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馬永生委員:油價大跌加劇金融市場風險 布局新興產業鎖定氫能

2020年05月29日08:27 | 來源:每經網
小字號

每經記者 李 彪每經編輯 陳星 易啟江

今年一季度,受“OPEC+”減產協議破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市場供需失衡,價格“腰斬”。

然而,全球眾多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殼牌和我國“兩桶油”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同時卻出現大幅虧損。難道真的是“桶”貴了?原油價格暴跌對“兩桶油”來說是利還是弊?我國是否迎來大量增加原油儲備的良機?

針對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總經理馬永生。

對於“桶”貴了的說法,馬永生作了一個形象比喻:面粉是前期高價買的,饅頭做好后市場低迷隻能賤賣,所以會造成虧損。

油價大跌 加劇金融市場風險

NBD: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出現大幅波動,但是總體仍低位運行。油價大幅下跌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馬永生:一是利好中國經濟回暖。當前我國已經較好控制疫情,推動自身經濟發展是中國當下的燃眉之急。對正在復工復產的中國來說,油價下跌存在利好,尤其是對於實體經濟而言,可刺激國內消費。

國際原油價格戰導致上游開採企業利潤減少,但可降低下游化工、工業生產、交通航運等用能成本,對企業降成本有著明顯利好。從整個宏觀角度來看,下游降成本將超過上游行業的收入下降,利好經濟發展。

二是有望降低我國石油儲備成本。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大跌,或將成為我國開展大量儲備石油的良機。據國際能源署2018年4月發布的報告,截至2018年初,中國戰略油儲為2.87億桶,離設定的5億桶目標已完成了57%。

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石油儲備任重道遠,還未達到國際規定的90天“安全線”,而這次國際油價大跌,無疑給我國打開了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

三是我國金融市場風險加劇。國際油價大跌,全球金融市場震動,雖然我國基本面相對較好,但也可能受到傳染:油價大跌,美股觸發熔斷,歐洲、亞太股市集體重挫。此外,也會導致部分金融機構(尤其是單邊做多原油機構)出現流動性、信用風險問題﹔也會影響投資者情緒,使得風險偏好下降,從而連帶拋售各種風險資產。

四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速度或受影響。受國內疫情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一邊承受著補貼持續退坡帶來的壓力,一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沖擊,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經受前所未有的考驗。3月9日國際油價暴跌,特斯拉股價大跌13.6%,蔚來股價下跌7.3%。

油價下跌增加公眾購買燃油車的興趣及需求,新能源汽車發展或進一步受影響。

去高價庫存 周期變長、難度加大

NBD:對於下一步國際油價走勢,我們會有什麼樣的預判,會作哪些應對?

馬永生:對於油價走勢,很難預測准。影響油價走勢的因素有很多,如宏觀經濟走向,地緣政治因素,OPEC政策與執行力度,甚至包括“黑天鵝”事件等。油價低位震蕩的可能性大。

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同比下降6.8%,石油石化產品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疊加國際油價暴跌的影響,石油石化行業受到巨大沖擊。

影響一季度業績的主要原因,一是油價暴跌產生高價原油庫存損失。中國石化是連續生產型企業,煉油加工量世界第一,2019年加工原油2.49億噸。為了能夠安全平穩生產,必須事先保持一定時期加工量的原油庫存。

從原油採購到加工成產品銷售的周期,大約2~3個月,一季度銷售的成品油價格按照當期原油價格確定,而成本反映的是去年底、今年初採購的高價原油。

二是疫情直接影響油品和化工產品消費。一季度全國化工產品和成品油需求大幅下降,銷售量均下滑20%以上。中國石化汽、柴油和化工產品銷售萎縮,反過來影響原油消耗,去高價庫存周期變長、難度加大。

3月23日起,中國石化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在開拓市場、優化調整、挖潛降本、安全生產四個維度上持續發力。

當前,石油石化市場逐漸回暖,高價庫存原油正在逐步消化,中國石化正全力以赴化解疫情和油價暴跌帶來的雙重壓力,走出困境,努力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任務。

能源安全 是國家戰略安全重要基石

NBD:隨著新能源的推廣和應用,化石能源的地位可能不斷壓縮。您怎麼看待石油石化行業的未來,您曾提出石油石化是朝陽行業,怎麼理解?

馬永生:石油和天然氣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仍是全球能源主體。預計到205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費佔比保持在70%左右,其中石油和天然氣佔比在50%以上,煤炭降至20%以下。

清潔、低碳、多元是未來能源發展主要趨勢,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預計在2040年前后達到40億噸油當量的峰值。

到2035年,我國能源結構將由目前以煤炭為主轉變成煤炭、油氣、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十年后非化石能源隻佔總體能源的四分之一。

NBD:能源安全一直是社會討論的焦點,您怎麼看待石油對外依存度節節攀升的情況?

馬永生:能源安全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基石,油氣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油氣安全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裡。中國石化確立國內勘探開發“優先發展”戰略定位,實施“七年行動計劃”。

我國油氣資源總體豐富,已找到的石油和天然氣隻有總量的30%和15%,石油年產量穩定在2億噸、天然氣年產量達到3000億立方米甚至更多,是有資源保障的。

布局戰略新興產業 鎖定氫能

NBD:除了石油領域外,我們也在加快氫能源領域的布局,基於什麼考慮,目前進展情況如何?我們建了很多氫氣站,未來市場空間有多大?

馬永生:中國石化布局了一批前沿引領技術項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將充分體現,推動石油石化行業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氫能將成為中國石化主動擁抱能源革命、積極布局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方向。中國石化年產氫氣超過300萬噸,擁有3萬多座加油站,具有布局氫能產業的天然優勢。

中國石化2019年7月在廣東佛山建成了國內首座油氫合建站。2019年11月6日,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簽署氫能合作備忘錄,將合資成立一家氫能公司。

2019年11月18日,西上海油氫合建站和安智油氫合建站竣工並試運行,這是中國石化和法國液空集團簽署在中國發展氫能的第一個落地項目,也是上海市首批商業化提供加油加氫服務的綜合功能站。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責編:李都也(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