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共和國的故事·驅火記

2019年09月20日08:42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2019年,西氣東輸管道全面啟動建設與運行安全升級管理。 (資料圖片)

廣西紅水河建有10個大型梯級電站,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之一。圖為位於廣西龍灘水電站的碾壓混凝土大壩。(新華社發)

隨著西電東送±1100千伏“新疆准東—安徽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的最后一相導線順利跨越天塹長江,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大跨越—昌古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全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黃維和

中國油氣管道躋身世界先進

我非常榮幸親身參加了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為能參與世界級能源工程感到自豪,為工程建成后在提供清潔能源、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方面作出的貢獻感到驕傲。

西氣東輸工程與青藏鐵路、西電東送、南水北調並稱為我國新世紀四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一項集天然氣氣田開發、管道工程建設與運營、天然氣營銷於一體的超大型復雜工程。管道穿越包括戈壁、荒漠、高原、山區、平原、水網等各種地形地貌和多種氣候環境,施工難度世界少有。

記得2003年,當時正值西氣東輸工程建設關鍵時期,“非典”不期而至。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我們開展“高揚黨旗,決戰百日”活動,經過全體參戰將士艱苦奮戰,最終奪取了抗擊非典和工程建設的“雙勝利”。

在不到4年的時間內完成大口徑、長距離管道建設並投產,在世界管道建設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無論從科技攻關到試驗示范,從標准制定到設計施工,還是從工程建設到環境保護,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我深切感受到: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沿線各省區市黨委政府及各族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國數百家科研院所和設備制造廠以及設計施工生產單位勠力同心協作,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工程在祖國遼闊的版圖上由西向東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西氣東輸管道建成投產后,經濟效益逐年提升,推動了我國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社會效益十分顯著,滿足了旺盛的市場需求,改善了我國能源結構,促進了與沿線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帶動了相關工程建造和加工制造業等發展。

西氣東輸建設和運營管理,全面提升了我國管道工程、裝備和科研能力,造就了一批素質過硬、學有專長、研實結合的科技專家和技術骨干隊伍。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的建成,標志著我國油氣管道行業科技水平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當前,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油氣管道科技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我現在主要精力在關注油氣管道智能化建設,積極參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西氣東輸的科技和管理創新,相信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我國“能源互聯網+智慧管網”建設貢獻新的力量,為中國構建安全高效的油氣管網系統和現代能源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本報記者 齊 慧整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

一生與西電東送緊密相連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跨越一河二江,這就是我的人生軌跡。我主持參加了中國幾乎所有特大型輸電項目,人生與西電東送這一國家戰略緊密相連。

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與電力負荷分布極不均衡,80%以上的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北部,而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中部,需要遠距離輸送能源。

1984年,葛上±500千伏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獲得批准建設。我從劉家峽水電站調到了葛上直流工程工作。當時工程目的很明確:把技術學到手。我們辦了很多期培訓班,說葛上直流工程是直流輸電的“黃埔軍校”也不為過。

后來,我國提出建設±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從±500千伏提高到±800千伏,電壓等級提高1.6倍,國外沒有做過,但我們不能因為國外沒有,就不能搞、不敢搞。沒有現成的設備、工程經驗、技術標准可循,甚至沒有相應的試驗條件……科研團隊面臨諸多挑戰。我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討論,做出重大技術決策,壓力很大。但我們有很好的研究基礎,這麼多單位在一起研究分析判斷,總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如果中間出了差錯,那就找到問題,解決它。

在雲南—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中,由於該工程跨越滇、桂、粵三省區,超長距離經過重污穢、高海拔、重覆冰等復雜環境,常規的絕緣材料無法滿足安全運行要求。

我帶領團隊研究絕緣技術的理論和機理,開展了詳細論証,進行技術攻關,確定以硅橡膠復合絕緣材料替代傳統陶瓷絕緣材料的方案,並在短短半個月內拿出了試驗樣品,解決了特高壓輸電的外絕緣難題。通過聯合攻關,我國攻克了設備研制、系統控制等一系列難題,在世界上首次研發了13大類73種主要電氣設備,為全球能源互聯提供了中國方案。

我一生沒有離開這個崗位,這裡有我一生的技術經驗的積累。我對這個行業太了解了,整個系統組成會是什麼樣子,早已在腦子裡搭建成一個終極的圖。

我接下來的研究重心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與電網相結合,通過在電網中安裝多個小微智能傳感器,使每一個設備都處於數據影像下。這一技術對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對能源革命會起到很大作用,使電力形態、能源形態發生革命性變化。(記者 王軼辰整理)

