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綠色能源通道投運25年 西電東送實現合作共贏

2018年09月13日17:18 | 來源:人民網-能源頻道
小字號

橫空躍進三千裡,高壓通調幾萬功。西土有電往東送,二十五載建功勛。

1993年5月7日,隨著並網閘被拉下,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500千伏羅洞變電站正式投產,雲南電網通過1條220千伏魯天線線路開始向廣東送電,拉開“西電東送”的序幕,一解廣東發展的“燃眉之急”。25年來,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水電跨越上千公裡的天塹奔騰而來,不斷釋放動能為廣東省經濟騰飛提供強勁支撐。

500千伏羅洞站外景(佛山供電局陳澤懷攝)

協調發展:改寫電荒限電歷史 西部資源成就東部速度

統計數據顯示,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段,廣東GDP約佔南方五省區60%,用電比重也達到60%,然而,一次能源比重和自給率卻非常低。2000年,廣東21個城市因電荒而限電,一年損失就達200億元,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荒形勢更加嚴峻。在佛山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黨委負責人,羅洞變電站建設參與者、原站長程志海的記憶裡,停電是常態,與當時全省經濟快速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極不匹配。

而西部恰恰相反,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的影響,在雲南、貴州、廣西等省份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卻因為經濟相對欠發達、開發程度不高難以轉化成清潔、綠色的水電,資源白白流失。

不平衡的資源分布為東西的發展設下屏障,卻也為東西合作共贏提供發展空間。1993年5月7日,佛山地區首座500千伏變電站——羅洞變電站正式投產,這是廣東省第一批500千伏大型敞開式變電站,是廣東電網聯結西南三省電網的主干道,也是西電東送工程開啟后進入廣東的第一門戶樞紐變電站。當天,雲南電網1條220千伏魯天線線路(雲南魯布革電廠至貴州天生橋二級電站)正式由此接入廣東電網,開始向廣東送電。日后,來自廣西、貴州等地的水電也是以此作為西電入粵的重要站點。

“那天,我親手拉下並網閘,雲南的電終於千裡迢迢‘送’到了廣東。”多年以后回憶這樁盛事,程志海仍然難掩興奮。在他的眼裡,似乎可以看到汩汩清泉跨越幾千公裡的天塹,滋潤因缺電而干渴的廣東廣袤大地。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於被高山峻嶺橫亙的東西部地區而言,羅洞變電站無疑就是那座將天塹變通途的橋梁,東西攜手發展提速。2017年,羅洞站接收的西電達到179億千瓦時,超過了西電東送輸送廣東總量的十分之一。截至2018年7月,西電東送至500千伏羅洞變電站的累計電量就已超過2640億千瓦時,其中70%為水電等清潔能源。多年來,西電東送工程為廣東解決了三分之一的電力需求,改寫因電荒而限電的歷史,廣東發展加速向前。

羅洞站主變場地傍晚景觀(佛山供電局陳澤懷攝)

攻堅克難:從零開始破解技術難題 羅洞變電站成育才搖籃

萬事開頭難,作為西電東送工程三條通道中起步最早、距離最長、容量最大的一條,南線如何實現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安全輸電?如何通過極端氣候、自然災害的考驗?這些都給羅洞變電站提出了挑戰。此時,佛山供電局一批心懷匠心、勇於攻堅克難的電力工人站了出來。

“建羅洞變電站時,國內沒有任何同規模的經驗可以借鑒,主要的設備基本靠進口。”程志海介紹道,當時的設備來自法、意、瑞、日、韓、比利時等多個國家,不僅安裝、調試工作沒有先例可循,而且其冗長專業的外文說明書也極少有人能看懂。

為啃下“硬骨頭”,程志海和同事們吃住在工地臨時搭建的窩棚中,一周隻回家一次,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技術學習上,借助專業書籍和詞典翻譯說明書,實在看不懂的地方,就乘車顛簸3個多小時登門請局裡的專家解讀。同時,程志海和同事們充分利用設備圖紙這門國際通用的“語言”,對著圖紙一點點消化“說明書”,研討解決每一處細小問題。

苦心人,天不負。縱使是摸著石頭過河,程志海等人也憑借著超強的毅力和學習能力讓羅洞變電站提前20天完工投產。羅洞變電站建設過程中的經驗甚至還被編制為500千伏變電站建設標准和規章,成為后續變電站建設的參照。而當年為羅洞變電站“打拼”過的電力工人也有多人成為佛山500千伏變電站的站長,羅洞變電站成為輸出變電人才的搖籃。

不僅如此,羅洞變電站還肩負著南方電網及廣東安穩主站的重任,並分別連接7座220千伏變電站,承擔著禪城區部分及南海區、三水區大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是佛山電網最為核心的站點,其運行安全情況直接關系到廣東電網乃至整個南方電網的安全穩定狀況。為此,羅洞變電站從建成以后也不斷根據形勢需要進行綜合自動化改造,原本的純進口設備不斷更新為國產設備。羅洞變電站站長郭修杰介紹,很早之前,羅洞變電站就已經引入了互聯網+、機器人巡視等系統,極大地提升了電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轉型升級:綜合能源服務成為趨勢 助力綠色發展責無旁貸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獨步天下。

羅洞變電站投產的25年來,西電東送通道逐漸完備、電網日益強大,西電東送最大電力超過2600萬千瓦,西電成為了廣東電力的一大支撐,同時也為西部地區把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然而,隨著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西部各省區自身的能源需求會不斷提高。要避免陷入被動局面,東部省份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新型清潔能源應用。

佛山供電局2017年在高明區客運站建設了100條充電樁(佛山供電局陳澤懷攝)

意識到這一點后,2016年,南方電網提出要做綜合能源服務商,佛山供電局在接收西電能源的同時,也加速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更加主動融入到城市的綠色發展中。

佛山供電局市場營銷部綜合能源分部主管孫功偉表示,供電企業以前以建設電網、售電為主,而今則致力於依靠電網的技術優勢來給企業、市民提供更好的能源服務,“比如布局充電樁業務,因為目前國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扶持力度大,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極快。”據其介紹,目前佛山擁有純電動公交車200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500輛,而到明年,佛山將實現公交車100%電動化,再加上出租車、私家車電動化的不斷提升,對充電樁的需求將節節攀升。

“根據南方電網‘粵易充’APP的數據顯示,佛山供電局關聯充電樁每天充電800-900次,今年充電電量達220萬瓦。”孫功偉表示,2018年,佛山供電局將實現光伏項目容量3.2兆瓦,新建充電設施580個﹔完成電替代14.25億千瓦時﹔預計到2020年,將自主建設充電設施1700個。

此外,佛山供電局還不斷推進蓄冷項目,這也是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移峰填谷的典型應用。其中,在佛山電力科技產業園,採用冰蓄冷技術實行冷量的精確計量、能源利用的自動化監控與智能管理,制冷主機裝機容量和功率節省約20-50%。孫功偉指出,建筑在新建時實施節能設計,較之建設完成后實施節能改造,生命期內投資運維成本將可降低1.5—3倍。

從電網建設到能源轉型,再到節能降耗,佛山供電局編織的綠色電網正在成型,將擘畫出更美、更綠、更環保的美麗佛山。(佛山供電局趙艷 劉春陽供稿)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