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融文化 通民心 ——中國華電一帶一路建設紀實(下篇)

2019年04月23日14:44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累計為東道國提供了上萬個就業崗位,不少當地員工成為項目管理骨干。在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印尼巴淡電廠、俄羅斯捷寧斯卡婭等項目中,中國華電聘用的當地員工比例分別達51%、65%和88%以上。

在海外修建學校、寺廟7座,橋梁3座,援建公路58公裡,參與教育捐贈、醫療服務、賑災救援、社區建設等公益活動,與所在國民眾共享合作發展成果。

連續兩年開展海外公眾開放日活動,累計1000余名海外民眾走進電廠。

海不揚波萬國通。

兩千年前,聲聲駝鈴突破茫茫戈壁和無盡風沙,構筑起一條花雨繽紛的絲綢之路。

時空交錯,如今無數個張騫所鑿之商路變得更加繁忙,中國與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的貿易者帶著貨物穿梭其中,繁榮的回憶正在喚醒。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一批有抱負的中國華電人踏上這條東、西方文化融合交流之路,在國際市場深耕細作、扎實推進,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出海,推動了一批代表性的工程,更在參與的每一個海外項目當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帶動當地就業、環境保護、社區公益活動、民生工程建設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貿易暢通和民心相通。

從印度尼西亞巴厘省首府登巴薩驅車向北,沿著盤山路行駛約4小時后,便來到緊鄰爪哇海的巴厘島最北部。

眼前錯落有致的圍牆上砌著層層疊加的塔尖,紅褐色牆體和建筑屋頂都與巴厘島各處的古跡渾然一體。“為了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華電對電廠精心設計,旨在做到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又和島上的風景、環境、生態融合。”中國華電印尼巴厘島一期燃煤電廠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走進巴厘島電廠,仿佛置身於美麗的公園,藍白相間的廠房和藍天白雲相互映襯,隻有高聳入雲的煙囪表明這裡是巴厘島最大的發電廠。電廠總裝機容量426兆瓦,於2015年9月投產運營,年均發電量超過28億千瓦時,滿足全島超過40%的用電需求,大大緩解了巴厘島電力供應緊張狀況,每年還為印尼國家電力公司節省約1.2億美元購電成本。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如何檢驗“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民心相通是關鍵。

早在電廠建造期間,中國華電就積極參與當地的教育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為所在區域提供捐助,興建學校、醫療機構、防災救災設施,開展公益活動。“周圍村子很多人都得到過中國公司的幫助,大家都很感謝華電!”村民維加說。

吉魯甘巴望村的小伙子安德裡從電廠建設時就開始為華電工作,如今已經6年了。他說:“自從有了電廠,年輕人就業方便了很多,經過培訓考核后可以到電廠工作,就不用離開家鄉去別的城市。”“安德裡用積攢下來的工資剛把家裡幾十年的房子整修了一下,寬敞潔淨。家裡電力充足,電視、冰箱都能正常用了。”安德裡的媽媽高興地說。

目前,巴厘島電廠共有374名員工,當地員工比例達60%以上,遠期計劃將達到80%左右。電廠定期為當地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為印尼培養了大批專業的電力技術和管理人才。

“不僅降低了島上對燃油燃氣發電的依賴,同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應,”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副總裁尼克這樣評價巴厘島電廠。

記者在電廠採訪時,正好遇到附近學校的小學生來電廠參觀。他們圍在技術人員身邊,指著發電機組和控制台好奇地問個不停。一年級小學生達托說:“從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機械,如果我以后能操作它們就太棒了!”六年級的圖魯斯對記者說:“把煤炭變成電,真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同學們將來都想到電廠工作。”

帶領孩子們來參觀的校長克帕裡告訴記者:“這些孩子都是附近吉魯甘巴望村小學的學生,從發電廠開展‘公眾開放日’邀請當地民眾走進電廠、傳授知識以來,學校每年都帶孩子們來參觀。每次到電廠,孩子們就高興得像過節一樣。”

凡偉大的企業,都是把解決全世界大多數人民的需求和困難作為自己的使命。在文化理念上,將企業的價值觀與世界關聯起來,強調造福本地,做當地人民喜愛的企業。

華電柬埔寨額勒賽下游水電站巨大的壩體上,用中柬兩國文字寫著“開發水電,福澤百姓”,在郁郁蔥蔥原始林木的映襯下,八個白色大字引人注目。

投產以來,電站運營可靠穩定,成為柬埔寨骨干電源,多次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在柬埔寨新年、海洋節等重要節假日順利完成保電任務。

