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啟動 有望5年收回成本
過去我國光伏產業對補貼依賴過大,加上擴張速度遠超預期,給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留下了一定隱患,推廣無補貼光伏項目已成為大勢所趨。開展無補貼光伏項目,有利於行業降低度電成本,實現平價上網﹔同時也是鼓勵企業憑借自身專業能力和實力來發展壯大,以形成行業的良性發展——
在“5·31”政策給光伏行業踩下“急剎車”后,全行業都在等待著政策進一步明朗的信號。7月份,隨著全國首個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啟動,有望為行業未來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專家表示,過去光伏產業對補貼依賴過大,加上產業擴張速度遠超預期,給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留下了一定隱患,推廣無補貼的光伏項目是大勢所趨,有利於推動光伏產業加快進入“無補貼時代”。
去補貼勢在必行
7月份,全國首個無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經濟開發區啟動。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由永臻科技與天合光能合作投建,預計裝機容量10兆瓦,日發電量4萬千瓦時,用於永臻科技工廠自供發電,在不依靠補貼前提下,約5年可回收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該項目屬於工商業電站,企業可全額消納,且雙方為戰略合作關系,具有一定特殊性。雖然以現階段產業發展水平來說,要做到完全脫離補貼還不現實,但它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值得探索。
事實上,有關部門對於無補貼光伏項目早有過積極表態,可謂勢在必行。5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發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國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同時,對於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地方可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建設。
8月3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關於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中明確,對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項目各地自行實施。
市場人士表示,無論無補貼光伏示范項目是否最終落地,光伏去補貼已經勢在必行,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有效降低相關非技術成本並保障消納,無補貼光伏項目推廣對於已沉寂一段時間的光伏市場來說,無疑將帶來不小的增量,有望給處於“蕭瑟”中的光伏行業注入新的動力。
平價上網有望實現
結合當前行業發展大環境,補貼下調基本已成定局,無補貼項目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開展無補貼光伏項目,主要目的還是希望促進行業降低度電成本,實現平價上網﹔同時,也是鼓勵企業強化自身專業能力和實力,積極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如果說‘5·31’政策是光伏行業進入平價上網的敲門磚,那麼無補貼項目就是光伏步入平價上網階段邁出的重要一步。”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場總監庄英宏說,東方日升在“5·31”政策出台前就已經試點無補貼項目了。新政發布后,光伏行業從最初的無所適從,到現在漸漸尋找新出路。所以,如果今年啟動無補貼項目申報,產業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來適應。
其實,不僅僅是“5·31”新政使行業震蕩,“7·31”海外市場政策變動,對光伏行業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今年光伏行業政策的巨大變動,以及國內外兩大市場的較大變化,確實讓很多企業一時間束手無策。
“作為企業,我們一定會積極應對。”正信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裁李倩表示,在市場開拓方面,該公司一直採取海內外市場並行發展的策略,努力深耕國內市場,同時憑借技術創新贏得海外客戶認可。隻有以技術創新為根本驅動力,加速新興技術量產化應用,才能在這場優勝劣汰的競爭中存活。
值得注意的是,補貼其實並不是阻礙光伏平價上網唯一的“絆腳石”。很多光伏項目就算不需要補貼,也仍面臨著高昂的非技術成本。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曾算過一筆賬,“光伏行業的非技術成本已佔到總投資成本的20%以上,算到電價上至少每千瓦時電1角錢,其中包括土地成本、財務成本、並網成本等”。
在《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早就提出,將在通過各種措施推動光伏發電自身建設成本下降的同時,鼓勵各地出台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減少非技術成本,降低補貼強度。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總經理楊立友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部分地區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高於光伏標杆電價的情況,初步具備實現平價上網的基礎。無補貼項目的推進主要取決於電站開發商和投資商能否盈利。隨著制造成本降低、高性價比產品不斷推廣、非技術成本得到控制,光伏平價上網時代很快就要到來。
企業積極降成本
無補貼光伏項目的推開,對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由於我國工商業電價較高,近年來不少企業選擇分布式光伏項目降低能耗成本,上海、江蘇、浙江等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光伏扶持措施。在特定情況下,即使沒有補貼,這些地區工商業分布式項目依然可以保証較高收益率。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區域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未來有望優先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隨著無補貼光伏項目的開展,勢必將帶動高性價比光伏產能的發展。
當然,在當前市場條件下,要實現完全的無補貼發展困難不小,但一些企業已經邁出了探索的腳步。庄英宏表示,東方日升一直致力於研發提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的技術,如雙面雙玻技術、疊瓦技術等。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光伏+”領域,也一直在投入研發,尋找新的增長點。
“無補貼項目的開展,更加對企業項目設計、產品制造能力以及專業性提出了要求。”在蘇美達集團總裁蔡濟波看來,在棄光限電、市場無序、規范標准缺失、補貼拖欠等問題逐漸凸顯的背景下,行業亟需從“規模至上”向“質量、效率至上”轉變。除了制造技術不斷提升外,蘇美達尤其注重包括商務能力、金融能力、EPC工程能力等在內的綜合競爭力的培養,可提供一站式產品和項目服務解決方案。
李倩表示,對於制造企業而言,積極加快技術革新,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品質是推動系統成本下降的重要途徑之一。此外,項目建設企業是否擁有豐富施工經驗、專業科學的項目設計能力、可靠的后期運維方案等,都會對項目收益產生直接影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