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輻”為“福” 核技術正造福人類
第五屆“核你在一起”科普開放周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60余家核工業單位同時對社會公眾開放,其中包括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原子能院)。
“核技術應用,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電離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效應,進行應用研究與開發的技術。在環保、材料和食品加工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原子能院院長薛小剛告訴記者,核技術應用產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被稱為核工業中的“輕工業”,已廣泛融入人們生活中。
為患者量身定制“深水炸彈”
今年年初,罹患癌症的世界羽壇最佳男單之一、某羽毛球名將,通過質子治療重返訓練場的消息,讓質子治療再次進入大眾視線。
所謂質子治療,是利用質子束精准的傳輸特性,為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量身定制”。通過精密儀器將照射劑量精准定位在腫瘤位置,如“深水炸彈”在到達一定深度接近目標時“定點爆破”。在射程前段,“深水炸彈”釋放極少能量,經過“定點”后能量迅速減小,通過將前后兩端正常組織收到的劑量降至最低值,可以最小副作用取得最好“殺敵”效果。
“10年前,我們著手開展預先研究,目前230MeV推動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主體設備已建成,超導強場達到設計要求,設備正在調試。”中核集團首席專家、原子能院回旋加速器研究設計中心主任張天爵表示,隨著診斷治療癌症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多患者將受惠。
核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還有一大領域是放射性藥物。目前原子能院已形成了一整套放射性藥物的研發體系。
“打怪升級”當好“核警察”
近年來,在全世界范圍內,利用核技術進行的反恐安檢,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因為具有靈敏度高、穩定有效、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它也被反恐安檢專家譽為“核警察”。
行人/行李放射性物質檢測系統是原子能院最早研發的核輻射探測裝置,用於探測行人、車輛非法攜帶放射性物質,預防核與輻射恐怖活動的發生。
低輻射車輛檢查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綠色通道”,借助高靈敏探測器陣列、傳感器以及自動處理與分析模塊,可實現對各種型號車輛的快速、無損、不開箱檢查。
據了解,原子能院的反恐安檢產品及服務已進入民航、海關、城市軌道交通、公安司法、大型活動賽事等眾多領域。
核解霧霾保護綠水青山
冬季供暖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但近年供暖燃煤造成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將“供暖季”變成了“霧霾季”。
雖然目前霧霾形成機理仍不系統、完整,但可以確定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是霧霾的主要成分。
針對北方城市供暖需求,原子能院推出了安全經濟、綠色環保的專用供熱小堆——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
相關人士表示,為發展泳池式低溫供熱堆,中核集團制定了“演示驗証—示范工程—商業推廣”三步走戰略,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和初步安全分析報告。
與此同時,原子能院積極利用核技術解析研究霧霾污染源。
“開展此項工作,關鍵是要有高靈敏、高精確的分析技術。”相關人士表示,作為我國核工業的綜合性核科研基地,原子能院針對國家大氣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已組建了核技術用於大氣與環境污染研究團隊,利用同位素測試、多元素非破壞分析、激光等離子體在線分析等手段,開展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研究。(記者 陳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