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中石化旗下中聯化向地煉拋“橄欖枝” 分析師表示來得有點晚

2017年08月08日08:45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石化旗下中聯化向地煉拋“橄欖枝” 分析師表示來得有點晚

  近日,中石化旗下的中聯化對外表達了想與地煉合作的願望。實際上,自從地煉獲得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后,三桶油都在積極向地煉示好。

  去年,中石油與8家地煉就資源互供達成協議﹔而中海油也表示要拓展同地煉的合作。業內認為,相比較而言,中石化出手已經晚了。隨著油氣改革的推進,三桶油與地煉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勢所趨。

  中石化向地煉拋“橄欖枝”

  《証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日,中聯化與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共同在北京舉辦“中國新力量煉廠市場交流會”,表達了中石化與地煉合作的願望。

  據交流會參會名單,約有20家左右“新力量煉廠”參加,包括已經獲得或在公示進口原油配額的地煉,如東明石化、利津石化、中化弘潤、匯豐石化、天弘化學、玉皇盛世等,也有計劃/在建大型煉化一體項目的民企參加,如恆力石化、榮盛石化。

  會議通過中石化經驗分享與交流,向地方煉廠拋出“橄欖枝”。 中石化還強調,與地煉的關系“合作大於競爭”。

  安迅思分析師鄒敏珍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中國油氣體制改革的推進,國企與民企的合作空間更大。

  據了解,中聯化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商,手上資源眾多,母公司中石化旗下煉廠對進口原油依賴度很高,預估達到85%(根據中石化2016年年報大致估算),進口原油成本直接影響其利潤水平,而地煉原油進口量也在逐年增加,成為中國進口原油增量的最大消耗體。

  鄒敏珍認為,中聯化若能加深與地煉合作,在國際市場上用更大的訂單去爭取更優惠的價格,則能達成互贏。地煉青睞的進口原油品質與中石化旗下煉廠加工的原油品質比較類似,主要為中質、含硫或者高硫原油,便於中聯化採購。而從地煉的角度來看,隻要能給地煉帶來實惠,便是歡迎的。

  但是,她還指出,地煉與母公司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中聯化能否全心全意為地煉服務,共享資源是否毫無保留都可能是雙方長期合作的芥蒂。

  三桶油積極示好地煉

  2015年2月份,發改委首次出台了較為詳盡的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申請條件,此后,符合條件的各地煉企業紛紛申請審核。

  截至目前,全國共計32家企業拿到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累計進口原油使用配額在1.02億噸。

  在原油市場放開的背景下,地煉進口原油需求呈爆發性增長,眾多國內、國際石油公司和貿易商都已經盯准了這塊新的業務。且其中許多公司,包括中石油、中海油、托克、維多等都早已經與地煉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去年4月份,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北銷售分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與山東東明石化、京博石化、海科石化等8家地方煉廠就資源互供達成協議。

  為充分發揮中石油與地煉在資源、煉化、市場等方面的優勢,雙方在成品油合作基礎上,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逐步加強在原料委托加工等方面的合作,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向合作煉廠提供煉油原料,且同等條件下中石油將優先採購合作煉廠生產的成品油。

  同時,去年,中海油也聲稱要拓展同地煉的合作,並將為地煉採購進口原油作為業務增長點。

  安迅思數據顯示,2016年中石油、中海油分別向地煉提供約1100萬噸馬瑞、1000萬噸海洋油。加工馬瑞原油的地煉主要包括京博石化、東明石化、濱陽燃化、鑫海化工、富海集團等。加工海洋油的地煉主要包括海科集團、墾利石化、金誠石化等。

  “去年中海油和中石油已經開始給地煉做原油進口業務了,中石化來得比較晚。”鄒敏珍表示,與中石化相比,中石油和中海油憑借著多年為地煉供應原油、燃料油的合作,擁有扎實的客戶基礎,並對地方煉廠的原料需求較為熟悉。2016年,中海油就已經將地煉採購進口原油作為業務增長點。

  在這樣的格局下,鄒敏珍還表示,中聯化能否后來者居上,先要打上一個問號。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丁旭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聯化是做原油貿易的。以中聯化的影響力和實力,可以幫地煉爭取壓低進口原油的價格,另外地煉自己擁有原油進口資質的隻有十幾家,他們本身也是需要其他機構來給做代理進口。

  ■本報記者 李春蓮

(責編:楊迪、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