在額勒賽水電站竣工儀式上,柬埔寨首相洪森宣布,因為額勒賽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為全國提供約10億度的廉價電量,從2015年起政府將逐年降低居民用電價格。目前,柬埔寨居民用電價格已降到每度電約0.16美元。民眾從用不起電、不敢輕易用電到放心用電,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幸福感明顯增強。

安妹是額勒賽水電站的一名普通員工。以前家裡條件非常困難,連電話、電視機、電扇等基本家電都沒有。“現在我們很多家庭都買得起家電,用得起電。而且,一想到我的工作能讓我們處於熱帶地區的許多家庭可以享受空調、擁有光明,我覺得非常自豪!”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截至目前,額勒賽項目公司累計雇用當地員工2000多人,通過不斷組織學習和培訓,幫助柬埔寨源源不斷地培養水電專業管理人才。

除了培養人才,額勒賽項目公司還投入資金修建柬埔寨戈公省到菩薩省的部分道路,修建水電站至戈公市區全長32公裡的22千伏輸電線路,協助當地林業局共同保護森林等自然環境,以及在貧困鄉村捐資助學等。獲得柬埔寨有關部門頒發的“良好社會貢獻獎”“環保管理工作優秀獎”“運行優異發電企業獎”“安全發電優秀企業獎”等獎項。洪森首相更是兩次來水電站視察,表彰其為柬社會和經濟全面發展與消除貧困作出的貢獻,稱其契合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中國人民送來的珍貴禮物”。

“電相通、人相通、心相通”,在項目合作中,華電人與東道國百姓民心相通,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了民意基礎,筑牢了社會根基。其中,文化融合發揮著特殊重要的作用。通過文化融合,推動了國與國的交往、地區與地區的往來,促進了人們的相互了解與信任,增強了心靈之間的對話,從而搭建起一個友誼之橋和合作之橋。

從莫斯科駕車往東北方向行駛約300公裡即到達華電捷寧項目所在的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州。2017年7月項目建成投產后,彌補了雅羅斯拉夫爾州電網大部分電力缺口,2018年雅羅斯拉夫爾州總發電量69.03億千瓦時,比2017年增加17.1%,其中,捷寧項目發電量達到30.55億千瓦時,佔比超過44%。項目採用的高效節能環保設備,降低了有害氣體排放量,對雅羅斯州生態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華電捷寧公司在項目投產后積極踐行屬地化運營理念,在當地招聘了運行、檢修、財務、生計等崗位員工,目前全公司189名員工中有168名俄羅斯籍員工,公司根據這一實際情況,號召全體干部員工共同開展獻愛心等公益活動,幫助屬地社區居民和公司員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促進中俄員工間的相互了解,增強當地居民與華電人的友誼。說起中方員工,俄羅斯小伙阿爾喬姆豎起大拇指:“我的中國兄弟杠杠的!”

除綠地項目外,中國華電還累計承接60個運維項目,不斷將先進的中國技術、管理和標准輸送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10年11月我和另外15人從貴港經南寧飛深圳,再從深圳坐大巴到香港國際機場,然后從香港飛到印度孟買。這是我第一次出國,從此開始了十年的海外運維生涯。”中國華電運營公司駐外員工梁新偉回憶說。

如今的小梁是波黑斯坦納瑞項目經理,“電站的建設給當地帶來很好的社會效益,不僅解決了不少就業,而且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可觀的稅收收入。由於政府有了稅收,政府出資給附近的路鋪上了柏油路,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作為項目的參與者,小梁無比自豪。

對於妻子,他深知虧欠太多。但對於這個項目,幾乎傾注了他所有的精力,更是放不下。“在海外工作,家人的支持最重要!希望項目結束后我可以好好補償她”。

順利的話,小梁明年就可以結束海外工作回到祖國。屆時,這裡再也不會有黑暗,一棟棟教學樓、游樂園被光明點亮,幸福的人民在溫暖中徜徉。

一想到這樣的場景,梁新偉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會給波黑留下高品質的能源項目。這裡一定會成為代表‘中國華電’的一張亮麗名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六年來,中國華電已派出3200余人次參與海外項目運維。每個駐扎海外華電員工,都有著和梁新偉相似的故事,都在異國土地上默默奉獻,將堅持與熱愛傾注於每一座電站,讓當地人感受到光的溫暖,感受到民心相通的魅力,讓“絲綢之路”上的交匯點煥發出新的光芒。

中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除了技術實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共同創造人類美好未來”作為企業使命,培育有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胸襟格局。

從印尼巴淡電廠,到俄羅斯捷寧斯卡婭燃氣電站,從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到西班牙巴辛風電,從巴基斯坦,到孟加拉、印度、土耳其、再到波黑……在“一帶一路”覆蓋區域國家,中國華電落地生根,積極融入當地社會,實現滾動發展,正以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