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先揚后抑 能源版圖發生改變
2019年,國際油價整體先揚后抑,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影響,出現了大幅震蕩行情,但總體仍呈現供大於求的趨勢。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世界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但短期內仍無法對油價造成較大沖擊。
石油市場供大於求
2019年一季度,受沙特、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堅決執行減產協議等影響,國際油價從2018年末的低點反彈,呈現單邊上漲走勢,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於4月25日創下75.6美元/桶高點。但進入二季度以后,受國際貿易爭端加劇、全球經濟數據不佳、石油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油價一路下跌。此后,受地緣緊張局勢影響,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度震蕩行情,並一直延續至2019年年底。
首先,“歐佩克+”減產執行情況良好。2019年以來,以沙特、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產油國減產協議執行率較高,超過市場預期,對上半年的油價上漲起到了支撐作用。數據顯示,2019年5月份,沙特原油產量降至969萬桶/日,比協議規定的產量低40萬桶以上,減產執行率高達293%,前3季度歐佩克減產執行率平均達138%,俄羅斯等非歐佩克國家前3季度減產執行率平均為99.8%。盡管在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增的沖擊下,歐佩克對油價的影響力有所減弱,但“歐佩克+”的出現,無疑為穩定國際原油市場增添了重要砝碼。
其次,地緣因素沖擊原油市場。2019年,地緣因素劇烈變化數次引發國際原油市場震蕩。5月12日,兩艘沙特阿拉伯油輪在阿曼灣遭遇“蓄意襲擊”,兩天后,沙特阿美公司位於首都利雅得西部阿菲夫的油泵站遭襲﹔9月14日,阿美公司布蓋格煉廠和胡賴斯油田兩處石油設施再次遭到襲擊並引發火災,導致阿美公司570萬桶原油(約佔沙特石油日產能的一半和日出口量的三分之二)和每日2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產品(約佔沙特天然氣日產量一半)供應暫時中斷,事件引發國際社會震動。9月16日開盤,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大漲19%,美國紐商所價格也一度暴漲15%左右,創下了近30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同時單日成交量也創歷史新高,雖然油價隨著阿美公司快速修復受損產能而回落,但接連不斷的襲擊事件使全球能源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沙特等主要產油國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刺激國際市場的敏感神經。
再次,全球石油市場仍供大於求。自2019年4月份以來,歐佩克和國際能源署等機構連續下調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美國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圍內制造貿易爭端,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各方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持續悲觀,原油需求超預期走弱,最終導致油價在2019年5月份出現大幅下跌。為挽回油價頹勢,7月份,“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會議在維也納召開,一致同意將現有減產協議延期至2020年3月底,但國際油價卻應聲跳水。究其原因,除了減產承諾不及預期外,更重要的是減產利好有限,無法與國際原油需求疲軟、庫存充足等利空因素抗衡。綜合來看,盡管國際油價在短期內會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但中長期的漲跌最終還是要取決於供需關系,未來一段時間,產油國為提振油價仍將大力“去庫存”。
能源結構正在變化
展望2020年國際石油市場,預計全球市場整體寬鬆。2019年,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次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歐佩克和國際能源署也連續下調對全球中長期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
以沙特、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將繼續發揮市場調節者的作用,產油國希望維護石油市場供需平衡,提振油價,但全球能源供應版圖已然發生改變,美國、巴西等市場“X因素”有可能迅速侵蝕“歐佩克+”減產留下的市場份額。國際能源署月報顯示,美國新興產能增速穩步提升,美國原油產量已達到1250萬桶/日左右,隨著頁岩油技術升級及產地管道鋪設進度加快,美國原油產能有望進一步提升,使其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
地緣因素和突發事件仍將對油價短期走勢產生重要影響。2019年,中東地區一系列安全事件引發了市場對沖突升級、原油供應下降的高度警惕,沙特、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和委內瑞拉等產油大國政治局勢被高度關注,市場擔憂,一旦主要產油國供應意外中斷,在當前全球備用產能較低的情況下,將在短期內引發石油市場供應和油價走勢劇烈震蕩。
在經過多年拉鋸戰之后,12月11日,沙特阿美公司在利雅得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開盤便上漲10%至35.2裡亞爾,截至收盤,沙特阿美首日市值暴漲1.2萬億元人民幣,總市值達到13.16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88萬億美元),正式超越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阿美公司上市給國際油價走勢帶來了重大變數,主要是由於沙特方面未來的能源政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為拉高阿美公司股價,沙特方面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維持減產協議,使油價保持高位,但阿美公司作為全球開採成本最低的石油公司,減產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阿美公司與同行的競爭優勢,亦削弱了其業績增長水平,長此以往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因此,沙特方面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突然拋棄減產協議轉向“薄利多銷”,以低價出售更多的石油、搶佔更多的市場。一旦沙特方面出現政策轉向,國際原油市場難免將會陷入新一輪震蕩。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展以及石油產量的動蕩,世界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但短期內仍無法對油價造成較大沖擊。根據國際能源署、歐佩克等機構的預測,受全球經濟增長推動及人口增長、城市化的影響,全球能源消費將在2040年前快速增長。其中,石油仍將繼續發揮主體能源作用,但石油消耗量佔比將會降低,能源供應主體將持續向非化石能源過渡,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消耗量及所佔比重會大幅上升,預計未來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佔到需求增長的80%,成為能源增長的主體。
目前,盡管全球對能源轉型態度非常積極且明確,但綜合來看,新能源實際投資和快速大規模的布局與想象中有較大差距,石油產業體系對新能源具有壓倒性優勢,非化石能源短時間內也無法獨立承擔人類對能源的全部需求。整體來看,新能源仍處在構建供應體系的漫長過程中,仍有待巨額的資金投入,以當前的生產效率和適用范圍,仍無法在全球市場上對石油價格形成較大沖擊。(經濟日報駐利雅得記者 宋博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