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經驗!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應急救援典型十大案例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2019年是應急管理部門組建到位后全面履職的第一年,也是各類災害事故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一年。
在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和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努力下,全國安全形勢保持平穩,生產安全事故總量、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保持“三個下降”,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大幅降低,有效應對了一系列重特大災害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督促各地各部門認真吸取各類災害事故教訓,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2019年全國應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1、福建福州“2·16”建筑坍塌事故救援
2019年2月16日5時50分許,福州市倉山區葉下村一民房坍塌,造成17人被困。
應急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響應,指導調度救援工作。福建省應急管理廳和消防救援總隊調派5支地震搶險救援專業隊、2支搜救犬分隊共52輛消防車、285名指戰員、9頭搜救犬到場處置,福州市政府啟動重大災害事故應急響應機制,成立現場指揮部,調集公安、市政、醫療救護等力量趕赴現場協同處置,先后從廢墟中打通11條救援通道,經過近16小時持續救援,搜救出全部17名被困人員,其中14人生還。
主要經驗:發揮地質(地震)搶險救援專業隊拳頭作用,第一時間成建制、模塊化調集消防救援專業人員和裝備以及搜救犬到場實施救援。運用先進科技成果,會同公安部門快速精准確定被困者位置。社會應急力量協同救援,在搜救被埋壓人員過程中,醫療救護部門及時為其提供生命支持,極大提高了被埋壓人員生還率。
2、山西鄉寧“3·15”山體滑坡搶險救援
2019年3月15日18時10分許,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棗嶺鄉發生山體滑坡,造成一些建筑被沖垮、33人被埋壓。
應急管理部持續調度,派出部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赴現場指導處置,山西省政府啟動重大災害事故應急響應預案,成立現場指揮部,消防救援、公安、自然資源、醫療救護等部門和當地駐軍、武警和社會應急力量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救援,省應急管理廳和消防救援總隊共調集524名指戰員、18頭搜救犬和千余套救援裝備投入救援工作。經過138小時艱苦奮戰,將33名被困人員全部救出,其中13人生還。
主要經驗:迅速啟動重大災害事故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調集各有關力量到場,實施全方位有力有效救援。針對山體滑坡范圍廣、體量大以及地質結構不穩定特點,科學評估現場災情,劃定被埋人員搜救作業區域,利用搜救犬與偵測儀器相結合、人工搜救與工程機械相結合,搶救出全部遇險人員。
3、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救援
2019年3月21日14時48分,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198635.07萬元。
事故發生后,應急管理部會同江蘇省啟動特別重大事故應急響應,成立現場指揮部。消防救援隊伍930名指戰員、200余輛救援車輛、20台大型工程機械火速趕赴現場,第一時間深入核心區,針對大量人員被困廢墟的情況,搶抓72小時黃金救援期,開展“地毯式、全覆蓋、全時段”排查搜救,全力營救被困人員,同時進行8處火災扑救。經過80多個小時連續奮戰,7輪不間斷搜救,在爆炸核心區搜救出遇險人員164人(其中86人生還),累計監護輸轉近百種、10萬余噸危化品。
主要經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消防、應急、公安、環保、衛生、軍隊武警等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形成合力,指揮團隊專業果斷,採取措施科學穩妥,特別是搶險救援人員不怕犧牲、英勇善戰,現場救援、防控污染、搶救傷員、維護穩定等專項工作盡職到位,最大程度降低了事故危害和規模。
