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

陸偉娟
2018年10月22日15:41 | 來源:人民網-能源頻道
小字號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也是我國核電事業勃發展的40年。2018年4月20日,中國最大核電基地——秦山核電基地安全發電達5000億千瓦時。按每個家庭4口人,每月用電300度,可以供1000萬人口的城市家庭用電55年,超過五年來北京市全社會用電總量。`這是繼2017年秦山核電4台國產化核電機組WANO綜合指數100分,排名世界第一后秦山核電創下的又一新輝煌。秦山核電基地作為我國核電事業的發源地,始終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工匠精神捍衛“國之光榮”,不斷為社會奉獻高效清潔能源,成為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和平利用核能最大的成果。

改革開放40年來,秦山核電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從零的突破到排名世界第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先后掌握了30萬、60萬、100萬千瓦級核電技術,實現了中國核電技術型譜化,中國已躋身先進核電技術行列,正在從核大國向核強國邁進。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秦山核電創造了中國大陸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實現了“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自主發展的歷史跨越,9次在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一。

秦山核電基地是我國核電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縮影。多年來,通過不斷探索,自主創新和持續改進,中核集團逐步掌握了多項核電關鍵技術,培養了一大批核電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積累了豐富的工程建設、調試、生產運行、經營管理等經驗,實現了核電“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自主發展的歷史跨越,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這裡是中國核電的起步之地。上世紀70年代末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位於浙江省海鹽縣的秦山,有幸成為中國核電的發祥地。

1985年3月20日,我國大陸自行設計的第一座3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在秦山開工建設,從而開創了中國核電建設的新時代和中國核工業發展的新紀元。歷經30多年的建設發展,從30萬千瓦到60萬千瓦、70萬千瓦再到百萬千瓦,中國核電的種子在秦山已成長為茂盛的碩果累累的參天大樹。隨著2015年2月12日第九台機組的投入商業運行,秦山核電基地總裝機容量達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約佔浙江省全年用電量的15%,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特有的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實現了“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走出一條核電國產化的路子”、“核電工程管理與國際接軌”、我國核電“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自主發展的歷史跨越,形成了安全環保、自主創新、群堆管理、人才搖籃、文化引領、對外服務、公眾溝通、企地共融的秦山特色,在我國核電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

從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到“九堆繞秦山”、總裝機容量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我國目前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能源基地,秦山核電基地在我國核電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

這裡是民族核電的振興之地。作為中國大陸核電起步的地方,秦山在30多年核電建設發展歷史中所佔據的地位不言而喻。也正是在這裡,中國核工業人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更為充分的展現,創造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們至今依然津津樂道:秦山一期在工程調試准備時期,幾位技術專家僅憑在國外學習時所記錄的筆記,努力吸收消化,潛心鑽研,創造性地編寫出我國大陸首座核電站的調試大綱,並因此取得了六個“一次成功”的佳績:一回路水壓試驗一次成功,非核蒸汽沖轉汽輪機一次成功,安全殼強度和密封性試驗一次成功,首次核燃料裝料一次成功,首次臨次界試驗一次成功,首次並網發電試驗一次成功。畢竟,這是中國核電的“首秀”,因而有著非同凡響的開創性意義。也正是這座從秦山首發的核電站,從此為中國核電品牌打上了“國之光榮”的永恆印記。在秦山一期投運后,秦山人大膽對其進行技術改造,每年都投入技改資金數千萬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項目130多項,使一個原型堆變成了安全穩定運行的商用堆。通過反復論証和持續不斷的自主技術改造,將機組額定功率從310兆瓦提升到320兆瓦,每年可多發1.2億多度電,對后續電站功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2007年秦山一期創造了連續運行469天的優異業績,2014年又創造了18.12天國內核電大修最短工期紀錄,機組WANO綜合指數排名也逐年上升。這些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具有首創性。

而在續寫自主傳奇、邁向商用坦途的秦山二期2台6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建設中,通過對這兩台機組300多個系統、20多萬台設備、上百萬張圖紙的研究、實踐,取得包括核心技術在內的300多項技術創新和改進,中國首台國產商用核電站再次創造了奇跡,其多項參數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大幅度提升了中國核電的自主化能力,並因而成為國內核電行業中唯一獲得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的工程項目。

