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國內鋰離子電池領域領頭羊欣旺達:領先一步才有海闊天空

2018年08月28日08:22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國內鋰離子電池領域領頭羊欣旺達:領先一步才有海闊天空

圖① 欣旺達河南禹州光伏電站50MW項目現場。

圖② 欣旺達SMT生產線。

圖③ 欣旺達山西省科技廳重大專項“移動式並/離網儲能系統”。(資料圖片)

從一間僅有幾人的小作坊起家,到如今成為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之一,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新能源電池行業奮斗了20年。

早在1994年初,欣旺達創始人王明旺與王威兩兄弟就敏銳地捕捉到電池行業的發展前景。憑借先人一步的眼光、不斷創新的精神,如今的欣旺達已成長為我國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領頭羊。

對標高端客戶

成立於1997年的欣旺達是我國較早從事電池生產的企業之一。“最初我們主要做‘大哥大’電池。之后幾年,隨著消費電子行業快速發展,公司逐步轉向鋰離子電池模組生產,成為電池行業OEM、ODM供應商。”王明旺說。

上世紀90年代末,國產手機逐步興起。19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兄弟倆獲知康佳集團准備生產自主品牌手機,於是主動找上門去,提議為其生產電池。

“當時的康佳已經是上市公司了,我們還只是一家小企業,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我對公司的產品和技術能力都很有信心,所以我向康佳拍著胸脯保証‘產品更好、成本更低’,建議他們‘試試吧,反正也不吃虧’。”王明旺回憶說,自己從康佳大門出來就直接回了公司,拉著整個研發團隊進入“拼命模式”。在接下來的21天裡,團隊成員困了就在桌上趴一會兒,餓了就隨手抓點餅干……終於,為康佳手機量身定制的電池樣品完成了。經測算,該產品不僅品質明顯高於其他產品,成本還比均值低30%。由此,欣旺達正式進入康佳手機電池供應鏈體系。

“進入康佳供應鏈體系讓欣旺達認識到,隻有對標高端客戶,才能做出最好的產品,助力企業走得更遠。”王明旺說。

為提高鋰離子電池模組的整體設計與配套能力,2003年欣旺達投資新建了模具制造、精密結構件和表面處理生產線,用以生產鋰離子電池模組結構件和手機外殼等精密結構件產品。同年,他們又與飛利浦達成全面合作,正式進入國際市場。

2005年,為滿足客戶一站式採購需求,欣旺達聯合其他優勢團隊共同探索觸摸屏、手機按鍵、背光模組等產業配套,並針對筆記本電腦類、動力類鋰離子電池模組開展研究工作。

2008年,欣旺達年銷售額首次突破5億元大關,並成功進入到國際大客戶的供應鏈體系。

堅持技術創新

“創新能力建設是欣旺達的立身之本。多年來,我們不斷突破自身技術極限,對行業發展前景的認識越來越清晰。”王明旺說。

2015年,在全球智能制造整體提速的大形勢下,欣旺達主動調整產業方向,開始二次創業。王明旺表示,智能制造對電池產品的制造工藝沖擊很大,傳統方法已經很難滿足需求了。同時,隨著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電池核心技術也必須加快迭代。

為此,欣旺達全面啟動自動化、數字化改造,並圍繞前沿技術創新與智能硬件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完成了從B2B到C2C,從OEM、ODM到打造自主品牌的轉型,建立起全新的智能硬件生態。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曾玓告訴記者,為搶佔技術制高點,近年來欣旺達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努力向技術型企業轉型。通過“以自主研發為主,外部合作為輔”的方式,公司目前已建立起以“總部基礎研究”與“研發管理+事業單元開發”為特點的研發組織體系。僅2017年,欣旺達的研發投入就高達6.47億元,研發中心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市工業設計中心等。

人才是技術創新的核心要素。在欣旺達2萬多名員工中,有超過4000人從事技術研發工作。曾玓告訴記者,為打通高精尖技術人才培育環節,欣旺達啟動“啟明星”校招計劃,每年從高校招收近400余名畢業生。為留住人才,公司從今年開始探索人才差異化激勵模式,通過“合伙人機制”讓核心人員成為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此外,欣旺達還先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在電動汽車電池、石墨烯、電池材料等多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大對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動力電池BMS、VR無人機等智能硬件領域、電芯領域以及其他新產品、新材料的研發力度。

布局新能源產業

“儲能電池發展潛力巨大。隨著技術逐漸成熟、成本逐步下降,儲能電池市場有望成為拉動鋰電池消費的另一引擎。”王明旺告訴記者,早在2008年,欣旺達就開始加大鋰電池技術的研發力度,並對儲能行業保持高度關注。

2009年,欣旺達開始針對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模組的電源管理系統開展技術研發,並先后承擔省級和市級重大科研項目。2014年,公司專門成立了動力電池事業部,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全球重要戰略方向。從2013年到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增速為45%。我們相信,未來5年至1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王明旺表示。

為加快向新能源電池行業轉型的步伐,2016年欣旺達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聯合發起成立深圳市清新電源研究院,旨在整合廣東省先進電池與材料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的相關資源,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新能源電池和材料技術創新、高科技孵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投融資和人才培訓基地,提高企業持續創新能力。

欣旺達全資子公司深圳普瑞賽思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建成了華南地區首個功能完善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及核心部件檢測中心。該中心擁有非常先進的電池檢測設備,可為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整車制造商、系統集成商提供本地化的測試評價服務。截至目前,普瑞賽思已參與起草、編制多項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協會標准,並取得TUV南德、CSA集團等國際知名測試機構在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系統資質授權。

據曾玓介紹,目前欣旺達開發的高能量動力電芯能量密度高達210Wh/kg,循環壽命超過2000次﹔高功率動力電芯功率密度超過4500W/kg,循環壽命超過5000次。欣旺達年產6GWh的動力鋰電池(含4GWh動力鋰電池電芯)生產項目也正在建設中。

“欣旺達對新能源產業的布局遠不隻電池一個領域。”曾玓告訴記者,欣旺達的產業鏈已延伸至大型儲能設備。目前,公司已完成國家電網吉林電科院“移動式兆瓦級調頻儲能系統”項目、江蘇南瑞淮勝電纜有限公司“大規模儲能需求側商業應用”項目,中標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10兆瓦級鋰電池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和南方電網廣東電科院“大工業用戶分布式儲能建設運營商業項目”,其他多個儲能項目也正在積極組織實施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

(責編:賀迎春、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