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鋼鐵——記寶鋼湛江鋼鐵構建綠色鋼鐵生命共同體之路
綠色,對鋼鐵行業來說是什麼?是環保投入,是技術創新,是與環境更和諧,是與城市更融合。不同的企業會有不同的解讀。湛江鋼鐵對綠色的回答是會呼吸的鋼鐵,就是說鋼鐵制造過程是一個有機整體,像人一樣,它吸取必需的自然物質精華,通過內部各工藝功能系統的轉化循環,最終代謝更富有價值的產品和資源,構建綠色鋼鐵生命共同體。
金秋十月,北方已是秋風蕭瑟,南國的湛江卻是綠意盎然。從湛江市區一直往南,經過東海島跨海大橋,就來到了廣東第一大島——美麗的東海島,湛江鋼鐵就安家落戶在這裡。一進廠門,扑面而來就是滿滿的綠色。在鋼渣鋪就的兩公裡多長的人行道兩側,一排排整齊劃一、綠意蔥蔥的鳳凰樹位列兩旁,像是在迎候遠方的賓客。高大厚重的高爐管道設備聳立其間,顯得那樣的威武雄壯、氣勢磅礡,這就是美麗的綠色鋼鐵夢工廠——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借著中國寶武綠色發展大會之際,湛江鋼鐵副總經理敖愛國與筆者暢談了企業構建綠色鋼鐵生命共同體的思考與實踐。
輕裝上陣 步伐鏗鏘
“湛江鋼鐵項目是根據國家政策指導,在廣東省淘汰落后產能和重組韶鋼、廣鋼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佔地面積12.58平方公裡。早在1992年就開始論証,2008年開始籌備,2013年全面開工建設,目標就是打造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碳鋼制造基地。當時金融危機過后,正值鋼鐵產能過剩和裝備技術升級換代的時期,湛江鋼鐵以‘簡單、高效、低成本’為發展戰略,從規劃起就提出建設綠色鋼鐵夢工廠,將環保視為企業名片,致力於為中國鋼鐵綠色發展做出湛江鋼鐵的實踐和貢獻”,敖愛國如是說。
2013年,按照原環境保護部要求:對部分重點控制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自2015年起執行顆粒物特別排放限值。當時,湛江鋼鐵正在建設一二高爐系統。獲悉消息后,湛江鋼鐵提前謀劃,全面、超前按照鋼鐵行業特別排放限值,對全工序提前進行設計“回頭看”。一二高爐系統工程採用了116項行業領先的節能環保技術,累計投資64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約16%,噸鋼環保投入720元。至2015年9月湛江鋼鐵一號高爐投產,湛江鋼鐵成為國內首家全工序符合鋼鐵行業特排標准的企業。
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當時湛江鋼鐵已經在編制三高爐系統環評報告。湛江鋼鐵主動、超前按照超低排放征求意見稿進行環評編制,主動挖潛,減少總量需求。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發布《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湛江鋼鐵三高爐系統項目全流程按照最新超低排放標准進行設計,同時對一二高爐系統未達超低排放標准的16個項目實施立項改造。
敖愛國自豪地說,我們沒有歷史包袱,可以全力以赴輕裝上陣。企業從投產到實現盈利,隻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完成了達產、達標、達耗、達效的“四達”目標。2018年實現淨利潤40多億元,這在鋼鐵行業裡也是首家。我們積極踐行中國寶武提出的“兩於一入、三治四化”原則(即“高於標准、優於城區、融入城市”、“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潔化、綠化、美化、文化”)和寶鋼股份“價值創造、生態和諧、產城融合”的綠色發展戰略,對鋼鐵“呼吸”系統進行重塑和升級,我們走在前列,追求卓越,爭當綠色發展的引領者。
從環保是企業生存權,到環保是企業競爭力,再到構建綠色鋼鐵生命共同體,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湛江鋼鐵走得鏗鏘堅定。
廢氣低排 小鳥安家
在湛江鋼鐵最動人的故事就是栗喉蜂虎鳥的故事。栗喉蜂虎鳥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被評為我國最美小鳥,它們卻在湛江鋼鐵安了家。
2018年7月初,喜愛攝影的湛江鋼鐵冷軋廠員工黃文銘,在湛江鋼鐵雨水收集池附近拍到了這一瀕危物種,還拍到了它們筑巢的小窩。此后兩個多月,他在宿舍區也看到了這些漂亮小鳥的身影。今年7月份,它們又出現在湛江鋼鐵廠區,湛江鋼鐵已經成為它們棲息之所。這是湛江鋼鐵呵護藍天白雲、在大氣污染治理成果的最好體現。
敖愛國表示,湛江鋼鐵“勇於創新,先行先試,全流程管控氣體排放”,按照源頭減量、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的原則進行工程設計和生產管控。全廠建設了兩套焦爐煙氣淨化系統,是全球首家實現焦爐煙氣同步脫硫脫硝的企業,也是最早達到行業超低排放標准的焦爐。湛江鋼鐵建設了兩套國內首套自主集成的活性炭燒結煙氣淨化裝置,實現了煙氣脫硫、脫硝、脫二噁英。對自備電廠兩台綜合利用機組的發電蒸汽鍋爐開展超淨排放改造,提前兩年達到超淨排放要求。
