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改革開放40年,哈電集團步入世界裝備制造業中央舞台

2018年09月17日08:1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哈電集團步入世界裝備制造業中央舞台

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1000M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精品座環制造成功

世界首台AP1000三代核電汽輪機組發運

哈電集團研制的世界最高參數的華能萊蕪電廠百萬千瓦二次再熱機組

全球最高標准的中東首個清潔燃煤電站阿聯酋迪拜哈斯彥項目正在建設中

依托哈電集團建設的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國家重點實驗室

哈電集團自主研制的國產首台30MW級燃氣輪機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展現在世界民族之林。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哈電集團)與祖國同頻共振,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之路上闊步向前,從祖國北疆哈爾濱走到世界裝備制造業舞台的中央。

改革開放40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哈電集團始終模范履行著央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肩負起“承載民族工業希望,彰顯中國動力風採”的使命,引領著發電設備技術前行,推動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哈電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積極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筑牢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個“根”和“魂”,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到位、執行到位、落實到位。

挺起民族脊梁,跑出中國速度

裝備制造業是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標志。增強國家綜合國力,必須要有一大批體現國家戰略的重大科技成果。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就是哈電集團的初心:依靠自己,創新驅動,承載民族工業希望,彰顯中國動力風採。40年細數風流,哈電集團用“中國速度”向著發電設備技術國際領先水平奔跑。

我國發電設備技術研制起步較西方晚了近百年。面對共和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現實,哈電集團擔負起了共和國裝備制造業“長子”的責任。從1951年建造新中國第一台四川下硐0.8兆瓦水電機組到建設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自制設備的新安江72.5兆瓦大型水力發電站,開啟了我國電力建設發展的新征程。中國工程院院士梁維燕總結說:“通過設計制造72.5兆瓦水電機組,哈電集團已具備了生產較大型水電機組的能力。”之后,雲峰、劉家峽、葛洲壩、白山、岩灘、天生橋等多家水電站研制建設,產品愈來愈多,容量愈來愈大,哈電集團走上了一條立足國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獨立發展之路。

“曲欄幽榭終寒窘,一看郊原浩蕩春”。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哈電集團大膽走出去、請進來,通過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加快了自主創新的步伐,在產品上容量、上等級、上水平的道路上闊步向前。

1981年,改革開放之初哈電集團就在中國水電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這一年,葛洲壩125兆瓦水電機組並網發電,這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水電機組,1985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6年獲我國水電設備國家質量金獎。這是我國第一枚發電設備金質獎章,是共和國水電事業的最高榮譽。葛洲壩水電樞紐這座中國水電豐碑,為建設大三峽奠定堅實基礎。

在不斷的交流、合作、創新中,哈電集團相繼掌握了300兆瓦、600兆瓦亞臨界火電三大主機技術、100兆瓦級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等。自主開發、合作制造了一系列具有國際水平的產品。如當時國內最高水頭的魯布革150兆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當時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國內推力負荷第一的水口電站200兆瓦高水頭軸流式水輪發電機組、轉輪直徑分別位居當時世界第三和第四位的五強溪和岩灘水輪發電機組、當時國內運行單機容量最大的二灘電站550兆瓦水輪發電機組、試制完成我國首台600兆瓦亞臨界火電機組等。

二十世紀90年代初,正當哈電集團為三峽機組的研制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劃的時候,一股合資風漫天地刮了起來。與外資企業合資,可以直接走上高端生產制造的平台,員工收入也會在當時條件下大幅提高,但前提是必須放棄研發。哈電人沒有被風靡一時的合資風吹暈,抵擋住了短期高工資幌子的誘惑。放棄研發權,企業就會變成一個單一的加工廠,永遠停留在“打工”階段,受制於人。作為共和國裝備制造業的“長子”,哈電集團不會這樣選擇, 因為我們沒有忘記初心,更不會改變初心,必須肩負起自己神聖的使命,走創新發展之路,推動企業發展,推動民族工業發展。當時,時任領導針對這樣的合資作一個重要批示:“還是給民族工業留一片淨土吧!”這個重要批示給予哈電集團巨大的鼓舞,更堅定了哈電集團堅持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40年來,哈電集團沒有辜負這份信任與期待,用中國速度向著發電設備技術國際領先水平奔跑,不斷縮短著距離。

1997年9月,哈電集團挑起了建設大三峽的重擔。在承攬的左岸8台分包任務的設計生產制造過程中,虛心做學生,向國外合作伙伴派出了最強的技術力量,全過程參與機組的設計、制造、安裝和調試。6年時間,完成了從分包商向獨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轉變,並創造了聞名全國的“三峽模式”,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揚。在左岸機組聯合設計、制造的同時,哈電集團科研團隊開始了三峽右岸機組的研究開發。在其后獨立設計制造的三峽右岸機組的設計制造過程中,又大膽創新,把自主研發的空冷技術應用到巨型水輪發電機上,成功地制造出我國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巨型水輪發電機組,開創了我國巨型水輪機組制造的新紀元。

2008年1月,我國水電專家得出鑒定結論:哈電集團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巨型全空冷水電機組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型空冷機組制造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超一流的水准。這是我國水電制造史上的又一個重大裡程碑。從這一刻起,在世界水電領域,中國人真正地挺直了民族的脊梁,站立起來了!