 

秦山核電廠第一任廠長、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於洪福

秦山核電是中國核工業驕傲

1982年4月,我到北京接受了新任務,參與籌建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我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無論有什麼艱難險阻,憑著對黨和事業的忠誠,憑著要干出一番成績的信念,一定要把這個核電站建成功。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秦山核電是我們國家核電的開篇之作,沒有經驗可供借鑒,當時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前期准備工作走過了十分曲折的道路。

建設秦山核電站在當時有兩大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第一,人才極度匱乏。秦山核電站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國家百事待興、百業待舉,亟需各方面人才,建設核電站相關的專業人才幾乎不可能從社會上找到。第二,建造核電站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建設過程中,項目管理主要內容、模式、程序,到底有多少個關鍵節點我們都不太清楚。這就給管理程序、計劃安排、現場施工過程控制帶來很多問題。此外,核電站的質量、安全、設備材料的特殊要求等方面,對我們都是嚴峻考驗。通過學習和實踐,可以說經歷了難以言表的痛苦磨練,才逐步把秦山核電建設成功。

就在秦山核電一期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國家決定要趁熱打鐵,上馬秦山核電二期工程。1987年6月,這個牽頭的任務又落在了我的頭上。我二話沒說,披挂上陣,再度征戰秦山二期工程。

有了秦山一期工程前期准備和開工建設取得的一些經驗,秦山二期的前期准備工作就相對比較順利。秦山二期定下來的基調是“以我為主,中外合作”,就是以秦山一期這個模式為主,中外合作。在土建、安裝、設備制造、調試過程中,我們沒有掌握的技術和設備制造,通過中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凡是我們自己能干的都自己干。

核電建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要把各路建設大軍、各方力量組織好、協調好、管理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要抓好“三大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在秦山二期建造過程中,這“三大控制”我們都做得比較好。

現在的秦山核電基地是“國之光榮”,也是我們核工業的驕傲。回憶當年,真是感慨萬千,秦山核電的建成,從中央到地方、各個部門、各個行業都作出了很大貢獻,更重要的是秦山所有參加核電建設的職工,他們作出了更大的貢獻。我只是他們中的一員。(記者 齊慧整理)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助理、副總地質師王啟民

努力當好大慶油田的“闖將”

我是一名老石油人,1960年來大慶參加油田開發工作,親眼見証了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歷程,在實現大慶油田“高產、穩產、高效”開發的這條長征路上,始終為自己能夠成為“闖將”的一員感到光榮和驕傲。

大慶油田會戰初始,“甩掉中國貧油落后的帽子”成為大慶人共同的理想信念。鐵人王進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鼓舞了幾萬名會戰職工。

當時,我們搞油田開發工作的年輕人學鐵人,也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辦公室門上:“莫看毛頭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闖將在此”。我們誓言,要以腳踏實地的苦干實干闖出天下一流的開發水平。

崇高的精神是偉大事業的靈魂。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大慶人自力更生,干字當頭,僅用3年時間就拿下大油田,甩掉了我國貧油落后的帽子。到1976年,大慶油田實現上產5000萬噸,跨入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條自主開發之路。

現實的需求就是創新的動力。在油田早期注水開發實踐中,國外的技術不好用,我們就創建了“非均勻”注水開採理論和“六分四清”分層開採調整控制技術﹔上世紀90年代,主力油層越來越少,我們就瞄准了被國外認為是廢棄的“薄差層”。當時,對於碰這個“禁區”質疑的聲音不知聽了多少,但大慶油田高產穩產的需要讓我們堅定了“變廢為寶”的信念。我帶著課題組深入試驗區研究了7年,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糾錯、一次次實踐,終於成功摸索出一套“薄差層”開發技術。這項技術使大慶油田新增地質儲量7億多噸、可採儲量2億噸,相當於又找到了一個大油田。

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27年、4000萬噸以上穩產12年,到現在油氣當量依然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這是世界同類型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更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在中國石油工業和大慶油田開發中取得的重大勝利。

我如今82歲了,欣喜地看到新一代大慶人始終保持著骨子裡的闖勁、拼勁和韌勁,我和“小伙伴”們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技術攻關上,這是一個更加需要創新思想、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的領域。

大慶人肩負著“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振興發展使命,我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誓言,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加油助力。(記者 齊慧整理)

(責編:杜燕飛、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