湛江鋼鐵建設了全封閉原料堆存和輸送系統,全廠清潔運輸比例達83%。湛江鋼鐵構建了全時段、全工況的環境監測監控網,實現對全廠248個污染源監測點位全覆蓋,20余套環境監測、統計報表自動生成,一張圖對全廠排放口實時信息管理,實現全廠102套非工藝除塵集中監控,現場無人值守,提高運行效率和勞動效率。
通過精心運行和有效管理,燒結、電廠、焦爐等機組的環保設施運行效果良好。投產以來,湛江鋼鐵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基本無負面影響,湛江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保持廣東省全省前兩名。
淨水為鹽 與島共生
東海島淡水資源匱乏,因此湛江鋼鐵利用當地雨水多的特點,建設了雨水收集系統,包括銜頭塘、西窪地、雨水收集池,可以收集來自廠區和周邊30km范圍的雨水,全年可收集雨水1200萬m3,相當於1.6個西湖。
用水治水是個系統工程,湛江鋼鐵通過源頭減水節水、分質分級用水、減少排水、加大回用等方面追求噸鋼耗水行業最低。
加大對機組的源頭節水,提高全廠循環水濃縮倍數,通過分質供水和梯級利用,最終實現了全廠噸鋼耗水達到3.19m3。
據湛江鋼鐵能源環保部的負責人介紹,為實現全廠廢水零排放,他們和寶武炭材、寶鋼工程一起,用了188天建成行業首套外排水綜合利用項目並於今年9月30日正式投運,意味著湛江鋼鐵成為行業首家具備全廠廢水零排放能力的企業。同時,湛江鋼鐵建成了水控中心,將原有的15個離散操作點進行集中管控,可以對全廠水系統“取—制—供—用—排—回用”各個環節進行統一管理,用一張圖實現對全程水系統的集中、高效、智慧管理,實現全廠“水量平衡一張表、生產管控一幅圖”,在實現遠程操控的同時,勞動效率大幅提升。
鋼渣島礁 與海共融
在水控中心參觀時,可以看到魚缸裡魚兒在歡快地暢游。裡面是海水環境,下面有鋼渣材料,為什麼會用到鋼渣材料?敖愛國介紹,鋼渣中含有的微量鐵、硅、磷等營養元素,在海水中對浮游植物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鋼渣具有較大的孔隙率、比表面積和相對密度,可以改善和淨化水質﹔鋼渣中豐富的氧化鈣、氧化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利於碳減排。還有在人行道上鋪的海綿磚,也是利用鋼渣尾渣制作的透水磚。這是湛江鋼鐵固廢產品化資源化的經典案例。
固廢處理是一個難題,更是一種挑戰。湛江鋼鐵如何做到固廢不出廠呢?
一是含鐵的固廢處理。湛江鋼鐵通過BOO方式,建設了中國寶武首套轉底爐,也是廣東省第一個轉底爐,對高爐二次灰、OG泥等含鐵塵泥進行處理,生成金屬化球團,投入高爐使用﹔同時,分離出氧化鋅粉,可以作為副產品銷售。目前,湛江鋼鐵實現了含鐵塵泥100%廠內返生產利用。
二是社會化利用。湛江鋼鐵和寶武環科一起,組織完成了8項產品化認証,加工后的固廢作為原輔材料用在廠區建設和城市建設發展的各個領域(如機場、道路等),融入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利用高溫爐窯進行消納固廢。據煉鐵廠負責人介紹,湛江鋼鐵形成了返高爐、返燒結、返轉爐等12項高溫爐窯消納渠道,以及預處理、作業操作等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也對產品質量和排放情況進行了跟蹤論証,確保安全、環保以及消納環節產品質量受控。另外,還有7項正在開展的工業試驗。
湛江鋼鐵還建設了全封閉式的工業廢棄物回收分選中心,將全廠產生的工業垃圾進行回收分選,可以選出66%的有價值部分(如木頭、廢包裝紙等),余下34%開展廠內消納試驗。
打破藩籬 擁抱未來
高污染原來是鋼鐵行業的代名詞。敖愛國介紹說,從今年7月起,每到周末,湛江市政府會組織開展“愛家鄉、看變遷、促發展”萬名市民游湛江活動,參觀湛江鋼鐵作為其中一站。老百姓進廠后還疑惑呢,“今天停產嗎?既沒有滾滾的濃煙,也沒有難聞的味道,如此干淨整潔,還這麼靜悄悄的?”湛江鋼鐵就是在靜悄悄生產,今天的鋼鐵企業已今非昔比。
現如今,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環保。環保是需要增加投入,但同時會獲得更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湛江鋼鐵的綠色實踐就是最好的証明。鋼鐵行業要打破藩籬,加強合作,共贏共生。在談到企業未來發展和規劃,敖愛國說:我們擁有50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27歲,充滿朝氣。我們才剛剛起步,但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更有環保的高度自覺,我們將堅定“構建綠色鋼鐵生命共同體”,沿著綠色發展5C模式:以共存為追求,以循環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以文化為內涵,以競爭力為目標,將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實現企業永續發展。(方勤 梁清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