三峽左岸轉輪效率94.5%,右岸轉輪效率94.63%,構皮灘轉輪效率95.27%﹔三峽700兆瓦巨型全空冷水電機組運行發電,溪洛渡770兆瓦巨型全空冷水電機組運行發電,向家壩800兆瓦巨型全空冷水電機組運行發電。2017年,白鶴灘水電站右岸電站1000兆瓦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輪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的研發、制造全面開工,哈電集團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再一次登上世界水電高峰的 “無人區”。

這就是哈電集團的步伐,這就是中國速度。

消化吸收創新,登上世界舞台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電集團更是步入科技創新進步快速發展的高速軌道,收獲著累累碩果,開啟了企業發展的新篇章。

2015年,世界首台最高參數的華能安源電廠660兆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鍋爐和世界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標最優、環保最好的華能萊蕪1000兆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鍋爐相繼投運,一舉成為世界綠色煤電的標杆示范機組。2016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哈電集團“燃用准東煤超超臨界鍋爐研制及工程應用示范項目”摘得“中國工業大獎”桂冠,成為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准東煤燃燒技術是世界性難題,據權威部門探測我國新疆准東煤儲備足夠全國使用百年。哈電集團的技術成果將准東煤資源變廢為寶:新疆特變電工2台350兆瓦超臨界鍋爐摻燒90%以上的准東煤,連續安全可靠運行四年以上。2014年,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新疆信發電廠2台1100兆瓦大容量褐煤鍋爐成功投運,標志著褐煤燃燒技術又上一個台階。同時,哈電集團致力於高效超超臨界前沿技術的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汽輪機應用於九江、羅源灣等項目﹔66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鍋爐技術應用於華能長興項目,是國內首台達到高效設計參數的超超臨界機組。目前國內投運的150余台褐煤機組鍋爐,95%由哈電集團研制。

抽水蓄能電站被稱為水電“皇冠上的明珠”。哈電集團擁有自己的抽水蓄能技術研發設計制造體系,掌握著機組的核心技術。2016年,從我國首台自主知識產權的響水澗抽水蓄能機組,到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仙居抽水蓄能機組,哈電集團“一年四投”把這些大容量、高轉速、安全可靠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大好河山。

2007年,依托浙江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兩台1250兆瓦等級核電汽輪機合同,哈電集團成為世界上首個進軍三代核電領域的企業。同年,被確定為AP1000蒸發器承制單位和核主泵電機國內唯一承制單位。在創新驅動中國核電自主化進程中,擁攬了“AP1000、華龍一號、CAP1400等系列核電產品的研發制造”成果,擁攬了“三門、海陽AP1000核電汽輪發電機組非核沖轉相繼取得成功”的業績,擁攬了“VVER型百萬核電機組MSR自主化研發國際領先的技術”。2016年,自主設計制造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主泵屏蔽電機樣機成功交付,標志著哈電集團CAP系列主泵屏蔽電機制造、檢驗和試驗的關鍵技術,100%實現制造國產化,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設計、制造核電軸封主泵和屏蔽主泵電機資質和能力的企業。2017年9月,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C4機組竣工,300兆瓦核電軸封式主泵是哈電集團自主設計制造,是我國第一套出口的自主化核主泵,榮獲“2016年度核能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殊榮。2018年3月,由哈電集團自主研發制造的世界先進水平,被譽為特高壓電網“定海神針”的全空氣冷卻新型調相機亮相央視《大國重器》英雄譜。

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哈電集團利用自主建設的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大量的燃燒試驗研究,自主研發了燃煤耦合垃圾、生物質等發電技術,垃圾焚燒與大型燃煤機組耦合發電技術於2017年率先通過國家能源局評審,對破解秸稈直焚頑疾和城市垃圾處理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2018年,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術又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破解秸稈在田間直接燃燒造成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難題,並中標國內首個最大國家級燃煤耦合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改造試點示范項目——大唐吉林長山熱電廠660兆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耦合20兆瓦生物質發電改造示范項目總承包合同,在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動力變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40年來,哈電集團在發電設備高端領域前行,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從容量200兆瓦到1000兆瓦等級的躍升,結束了中國發電機組在高能耗、小容量低谷的徘徊﹔從超高壓、亞臨界、超臨界到超超臨界高參數的疾速躍進,掌握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節能、環保的發電設備設計制造技術﹔從常規火電機組到核電機組的跨越,打破了西方核技術壟斷,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可以獨立建造核電主設備的企業﹔從0.8兆瓦水電機組到800兆瓦空冷水電機組的運行,直至目前世界最大1000兆瓦巨型空冷水電機組在制,哈電集團站在了世界水電之巔。

