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太鋼 探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密碼
從新中國第一爐不鏽鋼、第一塊熱軋硅鋼片到“手撕鋼”“筆尖鋼”打破國外壟斷與技術封鎖,從雙相不鏽鋼首次批量應用於港珠澳大橋到簽下文萊和馬爾代夫跨海大橋用鋼合同……
85年的發展歷程,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已成為我國鋼鐵工業乃至中國制造由弱到強的一個“縮影”。
如今,隨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鋼鐵材料面臨著更新換代的重大機遇。太鋼是如何在這一浪潮中迎擊挑戰、奮勇前進的?12月2日,記者走進太鋼,探尋企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背后的密碼。
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手撕鋼”。人民網記者杜燕飛攝
“手撕鋼”薄如紙 價格貴似金
在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隻見技術人員把一卷原始的鋼帶放進軋機,軋輥就會像擀面杖一樣把鋼帶從厚擀薄……軋機工作原理看似並不復雜,實則工藝難度很大。
2018年初,經過前后711次試驗,歷經兩年時間,先后攻克175個設備難題、452個工藝難題,厚度僅0.02毫米、寬度達600毫米的超薄不鏽鋼精密箔材在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研發成功。
與其他傳統鋼材不同的是,這款超薄不鏽鋼精密箔材厚度僅0.02毫米,隻有普通A4打印紙厚度的四分之一,輕輕一撕,就能撕開,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手撕鋼”,可以應用於折疊屏、手機、柔性顯示屏、太陽能組件,鹽水儲能電池、高端傳感器等領域。
作為不鏽鋼箔材裡的高端技術產品,以前“手撕鋼”隻有德國、日本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生產的是窄幅“手撕鋼”,寬度在350毫米到400毫米之間,而太鋼研發的是600毫米寬幅“手撕鋼”,價格甚至可以論克賣。太鋼也因此成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產寬幅超薄不鏽鋼精密帶鋼的企業。
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軋制作業區主管段浩杰,參與並見証了“手撕鋼”的研發。“進場軋制的鋼材厚度大概1毫米,從1毫米軋到0.02毫米,需要6個軋程。正常生產可軋到0.4毫米,經過退火,從0.4毫米開始,一點一點,直到軋到0.02毫米為止。其中,厚度每減少0.01毫米,意味著輥系配備全部推倒重來。20根軋輥,排列組合下來就有兩萬多種可能。”段浩杰感慨地說。
“‘手撕鋼’的成功研發,是我國基礎產業材料的突破,打破了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引領了世界不鏽鋼超薄帶鋼的發展方向。”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經理王天翔說。
在段浩杰看來,“手撕鋼”只是一款基材,在此基礎上,根據客戶的需求,可以研發出更加有附加值的產品。
段浩杰進一步解釋說,在“手撕鋼”基礎上,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表面、性能等方面的研發。比如,客戶對鋼材光澤度、粗糙度、紋理有需求,對鋼材硬度、拉伸有需求。每一種需求,對應的領域是不一樣的,應用的范圍也是不一樣的,原先的制作工藝,包括軋輥的配比、配制,都會發生變化,相當於在“手撕鋼”生產基礎上重新再研發。
“可以說,0.02毫米‘手撕鋼’的研發只是基礎,如何根據客戶需求研制出新產品、新材料,並將它運用到更廣泛的區域,這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段浩杰說。
目前,“手撕鋼”已擁有國家專利44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產品應用已延伸至折疊顯示屏、柔性太陽能組件、儲能電池等高科技領域,有力促進了高端制造領域關鍵材料的升級換代,為推動中國制造邁向產業鏈中高端作出了新貢獻。
王天翔表示,下一步,太鋼會圍繞氫能源電池、高端通訊、5G通訊等領域開發新的應用產品。
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生產的不鏽鋼精密帶鋼產品。人民網記者杜燕飛攝。
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 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在太鋼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新中國成立之初,太鋼就被國家定位於發展特殊鋼。20世紀50年代初期,太鋼先后生產出新中國第一爐不鏽鋼、第一塊熱軋硅鋼片、第一塊電磁純鐵。
之后,太鋼始終把發展優質特殊鋼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先后投產了中國第一套萬能爐卷軋機、第一套冷軋不鏽鋼成套設備、第一台不鏽鋼精煉爐、第一套立彎式特殊鋼板坯連鑄機……
“其實,太鋼1000萬噸鋼的生產規模,在鋼鐵行業內不算大。但我們認為,如果這1000萬噸鋼都成為國家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精品,就極有價值。”太鋼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此,太鋼瞄准“高、精、尖、特”產品,確立了“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鏽鋼企業”的戰略目標。
就在人民網記者到太鋼採訪的當天,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超1/3高等級管線鋼卷板是由太鋼制造。截至目前,太鋼累計向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提供了24萬噸高等級管線用熱軋卷板,為國家重大能源通道建設作出了貢獻。
近年來,“手撕鋼”、雙相不鏽鋼螺紋鋼、“筆尖鋼”、高端碳纖維等一大批高、精、尖、特產品集群的成功研發,正是太鋼大力弘揚“聞新則喜、聞新則動、以新制勝”創新理念,塑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反對守成”創新文化的成果。
“我們創新管理方式,創建了重大課題命題承包制,形成了‘簡單、直接、用心、妥協’的文化體系,充分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寬容失敗,這對產品的研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王天翔表示。
如今,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太鋼文化的基因和發展戰略的核心。“人人都要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新風尚正在太鋼形成,而這正是太鋼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也是非常大的。
據王天翔介紹,山西省科技廳、工信廳等建立了“手撕鋼”研發平台,該平台整合了國內高等院校的技術力量,協助太鋼充分利用“手撕鋼”在應用過程中開發一系列新產品。比如,受益於高等院校的技術支持,“手撕鋼”精密度的提高,其應用產品折疊顯示屏的壽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由原來18萬次到25萬次以上。
“山西、太原市政府無論從資金、技術、應用、市場等領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並制定了一系列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政策,這對我們開發、推廣新產品都是非常必要的。”王天翔說。
如今,太鋼高端和特色產品佔到鋼材總量的80%以上,21個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16個產品國內市場獨有。
“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須做到市場認可、社會認可,並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太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祥明表示,“多年來太鋼一直是這樣做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