有了自主建設核電站的成功經驗,中國人在與外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更有底數和底氣。在秦山三期2台70萬千瓦級重水堆核電機組建設中,以中方技術力量為主,組織實施了99項設計改進,其中21項是重水堆核電機組中首次採用。其間,為了保証工程質量,秦山人毫不留情地向總包方下達“停工令”。秦山的“強業主”形象給外方供貨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得到了國外合作者的敬佩,被稱為“中國人成功的故事”。

而在秦山一期在投運后大規模的持續技術改造的技術和經驗基礎上,秦山二期擴建工程進行的10項重大技術改進和自主研制的先進核燃料元件(CF3)入堆考驗為我國核電“走出去”提供保障,以及秦山三期重水堆開展的8兆瓦技術改造、回收鈾及鈷-60生產項目研發,乃至方家山核電工程不斷刷新的國內同類機組“從首次裝料到首次臨界,再到並網發電”的最短工期紀錄等等,都一再表明,秦山人的敢為人先、自主創新、勇於創新已經形成一種傳統和精神文化,並將不斷發揚光大。

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秦山核電實現了從原型堆建設“零的突破”,到樹立國產核電站的商用裡程碑,再到實現百萬千瓦級自主發展的重大跨越。

這裡是國家名片的誕生之地。秦山核電站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先行軍。1991年12月31日,在秦山一期30萬千瓦級機組實現並網發電僅僅15天的時間裡,我國便與巴基斯坦簽訂了建造同樣堆型的兩台30萬千瓦級機組合同,實現了向國外“原裝”出口核電機組,創造了當時國內單項工程出口資金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紀錄,從而開創了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先河,並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核電也迎來了新的國際化發展時代。目前,由秦山核電負責調試運行的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基地4台30萬千瓦機組已投入運行。

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出口建設之后,一把開啟秦山核電基地對外服務大門的鑰匙隨之而來:恰希瑪核電站的人員培訓、大修以及專項維修和技術支持成為秦山核電人的又一項發展使命,這拉開了中國核電“走出去”序幕。

從1996年底至近,秦山核電派人前往巴基斯坦進行技術指導和工程調試,圓滿完成恰希瑪核電站的人員培訓、調試、試運行和檢修換料等一系列對外技術服務,成功對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水下修復,為恰希瑪核電站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使中國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掌握類似技術的國家,打破了國外少數幾家老牌核電檢修公司的技術壟斷。

出口建設一台核電站,核電站調試、檢修、運營、培訓等隨之也出口。作為中國最大的核電基地,秦山核電基地優勢十分明顯:9台機組、4種機型。除AP1000機組外,秦山基本掌握了國內所有運行機組的運行、維修、調試等經驗,形成了包括生產准備、調試/試運行、換料大修、專項維修、專業培訓、技術支持、重水堆支持、核電信息化服務等在內的八大產品。

目前,秦山核電基地在將對外服務重點放在技術輸出和檢修的同時,培訓也成為其中重要一環。秦山核電基地擁有何少華工作室、核電大修中心等22個挂牌技能培訓室和8個特色維修處室,已累計培訓其他核電行業人員達2004人次,其中包括巴基斯坦恰希瑪項目生產准備人員以及操縱員培訓120余人次。

具有我國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也於2015年8月於卡拉奇開工,目前巴基斯坦K2、K3項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巴基斯坦K2K3項目是秦山核電承接的國外大型培訓項目。秦山核電建立了完整的培訓管理體系,針對本項目建立了專門的臨時組織機構,編寫對外培訓服務管理程序和K2K3培訓管理指令,編制中英文崗位培訓大綱與培訓教材,組建運行、維修、技術等領域中英文雙語教員隊伍,改造符合並滿足外方需求的教學設施。秦山核電已擁有針對國外核電生產准備人員一整套培訓服務的能力,公司在相應中央號召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上走出了重要一步。此次培訓預計共完成6批次約200名學員,1500人月的培訓任務,項目持續時間約2年,目前第一批學員已於2017年12月26日開始在秦山學習。

2017年5月17日,中國和阿根廷簽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設重水堆核電站的合同,在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征程上,秦山三期重水堆也將書寫關鍵一筆。