4、山西沁源“3·29”森林火災扑救
2019年3月29日13時許,山西省沁源縣王陶鄉王陶村因養雞場架空鋁絞線碰撞打火引發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約942公頃,威脅附近6個鄉(鎮)39個行政村51個自然村18家企業2.47萬人。
此次扑救共投入森林消防、解放軍、武警官兵、消防和專業隊伍等救援力量約1.5萬人,調集飛機14架、消防車輛、挖掘機等大型機械280余台。按照撤、封、控、扑、清的原則,及時轉移安置群眾9000余人,實施交通管控和空中偵察、地面巡防,快速打通8公裡長防火隔離帶,綜合利用化學滅火、航空滅火、工程滅火、人工作業等多種技術手段打殲滅戰,跟進開展余火清理,強化后勤保障,經過7晝夜連續奮戰,明火於4月5日10時30分全部扑滅,避免了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發生。
主要經驗:一是快速響應重兵投入。山西省第一時間啟動省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成立前線指揮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應急管理部持續跟蹤調度,根據火場態勢主動增派森林消防局4個總隊級單位和航空救援力量支援扑救,充分發揮了國家隊、主力軍作用。二是科學指揮戰法靈活。參戰隊伍圍繞“先封控、再消滅”總體作戰目標,准確研判火場態勢,科學制定扑火作戰方案,細化任務分工,採取“多點突破、分段殲滅”“強攻推進、遞進超越”等戰術,組織全部力量進行扑打。三是密切協同扑救高效。這次作戰力量多元化特點突出,既有森林消防隊伍和駐地部隊官兵,也有航空救援力量和地方扑火隊員,國家力量與地方扑火隊員協同作戰、空地一體,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提高了綜合作戰能力。
5、上海長寧“5·16”建筑坍塌事故救援
2019年5月16日11時17分許,上海市長寧區昭化路148號光之裡二期改造建筑工程發生坍塌,造成25人被埋壓。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和消防救援總隊接到報警后,立即調集41輛消防車、300余名指戰員、8頭搜救犬和10台工程機械趕赴現場救援。同時,應急管理部門啟動應急聯動機制,協調公安、住建、醫療救護等力量到場協同處置。伴隨著坍塌建筑局部結構嚴重變形,隨時可能發生再次坍塌的危險情況,救援人員果斷採取“詢情與檢測同步、搜索與救助並行”的救援方案,將坍塌現場劃分為4個作業區域,實施交叉搜救。在14個小時內搜救出25名被埋壓人員,其中13人生還。
主要經驗: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協調各有關力量到場實施救援。針對坍塌建筑變形嚴重、情況復雜且隨時可能發生再次坍塌的危險,組織建筑結構等專家科學評估現場災情,劃片搜救、開辟通道,機械與人工救援相結合,為短時間成功處置創造了條件。
6、廣西百色“5·20”建筑坍塌事故救援
2019年5月20日0時許,百色市右江區東州大道0776酒吧發生樓頂坍塌事故,造成60余人被困。應急管理部持續調度救援處置,應急管理部、衛健委、住建部組織專家趕赴現場指導救援。廣西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和消防救援總隊接警后,立即調集5支地震搶險救援專業隊共245名指戰員、7頭搜救犬趕赴現場救援,打通6條救援通道,5個小時內共搜救出60名遇險人員,且全部生還。之后經過34個小時連續作戰,將被深度埋壓的9名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其中6人遇難。
主要經驗:准確根據建筑物使用性質和事故發生時間,迅速協調專業力量和設施到場實施救援。科學評估現場災情和被困人員狀況,迅速組織力量多途徑打開救生通道,為搶救疏散人員贏得了寶貴時間。
7、江西宜春“7·21”山洪遇險“驢友”救援
2019年7月21日14時許,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呂陽洞山區突降暴雨引發山洪,造成283名“驢友”遇險被困。
險情發生后,應急管理部開展調度指導,江西省應急管理廳和消防救援總隊啟動應急響應預案,調集100余名指戰員和搜救犬、無人機、水域救援等裝備,趕赴現場營救被困人員。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37批次進山搜救、12次冒險搭建水上生命通道,採取無人機巡航定位、繩索搭橋、挖掘機接應等救援方式,搜救出全部被困“驢友”。
主要經驗: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實施“大面積、大區域”救援。針對地形地貌復雜以及遇險人員相對分散特點,利用手機信號定位、無人機空中偵察等技術手段,確定遇險人員准確位置,爬山涉水、分區搜索,架設人工繩橋和運用重型工程機械營救遇險人員。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救援行動,野外作業經驗豐富,是一支重要的救援協同輔助力量。
