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綠色發展 青海用好辯証法

本報記者  何  聰  姜  峰
2017年09月14日07: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萬山之祖”莽昆侖,“中華水塔”三江源。乍到青海,這裡的大江河、大草原、大濕地令人贊嘆。

  而與“大”相對的,是經濟總量小的現實省情。

  大與小,青海如何把握好發展的辯証法?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重托,為青海闊步前行指明了新方向、拓展了新視野、帶來了新機遇。

  “今天的青海,生態地位無可替代,對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生態資源就是最大的資源,生態優勢就是最大的優勢,綠色發展就是最大的發展,我們正迎來青海發展的黃金期,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海省十三次黨代會繼往開來,繪就綠色發展新圖景。

  綠色產業,“風光經濟”好風光

  今年6月17日零時至23日24時,正值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青海連續7天168小時全部使用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發電供應全省用電。

  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也在全球范圍實現清潔能源連續供電時間最長。

  青海何以又創造這一“世界紀錄”?

  數據會說話:截至今年6月,青海電網總裝機容量2345萬千瓦,其中水電1192萬千瓦、光伏682萬千瓦、風電69萬千瓦。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已經佔到總裝機的八成以上。

  還有好消息: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今年將外送江蘇省20億度電,這是青海清潔能源首次跨區外銷。“可別小看這20億度電,它相當於少燒24萬多噸標准煤,為輸入地減排二氧化碳60多萬噸!”青海電科院光伏並網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節潭介紹。

  “風光”的成績單,得益於過去5年青海深挖資源稟賦,大力攻克關鍵技術,創新發展模式,破解了“消納難”“調峰難”等制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瓶頸。

  拓展了青海發展的新空間。加快發展仍是青海頭等大事,保護生態不是不發展,而是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讓經濟發展質量更高、結構更優、效益更好。

  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現代生物、現代農牧業、生態環保、高原醫療衛生、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今,以這“八大綠色產業技術體系”為載體,青海正在擦亮美麗經濟“新名片”。

  目前,青海正在重點規劃建設海西、海南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打造全國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鹽湖提鋰—電子碳酸鋰—正負極材料—鋰電池制造等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鏈,預計到2020年鋰電產業產值達780億元以上。依托氣候冷涼、能源充沛、區位特殊且列入全國數據中心建設一類地區等方面的優勢,一批大數據中心項目相繼落戶青海。其中,西北最大的國家級互聯網數據中心——中國移動高原大數據中心已投入使用,2000噸電子級多晶硅等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產業初具規模。

  改革創新,除卻弊端破堅冰

  長河東去,不擇細流。

  瑪多縣,藏語意為“黃河之源”。“全縣大小河流、湖泊密布,過去‘廟門大了和尚多’,濕地、林地、農牧、漁業、風景區等管理部門條塊分割、政出多門、職能重疊交叉,誰都在管卻誰也不能一管到底,‘九龍治河’的弊端曾經十分突出。”黃河源園區管委會資源環境執法局局長曲洋才讓感慨。

  如今,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推進,瑪多縣將原有的國土、環保、水利等部門一並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內,統一下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森林公安、國土執法、環境執法、草原監理、漁政執法等執法機構,被整合組建為管委會資源環境執法局。

  “大部門制改革”賬好算:縣級部門精簡了25%,共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9項,改變管理方式30項。“生態管理歸管委會,其他社會管理歸地方政府,權屬明晰不打架。”曲洋才讓笑言。

  守好“中華水塔”,青海責任重大。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裡,國家公園的體制試點怎麼搞?在全國第一個“吃螃蟹”的青海,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模式與成熟的方法路徑,隻有靠改革創新的精神,因地制宜,大膽“破冰”。

  去年6月,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管委會,對所涉瑪多、雜多、治多、曲麻萊等四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

  還有喜訊傳來:今年7月初,青海可可西裡正式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申遺成功的背后,也離不開生態保護手段與頂層設計的不斷創新:去年10月,《青海省可可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正式頒布實施。為一個自然遺產地專門立法,青海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青海以生態功能提升、資源節約提效、環境治理提質、國土綠化提速、生態制度構建五大行動為載體,著力開創生態保護建設新局面。最大的經驗和啟示,就是用“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激發綠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普惠民生,魚和熊掌可兼得

  扎陵湖東岸,尕澤村牧民更登尖措正騎著摩托,馳騁在湖邊巡查管護。

  “我成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生態管護員。”他自豪地向記者晃了晃厚實臂膀上的紅袖章,“保護環境本來就是每個人的責任,現在還有工資拿,一舉兩得!”

  從去年7月開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准確把握牧民群眾脫貧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創新探索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目前三江源地區生態管護員人數已達39890名。生態管護員中一半以上來自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持証上崗,按月發放勞務報酬,年終進行考核,實行動態管理。

  “今年預計實現生態管護員年人均增收2.16萬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曉南說,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這將不斷促進人的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換言之,生態與民生,魚和熊掌可兼得。

  “生態保護是大趨勢、大戰略。我們既要持續加大投入,當好生態守護神,更要轉變傳統思維定式,把高原生態農牧業、新能源產業、生態文化旅游業等生態產業打造起來,把循環經濟和綠色生產、消費模式建立起來,提供更多的生態產品,使潛在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大省,進而向生態文明意識強、生態治理能力強、生態服務功能強、生態經濟實力強的生態強省邁進。”青海省委書記王國生強調。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14日 10 版)

(責編:楊迪、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