改革開放的40年間,秦山核電實現了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的跨越。

這裡是清潔核能的示范之地。多年來,秦山核電始終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各個核電機組未發生任何核安全事故。秦山地區環境輻射劑量率仍處於本底漲落范圍內,核電站運行以來對周圍輻射環境未產生可察覺影響。截止2018年4月20日,已累計安全發電量相當於少消耗標准煤約1.6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97億噸、二氧化硫約297.2萬噸,相當於造林189.47萬公頃,為改善全省電力供給結構、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助力浙江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7年9月19日,國內目前最大、公眾體驗最豐富、公眾適用性最強、最具特色的核電科技館開館試運行,進一步將核電科普融於海鹽地方經濟、旅游事業發展中,使得秦山核電科普體驗成為海鹽的旅游王牌。僅2017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接待參觀者2.68萬人次。截止目前,科技館自開館以來,共接待公眾6萬人。

這些年,扎實開展“清潔核能助力‘兩富’浙江”、“海鹽核電科普三年行動計劃”等各種形式的常態化、品牌化核電科普宣傳,受眾已超過10萬人。催生了“邵工話核電”、“核電小蘋果”等一批特色鮮明的核電溝通品牌。借助民眾關注的熱點開展應時應勢的公眾溝通,比如在“3.11”福島核事故周年、“6.5”環境日等敏感時刻,邀請媒體記者和專家走進秦山已經成為慣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截止目前,就有4000多名核電新項目所在地的公眾代表走進秦山核電基地,實地感受核電之美。據不完全統計,已累計接待公眾12萬人次,接待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5000多名。

自秦山核電30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以來,秦山核電基地已經積澱30多年的科普宣傳資源、經驗和品牌優勢,立足秦山,深耕海鹽,面向浙江,輻射全國,具有卓著的全國示范效應和“可復制”的路徑模式。

這裡是企地融合的共榮之地。秦山核電在追求安全高效發展的同時,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范本和風向標。大批核電人在海鹽縣城安家落戶,有力地推動海鹽縣縣城建設,催生城鎮品位不斷提升發展。核電生活區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規范管理為地方生活小區建設樹立了樣板。

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戰略結構調整,核電不斷發展壯大,海鹽縣也借助核電的發展,在各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簡單可概括為“五個動”。即,經濟上的驅動、名聲上的拉動、城建上的推動、旅游上的互動、人文上的促動。

海鹽從當初以農業以及紡織、棉紗等輕工業為主的濱海小城,因為秦山核電的到來,歷經了與“核”結緣,依“核”發展,謀“核”騰飛的三級跳。發揮民族核電產業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扶持海鹽發展核電關聯產業,培育核電關聯企業76家,核電關聯產業年產值超過200億元,海鹽“核電小鎮”成為浙江省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積極履行民族工業社會責任,出資5.6億元幫助海鹽縣修建拓寬城市道路,實現“經濟拉動、社會聯動、人文互動”,為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預計到2020年,“海鹽•中國核電城”基本建成,產值預計達到1000億元左右。

截止2018年3月底,秦山已累計納稅363億元。其中國稅310億元﹔地稅53億元。2004-2016年,秦山核電累計繳納城建稅11億元,加快推動海鹽道路交通、城市建設、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海鹽縣每個公務員工資收入中,每10 元錢就有3 元錢來自核電的貢獻。

秦山核電每年向海鹽繳納的教育附加費高達1.14億元,為海鹽美麗校園的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海鹽學校軟硬件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條件良好,連續九年高考上線率居嘉興市第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省首批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縣。

秦山核電積極參與縣域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建立縣核事故緊急醫學救援中心,組建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小組,促進了海鹽縣衛生應急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

多年來,秦山核電基地科普宣傳與核電建設發展一路同行,深耕科普宣傳之路,開創與浙江海鹽共建、共融、共贏、共進的發展模式,構建“整個行業的核電科普宣傳樣本”,形成具有秦山特色的核電科普理論和實踐經驗,成為我國核電科普宣傳的示范基地,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軍工文化教育基地”

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在秦山核電人雄心勃勃的發展藍圖中,秦山的未來已不再局限於秦山,而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新時代,秦山核電基地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發揮優勢、走在前列、當好示范,為浙江省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和我國核電事業安全高效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者: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黨群工作處)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