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感恩改革開放 放飛新奧夢想

2018年10月31日16:04 | 來源:人民網-能源頻道
小字號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裡,改革深化,政策鬆綁,市場經濟呈現出蓬勃生機。作為市場活動的主體,一批又一批的民營企業蓬勃生長,它們有幸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証者、參與者、受益者。新奧集團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新奧集團創業二十九周年紀念活動上,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帶領員工回顧新奧的創業歷程,感恩改革開放帶來的時代機遇,向改革開放致敬:

今年,新奧集團二十九歲了。這二十九年裡,我們拼搏奮進、砥礪前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但這一切,在四十年前,我是做夢都想不到的。

我從小在河北省勝芳鎮長大,那裡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商賈雲集,老百姓幾乎人人都會做生意,商業意識很濃﹔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四十年前,我目睹的仍然是“一大二公”的情形:生產效率極低,大家總是用別人做多少來衡量自己做多少,許多今天習以為常的“買賣”,當時都要提心吊膽地進行。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上學時“趕早集”的場面。雖然正常的集市應該在八點以后開始,但事實上,我六點多出門上學,集市就已經非常熱鬧了,人們往往要趁著天沒亮就完成交易,偶爾出門晚,到七點多,就會遇到一幫人抬著箱子、筐子到處跑,一邊跑還一邊喊“來了,來了”。后來我才知道,這是工商所的人突擊檢查,來“割資本主義尾巴”。可想而知,四十年前,在我剛剛開始有夢想、開始構思自己人生的時候,眼見這樣的情形,又怎能想到四十年后的巨變?

改革開放吹醒了創業的種子

我是在人生的懸崖邊上走上創業之路的。

改革開放初期,是產生萬元戶的年代,我們周圍的人開始買大彩電,生活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這時,用我父親的話說:我們家也是萬元戶,是欠人家錢的萬元戶。由於率先“試水”參與承包的生意砸了,我一下子背上了兩萬塊錢的“巨額外債”,一時間幾乎就要走投無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我遇到了液化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勝芳液化氣站

當時,一些富余的人家已經開始使用液化氣燒飯,我發現這罐子不僅干淨而且方便,的的確確是個好東西,於是便決定做這門生意。沒有錢,起步之初,我採用的是一種類似“期貨”的方式:先從朋友家借來一套灶具,包括爐架子和鋼瓶,再借用我姐姐開的小賣店,在小黑板上寫明,“液化氣灶具,240塊錢一套,送10罐氣。先登記、交錢,一個月后取貨。”雖然不是現貨交易,但在當時,液化氣作為一種時髦、緊俏的商品,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招牌挂出后僅僅三天,我就登記了24套。於是,我趕緊借車、拉貨。最終,一個月取貨的承諾,七天就兌現了。這種守信的行為一傳十,十傳百,打消了很多人對預付貨款的疑慮,我的液化氣生意開始火爆起來。不到一個月,欠下的兩萬元就還上了,我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萬元戶。

這出人意料的成功,現在看來,一是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否則,沒有需求,沒有市場,即使有天然氣也沒人買、沒人買得起。二是得益於價格改革。1984年國家啟動價格改革,第一步就是為激發企業積極性,鼓勵在計劃外多努力、多超產,提出超產部分可由企業自主溢價出售。我正是抓住了超產的部分,把它變成了商品,才跨出了事業的第一步。但重中之重,這些因素之所以能發揮作用,關鍵還是在於國家開始允許個體經濟發展,從禁止個人商品交易到允許商品經濟發展,國家的政策開放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了曙光。

生產要素改革支撐起新奧兩大事業基點

在新奧的檔案館裡,保存著我們第一張營業執照,公司名稱是廊坊夏利汽車出租公司,注冊日期為1989年3月24日。這時,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必要的、有益的補充。

1993年8月6日,廊坊開發區管道天然氣通氣點火

不過,新奧的司慶日,卻是每年8月6日。這是為了紀念1993年8月6日,新奧將管道天然氣引入廊坊開發區,並一次點火成功,繼而又使廊坊成為河北省首座接通管道天然氣的城市。這是新奧燃氣首次接通天然氣,也是新奧主營業務——城市燃氣運營的開端。

跨出這一步,改革的推進至關重要。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給改革開放注入的“強心針”,反映到市場上,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生產要素改革。當時,全國各地開始建設開發區,廊坊也不例外。市相關部門開始動員新奧入駐開發區,並提出開發區燃氣業務可以由新奧承擔,條件是不能以瓶裝氣為主,要做管道氣。為了把握這個機會,我們迅速前往錦州考察液化氣混空氣技術,預定設備,制定整體規劃,全力准備發展此項業務。正當基礎工作已初步完成時,1992年底,一個消息傳來——國家下發文件,天然氣上游政策開始“鬆口”,小的油氣井可以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合作了!

得知這個消息,我們第一時間想到了廊東有幾口伴生氣井常年都在“點天燈”,如果能把這些白白燒掉的氣給我們,我們的氣源問題不就解決了?想到這裡,我們抓緊時間找採油四廠領導、找相關部門,希望得到一些伴生氣的資源。為了說服華北油田的一位主管領導,我從下午三點到晚上十點,一直等在他開會的會場外,終於感動了他,讓他同意在當晚十點散會后給我五分鐘,聽我匯報自己的“項目”。

私營企業做燃氣,我當然知道領導擔心什麼:第一,安全。於是我開門見山地介紹,自己從1986年就開始做液化氣,深知這個行業安全是底線,對安全保障也有自己的認識和經驗。第二,資金。我向他匯報,因為趕上了液化氣銷售的好時候,這些年我已積累了足夠的資金,能支撐業務投入。第三,雖然是私營企業,但我們有開發區出具的証明,並且有開發區給予的政策。我能感受到,這些說明,特別是對安全的認識大大打消了這位領導的顧慮。這次匯報后,很快我們就拿到了華北石油管理局的批文。

可以說,天然氣資源的改革,為新奧發展城市燃氣業務奠定了基礎。置身於改革的洪流,從了解政策,到簽署供氣協議,我們前后僅僅用了三個多月,便邁上了事業的新階段,開始在更廣闊的空間裡大展拳腳,奮力前行。

幾乎同期,國家住房改革啟動。把握機遇,新奧第一時間為員工解決了住房問題,並由此開始涉足房地產市場。懷著真誠的發展初心,新奧房地產很快便以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打出了知名度。1994年,我們注冊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新城房地產公司,為后續生活板塊的發展埋下了種子。

除了兩大要素改革的支撐,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對新奧發展至關重要的“資源改革”——人才。

隨著公司業務如火如荼地展開,新奧的規模不斷擴張,我們也有了更大的夢想。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新奧開始迫切地盼望,能有高水平人才加盟。正當我們求賢若渴之際,國家支持人才自由流動的利好政策出台了:允許國有企業職工下海,檔案可以由勞動市場、主管單位存管,再加上我們的事業發展已經能對大家負得起責任了,於是,新奧開啟了第一批人才引進。在此后二十多年裡,這些最初舍棄了“鐵飯碗”,毅然加盟新奧的創業者們,為事業的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了我們發展的中流砥柱。此后,從大學生自主擇業,到本世紀越來越多的歸國留學生,都為新奧的壯大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可以說,沒有國家這一系列“及時雨”般的政策,就沒有新奧燃氣、地產兩個事業基點,我們就不可能在短短五年內夯基壘台,積蓄力量,實現新的跨越。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