出重點、依法依規,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
工信部表示,去產能要切實取得成效,基礎在於要防止一邊化解過剩產能、一邊仍在違規新增產能,要堅決杜絕產能“邊減邊增”。
為此,在嚴禁新增鋼鐵產能方面,《規劃》指出,停止建設擴大鋼鐵產能規模的所有投資項目,將投資重點放在創新能力、綠色發展、智能制造、質量品牌、品種開發、延伸服務和產能合作等方面。各地一律不得淨增鋼鐵冶煉能力,結構調整及改造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產能減量置換,已經國家核准和地方備案的擬建、在建鋼鐵項目也要實行減量置換。
同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地區按不低於1:1.25的比例實施減量置換。2015年(含)以前已淘汰產能、落后產能、列入壓減任務的產能、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不得用於產能置換,列入產能置換方案的企業和裝備必須在各地政府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在依法依規去產能方面,《規劃》明確,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對達不到標准要求的,要依法依規關停退出。2016年全面關停並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符合《鑄造生鐵用企業認定規范條件》的鑄造高爐除外),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30噸及以下電爐(高合金鋼電爐除外)等落后生產設備。全面取締生產“地條鋼”的中頻爐、工頻爐產能。
工信部強調,將通過全面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等專項行動,利用衛星監測等技術手段,及時全面掌握違法違規產能線索,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能力,依法依規實施去產能。為增強操作層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規劃》提出要結合前期已開展的鋼鐵行業規范管理工作,把不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作為執法重點,確保不達標產能和落后產能全面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表示,鋼鐵行業去產能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不搞簡單分攤、“一刀切”,重點是去除兩類產能,即不符合法律法規的產能和落后產能。同時,考慮到“僵尸企業”佔用社會資源、低價銷售沖擊市場,擾亂經濟秩序,規劃提出要將其作為化解過剩產能的“牛鼻子”,應退盡退。
對此,《規劃》指出,將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靠銀行續貸等方式生存的企業實施整體退出作為化解過剩產能的“牛鼻子”。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確定僵尸企業和低效產能,停止財政補貼,停止銀行貸款,妥善安置職工,促其退出市場。支持地方和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並重組、轉型轉產等途徑,退出低效產能。發揮專項獎補資金等激勵政策作用,鼓勵產能規模較大的地區主動壓減鋼鐵產能。
在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方面,《規劃》表示,行業和企業應立足於質量效益為先,通過各種手段大幅降低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較高的企業,要把降低負債作為重要任務。已經核准和備案的擬建、在建結構調整、城市鋼廠搬遷項目,要結合當前形勢,在減量發展基礎上重新評估建設可行性,經濟效益差、資本金比例低於40%的要堅決停下來,防止產生新的高負債企業。資不抵債、債務違約的企業要通過破產重整、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多種方式加快處置,要嚴厲打擊企業逃廢銀行債務行為,依法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由市場主體自主選擇,嚴禁僵尸企業作為債轉股對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