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發現古熱液區、鐵錳結核區、火山岩等

“南海真的到處都是寶”

記者 陳 瑜 王 春
2018年05月17日08:13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這個航次十分高效,很多參航人員都表示成果遠遠超出預期。”5月16日凌晨1時許,執行南海遙控深潛科學考察航次的“嘉庚”號回到廈門。航次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言語間掩飾不住心裡的喜悅。

歷時一個月,由同濟大學主導的南海遙控深潛科學考察航次完成了預定科考任務。這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南海深部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以下簡稱“南海深部計劃”)的一個重要科考航次,也意味著經歷8年長跑,該計劃即將收官。

首次在南海海底發現古熱液區

“我們首次在南海海底發現了古熱液區,並採集到古熱液煙囪樣品。這是一項具有重要價值的科學發現。”周懷陽告訴記者,古熱液區表面被鐵錳結核覆蓋,與玄武岩外觀極為相似。隻有當機器人的機械手觸碰時,才能發現差別。

由於海底古熱液區分布有限、標志不明顯,古熱液區的尋找和發現十分困難,至今在深海發現的古熱液區數量十分有限。

此次在南海兩座海山上各發現一處古熱液區,分別命名為“南溟”熱液區和“樓蘭”熱液區,其中由富集古熱液煙囪或熱液沉澱物丘構成的“南溟”熱液區范圍至少有700米長。

“除了運氣好,還因為我們有這方面的經驗。”周懷陽說。作為深海環境科學、極端環境地質地球化學方面的專家,加拿大遙控深潛機器人“ROPOS”下潛時,周懷陽大部分時間都坐在集控室,觀看“ROPOS”從海底拍攝的實時畫面,並指揮水下作業。

在該航次中,來自國內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涵蓋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生物等多專業的22位科學家組成的科考團隊,利用“ROPOS”,對從南海東北到中南部陸坡的冷泉、海山和特殊沉積區,進行了33次科學下潛考察,下潛最大深度為3850米。

“這次發現的南海海底古熱液區,對金屬成礦及其后期風化富集過程研究、深部生物圈探索、潛在金屬資源開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周懷陽說。

“南海深部計劃”即將收官

此次科考還獲得其他多項科學新發現:新發現一處在南海迄今規模最大的海底鐵錳結核區,並基本確定了2013年發現的蛟龍海山鐵錳結核富集區的分布范圍和分布特征,將為南海鐵錳結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奠定基礎﹔對南海北部至中南部的10座海山進行了近底考察,發現水深600米以下的海山絕大地方都有火山岩出露,發現了一處深海罕見的、非常壯觀的火山岩柱狀節理構造﹔在南海北部陸架陸坡區多個下潛地點發現復雜多樣的沉積構造和地貌特征,刷新了以往對海底沉積特征的認識,為理解海底不同類型沉積區的沉積動力過程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

作為“南海深部計劃”組織的另一深潛科考航次,“南海深部計劃”西沙載人深潛航次目前正在實施中。今年年底,“南海深部計劃”將收官。

警惕南海“白色污染”

此次隨船出征的“ROPOS”是一種自主水下機器人。除了兩個機械手,還攜帶先進的高清攝像機、高靈敏度數碼相機,可24小時連續水下作業。

“通過‘ROPOS’與船聯接的同軸纜,可以將海底信息實時傳輸到船上,通過點對點或者網絡方式,陸地上的觀眾可以觀看遙控機器人海底採樣和觀測實況。”周懷陽說,本航次首次在國內開展面向大中學生和公眾的深海海底現場直播科普活動,實現了觀眾與海底機器人作業的實時互動,“應觀眾要求,我們在海底畫了顆‘愛心’”。

“南海真的到處都是寶。”讓周懷陽有點遺憾的是,幾乎每次下潛中都會遇到白色污染——海洋垃圾。航次中,科研人員也對海洋垃圾進行了採樣,“是時候對南海垃圾保持足夠的警惕了”。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