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調查報告發布 短板在哪兒
企業節能減排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專業知識儲備不夠,相關新技術仍顯匱乏﹔二是節能減排項目補貼金額有限,企業資金壓力較大
報告建議,企業要繼續以技術、管理“雙輪”驅動節能減排工作﹔國家層面要不斷完善碳排放等市場化節能減排機制,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持續推動以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為方向的能源結構轉型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共同完成的《“十三五”以來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調查報告》日前發布。
報告顯示,“十三五”以來,在國家政策支持與市場環境不斷改善的雙重紅利下,我國企業普遍能夠立足於可持續發展、對照“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更加有效地開展節能減排,企業節能減排進展態勢良好。
“這是3家機構連續第八次推出關於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現狀的權威性分析報告。”中國企業聯合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理事長尹援平表示,該報告立足於“十三五”時期以來我國開展節能減排的宏觀背景,在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對地方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完成,旨在繼續推動企業深入開展節能減排,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融合發展。
九成企業穩定完成年度目標
本次調查所涉及的企業分布在北京、天津、山東、江蘇、內蒙古、四川、重慶7個省區市,從地域上覆蓋了我國東、中、西部。從行業上看,調查覆蓋了鋼鐵、石化、水泥、紡織、制藥、房地產、環保、物流等多個領域,基本涵蓋了國家有關部門列出的節能減排重點行業。
報告顯示,近九成企業每年均能完成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水平與質量進一步提升,其中有九成企業節能減排的組織與制度建設“力度更大、更加成熟規范”,85%的企業對節能減排技術和設備的投資額“繼續增加”。
與此同時,企業對於節能減排工作的認識更加深入,其中絕大多數均認識到節能減排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技術、管理、政策、市場各方面的因素與環境,在實踐中更加注重系統考慮問題,強調系統分析,源頭治理,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的廣度、深度繼續提高。
亟需補上技術及資金短板
報告主筆人、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以來的經濟環境與各項調控政策有利於進一步開展節能減排,有助於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但同時,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進展依然呈現出不平衡的格局。比如,樣本企業中仍有約10%的企業不能確保每年完成節能減排年度計劃﹔約有30%的企業節能減排工作落實不夠扎實,至今仍不掌握本企業在節能減排領域的主要指標及與行業內企業對比情況。
“目前,企業開展節能減排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家規定的能耗與環保標准越來越高,但企業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不夠,缺乏相應的新技術﹔二是節能減排項目補貼有限,資金壓力主要集中在企業自身。同時,近年來不少企業效益水平出現波動,對企業進一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有一定影響。”胡遲說。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問卷征集了企業對國家“十三五”節能減排政策的期待。其中,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與信息的推廣力度、創建企業節能減排交流平台並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期待程度最高。此外,企業對於增加政策性補貼資金數額、繼續推進稅收優惠,保持節能減排政策的相對穩定,政策實施的精細化水平,避免政策“歸一化”和“一刀切”等方面的關注度也較高。(記者 顧 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