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花甲”包鋼:開啟“斷舍離” 按下加速鍵

2019年03月18日08:02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花甲”包鋼:開啟“斷舍離” 按下加速鍵

包鋼集團廠區。(資料照片)

包鋼集團旗下北方稀土公司的自動化稀土分離產品生產線和水循環系統。(資料照片)

包頭鋼鐵集團會展中心的展廳裡,一張黑白照片格外引人矚目:周恩來總理在工人們的簇擁下,為提前出鐵的包鋼1號高爐剪彩。

那是在1959年,新中國建設急需鋼材之際,包鋼正式投產,周總理親臨廠區視察,參加慶祝儀式。

包鋼是新中國首批建設的三大鋼鐵企業之一。1954年,8萬多名創業者齊聚北疆,風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灘上筑起鋼城。從產出第一爐鐵水,到年產1500萬噸鋼材,包鋼見証了共和國建設、民族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成長為擁有“包鋼股份”“北方稀土”兩個上市公司,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現代化鋼鐵集團和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商。

60多年來,包鋼經歷了發展的跌宕起伏,與國企改革同頻共振,不斷開啟“斷舍離”、按下加速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包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技術、產品升級提檔,轉換發展動能,沖破重重困難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正煥發出新的活力。

技術創新 加快邁向“高精專”

軋機轟鳴,一塊塊火紅的鋼坯在上千米長的萬能軋鋼生產線上被擠壓延長,經過反復軋制,在生產線末端變成一根根高鐵鋼軌。“這種鋼軌能滿足時速350公裡的列車運行要求,目前國內隻有四家鋼廠能生產。”包鋼軌梁廠綜合部副部長蘇宏自豪地說。

走進包鋼軌梁廠萬能軋鋼生產線,早已不見建廠初期工人們掄著扳手大錘、揮汗如雨進行后期加工的景象,生產線實現了數字化操控,長達1500米的車間裡隻有50來人值守。

普通鋼軌一般每根長12.5米或25米,鋪軌時要留軌縫。而包鋼生產的高鐵鋼軌每根長100米,焊軌廠利用無縫焊接技術,在出廠前將鋼軌焊接成500米長,焊口誤差不超過0.2毫米。這就是高鐵上能豎著放硬幣的奧秘。

目前,包鋼是全球最大的鋼軌生產企業。從2007年生產出第一根高鐵鋼軌起,到2018年底,包鋼軌梁廠共生產百米高鐵鋼軌260多萬噸,折合鐵路裡程1萬余公裡,滿足了國內約1/3的高鐵鋼軌需求。京九鐵路、京滬高鐵、哈大高鐵、蘭新高鐵等在我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鐵路工程背后,都有包鋼人的辛勤付出。

2016年底,包鋼稀土鋼板材冷軋工程投產,能生產出高強度、輕量化、零缺陷的高端冷軋板,一舉結束了西部鋼廠不能生產高端汽車、家電用板的歷史。現在,包鋼已經成功入圍一汽、長虹等一流企業市場,產品的美譽度、客戶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稀土鋼、冷軋板、高鐵鋼軌、槽型軌、管線鋼……近年來,包鋼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技術創新步伐加快,產品不斷向高精專邁進。

“包鋼的國內噸鋼銷售均價,已經提高到行業平均水平以上。”包鋼集團董事長魏栓師說,“十三五”以來,包鋼推進裝備現代化、產品特色化、技術領先化、市場高端化,努力打造全球最優稀土鋼產品生產基地。近幾年,包鋼已完成貝氏體鋼軌熱處理生產線等18項工程,正開展新一代高品質稀土鋼產品的研發工作,21個稀土鋼品種已實現批量化生產。

魏栓師說,60多年來,包鋼堅持不懈做大做強企業,資產總額由國家最初投資的24億元滾動發展至2018年的1700億元以上。包鋼作為全球最大的鋼軌生產基地、我國品種規格最全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和西部板材生產龍頭的行業地位不斷鞏固。

“壯士斷腕” 激發內生澎湃動力

創新產品不斷涌現,經營效益節節攀升……瘦身健體、處僵治困、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一系列刀刃向內的改革舉措,正讓包鋼破除頑瘴痼疾,實現輕裝上陣,激發出澎湃的內生動力。

