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煤礦安監局:今年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綜合督查成效明顯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飛)10月14日,國家煤礦安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山東能源龍鄆煤業“10·20”事故調查處理情況,並就煤礦沖擊地壓防治、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督查等情況答記者問。
發布會現場。
據悉,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廣大煤礦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由行業管理為主向“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工作格局的歷史性跨越,由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的歷史性跨越,由多、小、散、亂向大基地、大集團、大煤礦的歷史性跨越,由局部治理向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歷史性跨越,由手工作業向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開採的歷史性跨越,由粗放式向標准化、精細化的歷史性跨越,由嚴重短缺向產能總體富余和供需基本平衡的歷史性跨越,由事故多發頻發向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的歷史性跨越。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截至10月12日,煤礦共發生死亡事故128起、死亡219人,分別下降28.1%和10.2%,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故。
目前,山東龍鄆煤業“10·20”重大沖擊地壓事故查處已經結案,依據有關規定,給予2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務處分,對事故有關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處罰。為有效防范沖擊地壓事故,國家煤礦安監局出台了《防治煤礦沖擊地壓細則》《關於加強煤礦沖擊地壓防治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煤礦沖擊地壓源頭治理的通知》等文件,積極推動建設煤礦深井開採和沖擊地壓防治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推進沖擊地壓防治科技支撐和投入保障,組織開展“煤礦安全科技進山東”活動,從源頭上強化沖擊地壓防治。山東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出台國內首部沖擊地壓防治地方性法規——《山東省煤礦沖擊地壓防治辦法》,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沖擊地壓礦井智能化工作的通知》,要求沖擊地壓礦井採掘工作面必須在2019年底前實現智能開採,目前已有50%以上的礦井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經國務院辦公廳同意,落實應急管理部有關要求,今年9月,國家煤礦安監局組織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綜合督查,共查處監管監察部門問題181條、煤礦企業隱患和問題643條(其中重大隱患5條),責令停產(停建)整頓煤礦8處,停止採掘工作面作業18個,暫扣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証2個。通過綜合督查,有力推動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安全生產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推動了屬地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嚴厲打擊了一批違法違規行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