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利用清潔能源,小水電仍需綠色改造
近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官微發布消息稱,該組織正與中國水利部、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等聯合推動制定小水電技術國際標准。
事實上,在推進制定相關國際標准的同時,水利部也在積極推動國內小水電的綠色發展,發布了《綠色小水電評價標准》。
對小水電制定各種技術標准,並進行綠色評價,其實都是為了讓小水電未來更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小水電曾出力點亮鄉村
小水電利用的水能是清潔可再生能源。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小水電為點亮鄉村出過不少力。但是,一些地方過度、違規開發所帶來的生態問題也不容忽視。國家審計署2018年6月19日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底,長江經濟帶有10省份建成小水電2.41萬座﹔8省份930座小水電未經環評即開工建設﹔過度開發致使333條河流出現不同程度斷流,斷流河段總長1017公裡。
“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治理小水電,綠色改造是關鍵。”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水能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按照相關部署,長江經濟帶省份要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小水電的清理整改工作,其余各省份也要在2022年前完成相關工作。
生態電價“指揮”水流量
河道斷流、河床裸露……一些地區小水電無序開發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針對小水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科學規劃、加強監管、綠色改造、建立市場機制來積極應對。
今年1月,水利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四部委在京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推進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清理整改工作。狠抓問題整改,保障生態流量,是這次會議明確的重點任務之一。
事實上,對於水電站而言,為保障生態流量而下泄水量,意味著要損失真金白銀的發電效益。陝西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北方地區水電站以高水頭、小流量為主,泄放10%的流量,發電量損失20%以上,老電站生態流量下泄面臨較大的阻力。
如何調動水電站業主的積極性,確保生態流量泄放落實到位,考驗著各級管理部門的智慧。福建省水利廳聯合當地環保、經信、物價等部門出台了《關於加快落實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流量核定、生態改造、部門職責分工等。
“特別是,根據水電站落實生態流量程度,分檔設置生態獎懲電價。”福建省水利廳廳長賴軍介紹,對最小生態下泄流量監控數據完整率和達標率達80%以上的水電站,實行生態電價獎勵﹔對完整率和達標率在60%以下的,給予生態電價懲罰,引導企業自覺落實生態流量。
老舊電站變時尚咖啡館
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水利系統工作了30多年的陳俊超,對小水電再熟悉不過了。上世紀90年代,身為設計室主任的他,一年要忙著給20多個小水電站出設計和技改方案。“點亮鄉村”和“讓每一滴水創造最大價值”,是他工作的指針。
“如今,為了保障生態需水,實現河暢其流,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改、綠色轉型,已經成了我和同事們的工作重心。”陳俊超說。
作為福建省老舊電站退出試點縣,2015年以來,永春縣有39座電站報廢退出,修復40公裡河道。
退出運營后的電站是否可以“舊物再利用”?永春縣建於2004年和1995年的石鼓鎮桃聯、桃源兩座電站的退出改造項目給出了答案。
如果不是外牆上的“水電站”字樣,當走進充滿文藝氣息的咖啡館和書吧時,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老舊電站的廠房。仔細看,會發現咖啡館裡的陳設還有不少工業元素,環形木質圓桌的中央,放著一台身型壯碩的圓柱體金屬設備,上面寫著“1#發電機”,原來它是一台退役的發電機。
咖啡館的大落地窗外,是流動的桃溪水。永春縣水利局負責人說,桃聯、桃源電站退出后,渠道僅保留少量灌溉用水,絕大部分水量進入主河道,恢復桃溪5公裡主河道流量,起到修復生態、美化環境的效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永春縣作為小水電發祥地,成為全國小水電的一面紅旗。走進新時代,我們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與時俱進,爭取成為小水電綠色轉型的一面旗幟。”永春縣文體旅游局副局長姚海蘭說。(記者 唐 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