改革開放的40年中,哈電集團服務國家意志,選擇了正確的技術發展路線,用中國速度追趕著發電設備技術國際先進水平,開發、儲備了一大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成果,推動了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新跨越,實現了發電設備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根本轉變。當今,哈電集團擁有的大國重器,挺起了民族工業的脊梁。

傳播中國動力,點亮“一帶一路”

40年撫今追昔,哈電集團讓中國動力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徜徉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哈電集團踐行著“為世界提供動力,為人類帶來光明”的企業宗旨,率先將“中國動力”的名片送出國門,向世界傳遞著無疆大愛。

1983年,哈電集團在巴基斯坦成功建設了古杜電廠,實現了中國重型裝備首次商業出口,邁出了哈電集團產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2001年,簽署了“蘇丹吉利2×206B聯合循環電站工程EPC總承包合同”,這是中國公司在非洲承建的第一個大型交鑰匙電站工程項目,該項目獲得蘇丹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賞,蘇丹總統巴希爾先生在蘇丹吉利一期工程竣工典禮上動情地說:“是誰給我們帶來了光明?是中國哈電集團的朋友!感謝你們!”。麥絡維項目是哈電集團承建的第一個大型專業輸變電項目,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單個工程線路最長的項目,創造了中國500千伏輸變電設備零出口的業績。它是麥羅維大壩項目的配套項目,是蘇丹北部地區的主干電網,從根本上解決蘇丹的用電短缺問題,被蘇丹人民稱為“蘇丹的三峽工程”。在非洲市場,哈電集團又相繼承接了蘇丹吉利二期、三期工程等眾多項目。因在蘇丹吉利二期工程的出色表現,2007年4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蘇丹工程項目部“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2006年4月,哈電集團產品首次打入發達國家,與澳大利亞HRL公司簽署400兆瓦褐煤電廠開發項目合作協議。2008年5月,哈電集團正式簽訂俄羅斯特羅伊茨克2台660兆瓦燃煤發電機組三大主機供貨合同,憑借著無可爭議的競爭力,中國大型發電設備項目首次進入俄羅斯市場。而這更具有的特殊意義是,當年依托前蘇聯技術起步的中國發電設備制造業拉開了產品反向出口俄羅斯的序幕。同年6月, 國內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安裝和自主調試的恰希瑪核電站二期工程蒸汽發生器竣工慶典儀式在哈電集團的生產車間隆重舉行,標志著哈電集團已完全具備自主生產核電蒸汽發生器能力,成功挺進核島主設備領域並打入國際市場。

2013年,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確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用中國的凌雲之筆,為世界描繪了一幅互聯互通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共同建設地球大家園的俊美畫卷。

哈電集團厚積薄發,走在前列,馳騁在“一帶一路”上,濃墨重筆在這幅俊美畫卷上綻放著美麗,收獲著夢想,更傳遞著無疆大愛。

土耳其澤塔斯三期兩台660兆瓦超臨界火電總承包項目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中國工程總承包企業在歐洲市場的重點項目。該項目比計劃提前兩個半月獲得完工証書,創造了總承包項目建設工期最短、質量優秀、電站效率和排放均符合要求的良好成績。2018年,該項目獲得土耳其最佳火電項目獎,哈電集團國際公司也因此榮獲土耳其火電類最佳EPC承包商獎。

印尼萬丹670兆瓦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是印尼政府電力5年規劃中第一個進入商業運行的IPP電廠項目。該項目主機設備由哈電集團設計制造,是“中國制造”的標志性工程,再一次在印尼電力市場叫響了“哈電品牌”。

孟加拉巴庫275兆瓦燃煤火電項目是哈電集團與孟加拉電力發展總署簽訂的首個煤電項目。該項目提前5個月移交,展現了“哈電制造”機組的優良性能、高效執行的“中國速度”。

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項目是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優惠貸款項目,也是哈電集團“一帶一路”標志性的重點項目。該項目三大主機均來自於哈電集團。項目建設提前100天發電,發電正值烏茲別克斯坦獨立25周年,成為了烏茲別克斯坦獨立25周年的獻禮工程。蒙古額爾登特自備電廠擴建項目是中蒙兩國“一帶一路”對接標志性項目,也是哈電集團在蒙古市場的首個電力項目。2017年榮獲“蒙古國國家優質項目獎”。

