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與美元同步走跌不可持續
作為現代工業化經濟體的血液,原油價格的每一次牛熊轉換都令世人矚目。尤其近期原油價格以短時快速下跌的方式,來反映市場對於供需轉勢的擔憂情緒。決定原油走勢的因素向來有二,一是供需,二是美元匯率。
目前國際原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計價,在供需端變化不大的背景下,美元的升值或貶值本身也會造成原油價格的漲跌。一般而言,美元與原油呈現蹺蹺板效應:當外匯市場上美元升值時,原油價格便會下跌﹔而當美元貶值時,原油價格上漲。
回顧歷史,近30年來美元和原油的走勢曲線也印証了,二者絕大多數時間內的這種負相關關系。但少數時間,二者也表現出同向關系或者甚至毫無關聯性。據業內人士分析,二者不表現出關聯性時,主要是原油價格的其他影響因素,如供求關系、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處於主導地位所致,而要是出現了比較少見的美元匯率與原油價格同向運行的話,則是國際經濟中出現了新的邏輯鏈條。
目前原油的價格與美元之間,便表現出了同跌的正相關性。12月14日以來,美油大幅下跌逾10%,跌破50美元/桶,最低下探至46.11美元/桶。美元指數同期下跌了0.31%,最低下探至96.6946點。
有機構人士預測,2019年油價中樞將較2018年下移,年中將創年度高點。而美元則在2019年上半年高位震蕩,下半年歐央行加息預期上升后轉跌的概率較大。油價與美元中樞共同下移並不矛盾,因為油價與美元之間的關聯已經發生重大轉變。
2012年以來,美國的頁岩油革命推動美國原油產量急劇增長,深刻地影響著國際能源格局。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周一發表的月報預測,美國七個主要頁岩油產區年底產量將超過每日800萬桶。到12月底產量料達每日803萬桶,明年1月料再增13.4萬桶,至每日817萬桶。美國已超越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產量達到創紀錄的每日1170萬桶。
油價顯著上漲時會從石油賬戶赤字對美元指數造成貶值壓力,而隨著頁岩油革命的到來,這一現象逐漸淡化。當前,油價對美元指數的傳導途徑主要通過改變美國的通脹預期,進而影響美聯儲的加息進程。
在OPEC達成減產協議的情況下,原油市場仍存在供應過剩的風險,油價缺乏明顯的上行動力。油價的變化對於美國的通脹水平影響更加直接和迅速,油價的弱勢或令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放緩,加息周期當中的不確定性將會增加,從而減輕長端利率上行壓力,疊加美國經濟拐點隱現,或自高位回落,並考慮歐央行下半年重啟加息的因素,從中期來看,美元走弱概率較大。
不過,這種美元與原油價格同跌的邏輯,是一種階段性的邏輯,與長期的美元與原油之間的內在邏輯並不相符,因此隻能是短暫的。(王朱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