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安監加碼 化工產業格局動態調整

長江經濟帶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年底完成七成,化工新材料發展新目錄將出爐

2019年04月11日07:1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監加碼 化工產業格局動態調整

30%左右的化工園區沒有建立安全監管平台,隻有約三分之一的化工園區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裝置。這是記者從4月10日舉行的2019年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除了安全環保方面的風險,煉油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也很嚴峻。針對這一局面,監管利劍將出,化工產業格局生變。其中,化工園區將迎來評估論証,長江經濟帶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爭取年底完成七成,而相關部門將梳理出台化工新材料發展新目錄,航空航天等短板領域將獲扶持。

安全生產監管加碼

繼江蘇擬開展行業安全整治之后,同為化工大省的山東也決定從4月9日起在全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消防、冶金工貿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執法檢查。

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年我們把安全生產作為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年初就啟動了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自查抽查專項行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介紹說,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問題仍然不少。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石化處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經過初步摸底,全國共有化工園區676個,產值規模大於500億元的約佔7%,小於100億元的約佔60%。從基礎設施配套上來看,將近9%的園區沒有統一的污水處理設施,30%左右的園區還沒有建立安全監管平台,隻有約三分之一的園區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裝置。

據透露,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化工園區綜合評價標准,開展化工園區區域安全風險評估論証工作,逐一排查隱患,並且積極推動山東、河北等化工大省的化工園區認定和改造提升,確保規劃布局合理。

危化品企業的搬遷改造工作也將提速。截至2018年底,各省份共上報搬遷改造企業1176家,其中異地遷建479家,就地改造360家,337家屬於關閉退出。其中,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一共有1089家,長江經濟帶11個省份共有搬遷改造企業574家。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介紹,今年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領導小組的級別將提升至部級層面,近期將召開會議。同時,將組織開展重點地區和長江經濟帶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調研,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爭取到2019年底完成率達到70%。

“2019年是搬遷改造任務非常繁重的一年。”上述負責人介紹說,對跨區域搬遷改造的項目,涉及新增產能過剩行業或限制類行業,原則上允許通過減量或等量置換予以解決,嚴禁危化品企業向距離長江干線或主要支流一公裡范圍內搬遷。此外,協調優化政策資金的支持,搭建平台促進搬遷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接,探索建立市場化的搬遷改造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產能過剩隱憂不容忽視

除了安全、環保方面的風險,產能過剩問題也不容忽視。“在傳統產業的低端落后產能加快退出的同時,部分企業仍存在求大求全心理和重復投資沖動,不顧市場需求變化和市場風險,正在盲目上馬一批產能規模更大、投資規模更高的項目。”李壽生指出。

當日發布的《2019年度重點化工產品產能預警報告》稱,未來幾年,隨著沿海大型石化基地快速崛起,現代煤化工項目升級示范加快推進,一大批大型煉化一體化、現代煤化工項目投產運營,成品油、烯烴、芳烴、乙二醇、聚碳酸酯等產品將迎來擴產高峰,尤其是“十四五”期間,大量新增產能將集中釋放,國內石化產業和市場供需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

按照目前公布的新建和擴能計劃計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達到9.2億噸,到“十四五”末將超過10億噸,屆時我國成品油供應能力將超過6億噸。按照國內外相關機構預測,我國交通運輸用石油需求峰值在4-5億噸,成品油市場將大幅供過於求。

“2019年隨著部分產品產能增速加快,產能利用率變化幅度較大,應重點關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對二甲苯、環氧丙烷等產品,預計2019年除煤化工外的25個品種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2.5%,同比下降3.9個百分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建議,部分產品在項目規劃建設階段,需做好下游市場研究。

化工產業格局動態調整

化工產業在面臨產能過剩問題的同時,高端化工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仍存在短板,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需進一步發力。

經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修訂版)》。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盧衛生介紹說,今年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動規劃內的項目建設。同時,要有序開展儲備項目,通過競爭選擇好的項目。此外,適時啟動動態調整工作。根據布局發展實施情況建立有緊有鬆的動態調整機制,按程序報請國務院同意后,把具備條件的項目納入,把不具備條件的項目調出。

盧衛生強調,嚴控項目規劃布局,當前煉油能力過剩比較嚴重,我國七大石化基地以外的煉油廠,除了能夠落實產能置換的項目外,一律不得安排。七大石化基地內的煉油項目也要根據需要來安排。

對於化工新材料,政策則是鼓勵的態度。王偉表示,工信部梳理了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和節能環保領域的短板,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發展新目錄,重點產品和重點企業的目錄也在梳理過程中。

李壽生認為,要努力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產業。(記者 王璐 實習生 何蕊)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