8、四川龍潭水電站險情處置
2019年8月20日,四川省阿壩州普降大到暴雨,強降雨導致岷江支流漁子溪爆發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龍潭水電站大壩電源中斷,泄洪閘未全部開啟,發生漫壩險情。大壩上游119名群眾一度被困,同時壩體面臨失穩潰決風險,嚴重威脅下游約5000人生命安全。
險情發生后,應急管理部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14天全過程指導督導處置。當地黨委政府立即轉移下游受威脅群眾,同時積極組織營救上游被困人員,一方面利用直升機轉運傷員,另一方面全力打通救援道路,至8月23日全部被困人員獲救。為徹底排除險情,現場指揮部科學制定3套提閘方案以及爆破和開槽導流除險方案,組織做好險情處置。應急管理部門積極協調各方力量,開展搶險救援﹔安能集團克服困難迅速打通上壩道路﹔國家能源集團搭建2座應急交通橋,組織突擊隊伍上壩除險,先后組織7次提閘,細化閘門破拆准備﹔水利、氣象部門全程提供監測預報信息﹔交通、通訊部門全力確保道路、通訊暢通﹔國資委、能源部門重點督導水電站業主除險進程。經多方共同努力,9月3日,2號閘門爆破破拆成功,水位迅速降至壩頂以下,龍潭水電站險情解除。
主要經驗:龍潭水電站險情的成功處置,主要得益於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上下聯動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的建立,各部門在統一的指揮體系下密切配合,克服安全風險巨大、施工環境復雜、救援條件惡劣等困難,全力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整個搶險救援過程有力有序有效。
9、遼寧沈陽“12·2”高層建筑火災扑救
2019年12月2日21時16分許,遼寧省沈陽市渾南新區SR新城102號樓A座發生火災,大量人員被困。
遼寧省應急管理廳和消防救援總隊接警后,迅速調派98輛消防車、400余名指戰員到場處置。應急管理部門協調公安、衛健、住建等部門以及供電、供水、燃氣等應急力量到場協同處置。因火勢向上蔓延迅速,樓內居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救援人員組織內攻小組深入建筑內部,分段逐層疏散樓內遇險居民,同時鋪設供水線路,內外結合全力控制火勢發展蔓延。經過2個小時艱苦奮戰,成功扑滅大火,並在公安部門和物業單位配合下,搜救和疏散出284名居民,無人員傷亡。
主要經驗:發揮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專業隊的尖刀作用,根據高層建筑戰斗編成和展開程序,到場后快速實施滅火救援行動。針對高層建筑火災因“煙囪效應”極易發生跳躍式或立體式燃燒,及時組織力量分層疏散人員、排煙散熱、設防堵截,全力控制火勢向上層發展蔓延,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扑滅了火災。
10、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12•14”透水事故救援
2019年12月14日15時26分,四川芙蓉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杉木樹煤礦發生透水事故,造成18人被困井下。
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派出部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赴現場指導救援。省、市黨委政府迅速成立現場指揮部,調集專業救護隊、排水隊伍共13支、256人實施救援。現場採取導流、分流和抽排等措施降低井下水位上漲對被困人員的威脅,利用井下壓風管道輸送壓縮空氣保障被困區域氧氣充足,實時監測抽排瓦斯,地面安設鑽機向人員被困區域巷道打鑽,對巷道進行清淤、搜救13名被困人員。18日3時38分,13名被困人員全部脫離被困巷道,至7時56分,經過連續88小時的全力施救,13人全部安全升井並送醫救治。
主要經驗:方案科學合理、現場指揮堅強得力。現場指揮部組織制定了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救援方案和安全技術保障措施,救援工作圍繞加強排水、瓦斯排放、巷道清理以及安全防護等工作展開,確保了科學救援、安全救援、快速救援。救援資源統一調度、救援隊伍協同作戰。合理調配專業排水隊伍、礦山救援隊伍、工程施工隊伍及大型排水設備、局部通風設備、保障供電設備等應急資源,實現了統一指揮、高效運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