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共振”致動力煤價格持續上漲

9月20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本報告期(2017年9月13日至9月1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586元/噸,環比上漲3元/噸。價格指數連續第三期上行,累計上行7元/噸。
從環渤海六個港口交易價格的採集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中,價格上漲的規格品數量有19個,漲幅為5元/噸至10元/噸,其余5個環比持平。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促使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及價格指數繼續上行的主要因素有四方面:內外貿煤炭供應偏緊﹔沿海煤耗繼續高於同期﹔錨地船舶持續走高,運價高位震蕩﹔期貨價格高位運行。
8月份,先進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國內主要煤企商品煤產銷量穩中有降,結構性偏緊問題繼續存在。另外,海關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進口煤炭2527萬噸,同比減少132萬噸,下降5%,外貿煤的補充置換作用有所削弱。
值得關注的是,本周期,沿海六大電力集團煤炭平均日耗為68.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偏高近兩成,對電廠庫存形成明顯消耗,支撐消費方採購補庫。9月19日起,沿海電廠存煤連續兩日跌破1000萬噸,為4月份以來最低值,這對市場心理及現貨煤價形成較為強烈刺激。
該負責人表示,隨著現貨煤價進入上行通道,長協價格看漲,消費企業補庫需求集中釋放,繼續擠壓現貨煤炭供應,搶運與惜售共同推升沿海航運市場活躍度。目前環渤海三港(秦、唐、滄)錨地船舶已累積至190艘以上,船舶運價繼續高位震蕩。9月19日,動力煤主力合約價格一度觸及667.4元/噸高點,反映出市場看多預期仍然明顯偏強,與現貨煤價走勢形成呼應。
9月20日,中國煤炭市場網一位分析師認為,短期供給增加困難、需求保持增加以及“恐慌性”購銷等因素的“共振”,是促使本報告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繼續上漲的主要原因。鑒於短期內制約煤炭產量增加的因素難以消除,預計動力煤市場的供求關系也將延續“緊平衡”局面。(記者 蘇詩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