2014年前后,面對產能過剩、競爭白熱化的鋼鐵市場,包鋼曾遭遇嚴峻考驗:連年巨額虧損,資金鏈緊張,生產經營出現前所未有的困難。

“必須進行自我革新,否則死路一條。”魏栓師說。逆境之下,包鋼找到了脫困之路,向積存多年的“大企業病”開刀,解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負擔沉重等問題。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必須啃下的“硬骨頭”。2017年,包鋼大力壓縮組織機構,精簡總部職能部門,取消機關部、處管理體制,部門不設二級機構,把總部職能部門由18個調整為9個。

公司著力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所有廠處職干部和機關人員率先“全體起立”,競聘上崗,並在專業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中推行逐級選聘新機制,實現“能者上、庸者下”。機關部門精簡四成管理崗位,清理外包勞務人員4000多人,年節約用工費用2億元以上。

董澤軍就是這場瘦身健體浪潮中的一員。兩年前,這位“90后”大學生提出離開集團機關,調到生產一線,憑借機械專業出身,成功競聘到軌梁廠設備管理崗位。“崗位調整給了我一次重新選擇職業發展方向的機會。”董澤軍說,從機關到一線工作,能發揮自身專長,實現新的自我價值。

“瘦身健體不僅是精簡機構、精干隊伍,更是一次先出后進、騰籠換鳥的提效過程。”魏栓師說,通過自主提前離崗、自主創新創業、素質提升培訓等方式,讓適合的人到適合的崗位,充分調動員工的創新活力。

斬釘截鐵處置僵尸企業,是包鋼減虧增效的另一關鍵招數。包鋼專門成立“處僵治困”工作領導小組,將處僵治困專項工作與內部重組整合、過剩產能退出等結合,2018年共完成24家企業壓減,處置80項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僵尸企業7家。有的企業在清理無效資產、盤活存量資源基礎上,加強科技創新,與其他企業合作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開啟了“二次創業”。

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為包鋼進一步減輕負擔。包鋼企業辦社會機構涉及在冊職工5880人,年均補貼超3億元。2016年開始,涉及10余萬戶居民的供暖、供電、供水、物業等業務整體打包,成建制移交包頭市政府管理﹔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幼教管理處、包鋼醫院等社會職能移交包頭市管理……

“去年底,分離移交工作全面完成,包鋼實現輕裝上陣,集中資源做強主業。”包鋼集團管理部副部長陳文琢說。

用人制度、薪酬分配、清理僵尸企業、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一系列真刀真槍改革措施,有效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包鋼正持續擴大扭虧為盈的局面。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17億元,增幅達到17.21%,創歷史新高﹔利潤同比增加7.7億元,增幅達到122.75%﹔鋼鐵產業利潤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告別“包老大” 開掘體制機制紅利

改革,是包鋼這家老國企攻堅克難的法寶。自創立以來,包鋼就沒有停止過改革探索的腳步,榮獲“鋼鐵行業改革開放40周年功勛企業”稱號,並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

當下,處在改革深水區的包鋼,聚焦解決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出台了一大批力度更大、措施更實的改革方案,充分釋放改革驅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包鋼是國家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魏栓師說,近年來,包鋼不斷與有實力的中央企業、區屬企業、國內外民營企業加強合作,重點在新上項目、新建公司、礦產資源開發、物流貿易、煤焦化工、環保節能等領域,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實施鋼渣綜合利用研究項目,收購廣東達博文公司,整合甘肅稀土,引入上海鋼聯物流公司、盈德氣體集團、北京金隅集團等開展產業合作。目前,公司所屬混合所有制企業達175戶,佔所屬企業總數的80%以上。

包鋼將市場化債轉股作為最大的混改項目。受經濟下行、歷史虧損等影響,包鋼債務負擔日益加重,削弱了企業市場競爭力。2016年12月,包鋼全面啟動債轉股工作,目前已成立包鋼總行級債權人委員會,與工行、農行、中行等債權銀行及內蒙古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戰略投資者簽署了框架協議。其中,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以18.2億元收購了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債權,推動包鋼“債轉股”邁出實質性一步。