2017年10月,哈電集團與巴基斯坦Quaid-E-Azam電力公司(QATPL)在拉合爾簽訂巴基斯坦必凱1180兆瓦聯合循環電站項目長期運行維護合同。2018年3月,簽訂了巴基斯坦賈姆肖羅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及5年運行維護合同。該項目是以“EPC+O&M”總承包模式(即設計、採購、施工加運營、維護總承包模式)建設的大型燃煤火電項目,是哈電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又一成果,實現了從EPC向“EPC+O&M”總承包模式的轉型,充分發揮了央企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

作為我國最早“走出去”的領軍企業,哈電集團與巴基斯坦在電力領域攜手走過了35個春秋,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哈電集團就是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早在1987年,哈電集團就在巴基斯坦承建了賈姆肖羅3×210兆瓦EPC總承包項目,這是當時中國在海外承建的最大的電力工程,推動中國國產大型電站設備走向世界。30多年來,哈電集團將憑借著雄厚的實力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樹起了一座精品工程豐碑,續寫著中巴友誼合作。

詮釋社會責任,傳遞無疆大愛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倡議遵循的原則。哈電集團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僅僅是傳播中國動力,更用自己的實踐行為詮釋著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傳遞著無疆大愛。

2016年6月,哈電集團在迪拜哈利法塔簽訂阿聯酋迪拜哈斯彥(Hassyan)4×600兆瓦清潔燃煤電站BOO項目的EPC總承包合同。這是哈電集團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又一具體實踐,是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個突破,標志著哈電集團成功挺進一直由發達國家壟斷的中東高端電力市場,進一步擴大了哈電集團在中東乃至世界電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迪拜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是中東地區首座清潔燃煤電站,對加快中國企業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巨大的示范效應和輻射作用。該項目包括了眾多的中國元素,它實現了中國投資、中國融資、中國總包、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建造,是央企強強聯合、團結一致、共同服務海外的典型案例。

迪拜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建設,是哈電集團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秉承“友好環境、溫馨家園”的社會責任觀,哈電集團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及環保義務,用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証明項目的建設可以充分保護屬地生態圈環境。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哈電集團採用了最先進的燃燒、脫硝、除塵及脫硫技術,保証電廠運行期間排放中粉塵、硫化物及氮化物指標優於世界同類型機組,切實履行保護空氣和大氣的責任。“清潔、環保、和諧、共贏”在迪拜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中得到了全面體現。在項目施工期間,哈電集團對施工區域內的28000多株珊瑚進行移植和培養,將瀉湖區內魚類全部轉移至大海﹔在每年海龜繁殖期,按照與迪拜環保組織共同制訂方案,對海龜進行監控與保護﹔十余套水質及空氣質量監測站的安裝,確保對施工區內所有環境參數的實時監測﹔十余公裡防淤帘將海域內可能的環境風險降至最低。

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業主的充分肯定。阿聯酋海洋環境組織主席和創始人阿裡·薩格爾說:“看到像哈電集團一樣的中國企業幫助我們進行環境保護,我很感動。哈電集團頗負盛名,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中國駐迪拜總領館總領事李凌冰女士表示,哈電集團在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中已經達到了全新的高度,起到了極好的示范作用,也讓迪拜政府對中國企業有了全新的認識。

2018年7月,阿聯酋《聯邦報》《國民報》發表題為《攜手前行,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列舉了中阿兩國友好合作取得的一系列標志性成就,重點提及哈電集團承建的迪拜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指出,“作為絲路基金在中東的首單投資,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建成后也將是中東首個清潔燃煤電站。”

40年駐足回眸,哈電集團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傳播著中國動力,創造了眾多“第一”。中國第一個大型電站機組出口、中國在海外建設的線路最長的輸變電項目、中國第一個聯合循環電站出口、中國第一個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總承包項目、中國首個海外總裝機容量最大的H級聯合循環電站項目、首個中資企業在中東市場投資承建的電力項目。40年來,哈電集團在合作中積累,在積累中創新,在創新中升華,在升華的過程中打造著自己的國際品牌。40年來,哈電集團伴隨著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源源不斷的將中國動力送出國門,光耀世界。

改革開放40年,哈電集團積累了碩果﹔改革開放40年,哈電集團走向了成熟﹔改革開放40年,哈電集團沉澱了自信﹔改革開放40年,哈電集團更堅定了信心。

輝煌40年,改革再出發。展望未來,“中國最好,世界一流”依然是不變的目標,哈電集團將繼續肩負起“承載民族工業希望,彰顯中國動力風採”的使命,張開自主創新的風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加快推進企業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的征途上,闊步向前。(沈朝輝)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