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資料處理員趕考記

崗位素描
東方物探地震資料處理崗位:
地震數據處理技術被專家喻為破譯地層密碼,在地震勘探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資料處理人員把野外採集的地震原始數據變成地質語言——地震剖面圖,方便確定地下岩層產狀和構造關系,找出有利含油氣地區。
圖為李虹(前排左三)和她的團隊正在處理地震資料。 通訊員 王為 攝
9月是科威特一年中最好的時節。東方物探與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的首個正式資料處理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談判中。
萬裡之外,河北涿州,東方物探研究院,李虹正密切關注著談判進展。
科威特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全球頂級石油公司雲集,世界最先進的地球物理技術薈萃。資料處理作為東方物探的優勢業務,隻有在高端市場有所作為,才能得到國際業界的認可和尊重。
經過20多年海外打拼積累,東方物探把自信的目光投向這塊國際公認的高端市場。2015年,東方物探研究院靠前研究中心在迪拜建立。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宣傳,東方物探終於爭取到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KOC三維試處理的機會。這是東方物探拿到的第一份科威特地震資料,也是第一次做Q-Land數據處理。
科威特石油公司沒有提供任何歷史資料。這是一場必須通過“閉卷考試”。“金牌”資料處理員李虹和她的團隊領命“應考”。
在資料處理崗位摸爬滾打26年的李虹,但凡她經手的項目,周期再緊張,甲方再嚴格,質量都有保証。
這次,“金牌”資料處理員遇到了難啃的硬骨頭。
Q-Land是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特有的採集技術,為保持競爭優勢,專利軟件不對外出售。李虹首先要做的是解密“黑匣子”,將子測線與主測線更好地組合。
工區面積145平方公裡,數據量極大。1條主測線、4條子測線,在多種排列組合方式中哪個更好?年近半百的李虹和年輕人一起,查資料、問專家、找思路,一遍遍嘗試、一項項試驗,熬紅了雙眼,熬瘦了雙頰。
項目組試驗了四大類組合方案,每個方案中又做出若干種子測線組合方案。到底做了多少種排列組合、做了多少次試驗、調整了多少回參數,他們都記不清了。
交卷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最佳方案仍未確定,大家有些沉不住氣了。“這樣處理會比老剖面好嗎?”“還要在Ω軟件上再做一遍,哪裡還有時間?”面對大家的疑問,李虹頂住壓力,咬著牙一遍遍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一天深夜,加班回來剛剛躺下的李虹又開始琢磨,組合試驗不理想到底是什麼原因?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突然有靈感閃過,能不能換個參數組合試試?她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迅速把想到的試驗參數記下來。
為了讓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李虹在GeoEast軟件上做完試驗,又在Ω軟件上比對頻寬、信噪比,看組合效果。試驗証明,GeoEast軟件運算速度更快,而且效果完全沒有差異。項目組用GeoEast現有模塊實現組合處理,並開發完善Q-Land資料處理模塊與功能。之后,項目組又應用低頻補償、模式識別壓制多次波等成熟先進的處理技術,向科威特石油公司展示了東方物探的處理成果與技術能力。
面對東方物探處理成果剖面,“主考官”項目經理阿德爾眼前一亮:“沒有前期成果的對比參照,你們能做出這樣的效果,令人驚訝!”李虹長舒一口氣。
正是這個試處理項目,讓東方物探具備了科威特石油公司要求的18項准入資質,拿到了科威特資料處理市場的准入証。(張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