“債轉股不僅降低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還能同步完善企業治理結構,提升管理水平,為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包鋼集團總經理孫國龍說。

推進改革,更要掃除思想障礙。經濟新常態下,包鋼一改過去的“包老大”思想,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考核模式,從生產型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服務商,變坐賈為行商,“等市場”變成“闖市場”。

在市場化改革推進中,銷售人員開拓市場的積極性被全面激發出來。齊承龍是包鋼沈陽銷售分公司的一名員工,他長期駐扎在一汽集團,提供營銷服務。據他介紹,作為一汽集團的一級供應商,包鋼特別重視現場服務,制定了訂貨、發貨、送貨、使用、售后等全流程服務單,為客戶提供更周到、更便捷的服務。

低成本制造、高效益產出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是適應市場化的“法寶”。對此,包鋼把生產環節降成本、增效益作為一大改革措施,加大技術改進、管理提升力度,將指標層層分解到各單位、車間、工段、班組。記者了解到,包鋼自上而下都在全力落實降本增效舉措,2019年提出了“四降兩提”工程,聚焦財務、制造、物流和人工成本,精准發力。

包鋼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走出去”步伐,全面做大海外貿易平台,勇闖國際市場。近幾年,包鋼構建起全球化營銷網絡體系﹔依托“一帶一路”沿線油氣、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了鋼鐵、稀土等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積極拓展中東、南美、非洲市場……2017年、2018年,在國內全行業鋼材出口平均降幅加大的情況下,包鋼鋼材出口逆勢上揚,2017年出口量增幅全國第一,2018年出口量增幅位居全國前列。

做強“稀土+” 融合發展“脫胎換骨”

包鋼旗下的白雲鄂博多金屬共生礦,稀土儲量居世界首位。“十三五”以來,包鋼集團依托稀土資源優勢,實施“稀土+”戰略,推進以稀土為重心的轉型升級戰略,加快由“一鋼獨大”的傳統鋼企向稀土新材料等領域拓展。

有工業“味精”之稱的稀土,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特性。煉鋼時添加少量的鈰等稀土元素,可深度降低鋼中的氧、硫等有害元素,提升鋼的綜合性能。另外,與昂貴的錳、鎢、鈦等合金元素相比,鑭、鈰類稀土合金性價比更優。

近年來,包鋼圍繞產業產品強化科研攻關,與中科院等國內外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加大技術升級、產品創新投入,新產品正不斷涌現。

包鋼在稀土鋼研發上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導磁性好的高端硅鋼,具有耐嚴寒、高溫、腐蝕等特性的耐候鋼,強度高、韌性好的第三代稀土鋼軌,抗嚴寒、耐沖擊的稀土鋼冷軋風電板,適應極寒氣候的稀土管線鋼……一個個稀土鋼創新產品,拓展著包鋼的市場空間。

另外,包鋼在利用稀土開發永磁、拋光、貯氫、發光、催化等功能材料的研發能力,已經位居世界先進水平,可生產11大類50余種近千個規格的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農業、工業、生活等領域,能為我國“神舟”系列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重點工程,提供重要元件。

目前,包鋼旗下已擁有稀土選礦、冶煉、功能材料、深加工應用等完整產業鏈,稀土原料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在稀土應用產品領域,已建成年產100台稀土永磁磁共振成像儀生產基地。

當前稀土永磁材料用於動車、高鐵、機器人小電機等領域的前景非常樂觀,專家稱中國稀土產業正處於爆發“前夜”。魏栓師表示,下一步,包鋼將圍繞千億元目標做大產業規模,強化稀土項目儲備和資本運作,積極謀求與稀土應用端企業的重組合作,努力在稀土鐵合金、稀土鎂鋁合金、永磁電機等戰略合作方面取得突破。

“60多年前,第一代包鋼人在荒灘上艱難創業,闖過很多難關。”魏栓師說,進入新時代,包鋼將堅持走高、精、尖、專之路,努力打造成全球最優的稀土鋼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強、世界一流的稀土行業領軍企業。(記者 任會斌 安路蒙)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