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格電力 逐夢小康
放眼展望,今日的巴彥淖爾大地上,一座座鐵塔跨越戈壁草原,一條條銀線飛越河套大地,把清潔的電能源源不斷送到溝壑縱橫的山村、機器轟鳴的廠區、繁華熱鬧的城市。近年來,巴彥淖爾電業局脈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秉持國企責任擔當、心系百姓脫貧攻堅,深耕“技術先進、結構合理、網架堅強、適度超前”的現代化電網建設,厚植“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的強勁承諾,以“滿格”電力點亮河套平原每一度。
融入大規劃 “堅強電網”持續“綠色升級”
7月30日晚21時,伴隨著新建雙回間隔斷路器合閘電流聲的響起,內蒙古黑貓煤化工業擴報裝受電工程經驗收合格並成功送電,標志著我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黑貓煤化工”正式送電。“我們能順利接電,離不開電力的貼心服務,為了幫助項目盡快落地投產,電業局查勘、設計、施工、驗收、送電一條龍服務,採用110千伏雙電源供電,克服冬季施工和疫情影響,僅用170天就架設了18公裡線路和73基電杆。”黑貓煤化工用電負責人感慨道。
企業需求在哪裡,供電線路就延伸到哪裡,“強電流”驅動城鄉“大發展”。該局聚焦全市2020年重點目標任務,緊隨全市高位高速發展的目光和腳步,將電網規劃,超前融入到城鄉發展大規劃之中,為打好三大攻堅戰、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現代農牧業等重點工作提供“綠色能源”支撐。“十三五”以來,該局無縫融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布局,電力輸送“主動脈”不斷壯大,電網及基礎設施年均投資15億元,新建220千伏變電站5座,110千伏變電站15座,全面增強了電網資源配置能力,著力解決電網聯系薄弱、農村供電設施過負荷、供電“卡脖子”和“低電壓”等突出問題,主、配網輸送互帶能力實現再次飛躍,城市供電可靠性從99.87%逐年提高到99.918%。建成烏拉特中旗百萬千瓦風電匯集站,首座220千伏戶外GIS變電站建國220千伏運維站成功投運,完成了黑柳子工業園區、黑貓煤化工、“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等全市重點項目電力配套工程。目前巴彥淖爾電網已經形成了河套-德嶺山-春坤山,烏后旗-河套-祥泰-千裡山,巴中-德嶺山“一橫一縱一個分支”的500千伏主網架結構,覆蓋廣泛、分區科學的220千伏輸電網正在日趨完善。同時,該局在推動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的進程中,不斷加大配電網改造升級力度,縱橫交錯的電網網架編織起安全、可靠、清潔、高效的供電網絡,溫暖守護著巴彥淖爾堅實前行的每一步。
“一站式”服務 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7月29日,記者驅車來到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稻魚蟹共生現代立體農業產業園,藍天白雲下,隻見5000畝連片的水稻苗在微風中搖曳,一眼望去滿目新綠,綿延如碧波。然而,誰能想到眼前這片綠油油的富民項目在去年之前還是荒草叢生、多半被棄管的鹽鹼地。2019年,進步村引進內蒙古德欣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入資金1200萬元,規劃發展無公害優質水稻及稻下養魚蟹項目。為了讓水稻田第一時間用上電,該局組織多部門聯動,把辦公現場搬到了水稻田間,辦票、簽字、施工……僅用8天時間就在泥濘的荒地裡為客戶送上了電,讓5000畝農田種進水稻“喝上水”。
近年來,該局按照“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的“三零”服務要求,通過“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壓減辦電時間、規范供電服務行為、拓寬辦電渠道”等多項舉措提升“獲得電力”指標,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優化業務流程,精簡辦電手續,在市級政務中心開通電力服務窗口,實現辦電“一証受理”。同時,將新建建筑上電納入政府工改平台,通過平台上的政企聯動,創新了線上聯審和線下聯合勘察的新模式。不斷提升“互聯網+客戶服務”能力和客戶問題解決能力,開辟辦電“綠色通道”,積極引導電力客戶通過95598網站、微信、蒙電E家APP等電子渠道辦理業擴報裝、繳費、報修、咨詢(查詢)等業務,實現用電業務“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一次都不跑”。
“這些舉措施行后,全市低壓非居民(含小微企業)直接裝表接電工程接電時間不超過5天,10千伏高壓單電源客戶接電不超過27天(不含客戶工程設計、施工時間),小微企業在辦電過程中不用跑腿上門,“三零”客戶辦電環節減少到2個,客戶電力獲得感持續提升。”巴彥淖爾電業局市場營銷處處長徐恆說。截至目前,該局共受理“三零”服務報裝申請2237件,累計送電2078件,全部零投資,為客戶節省了約2000萬元的用電成本。不僅是“三零”服務讓客戶得到實惠,降本增效也是該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內蒙古東立光伏電子有限公司就是參與市場化多邊交易的企業之一,據企業總經理劉明江介紹,電費佔到年度總體成本的30%左右,參與多邊交易后,僅上半年就節省用電成本5500多萬元,基本相當於全公司員工一年的工資與福利的總和。節省出的電費還能用來設備升級改造、技術迭代更新,真是一舉多得。辦電做減法,服務做加法”,讓供電服務“最后一米”變成了“零距離”,通過貼心服務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該局嚴格執行國家和自治區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確保國家政策紅利足額及時傳導到終端用戶,支持用戶復工復產。對除高耗能行業用戶外的,現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電價、大工業電價的電力用戶,計收電費時,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截止7月份,累計減少客戶用電成本4161.2萬元。與此同時,對疫情期間暫不能正常開業復工的企業,按實際運行天數計收基本電費,共優惠電費172.8萬元。
跨國供電 “電力暖流”振奮“口岸經濟”
盛夏7月的正午,近40攝氏度的高溫,炙烤著大地,甘其毛都口岸的戈壁灘上,一股股熱浪扑面而來,正常人連呼吸都覺得困難,一群“特殊”的電力巡線工,全副武裝,背著每套近20斤的工具和裝備,開展為期一天的邊境供電線路巡視檢查任務,他們,就是堅守在甘其毛都供電所的工人師傅們。作為內蒙古電力公司最北端的供電所,這裡承擔著口岸邊防連隊、蒙古國海關、鎮政府所在地及500多戶邊疆農牧民的供電服務任務。雖地處偏遠,卻有一個響當當的名號:中國最美供電所。他們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一支帶著“護照”去巡線的隊伍。由於需要提供跨國供電服務,使得帶著護照去巡檢、搶修,這樣一抬腳就能出國的的事兒幾乎成為常態,在外人眼裡很“拉風”,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知道。跨境巡線作業時,工人師傅們早晨4點多起床做准備,辦理工作票,領用安全工器具、強調注意事項,帶上一天的干糧、水和必需品,在烈日炙烤下穿越沒有遮陰蔽日的戈壁灘。從春秋到冬夏,一個工具包,一頂安全帽,一串不知疲倦的腳印將青春印刻在布滿荊棘和碎石的戈壁,頂風冒雪、餐風宿露、披星戴月是他們的工作常態。皮膚黝黑的所員尹平洲開玩笑說:“這是大自然給的妝容,純天然、無公害。”
在所裡會議室的牆壁上,一面鮮紅的錦旗格外亮眼,上面的蒙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感謝和贊揚優質的電力服務”,而這面錦旗正是蒙古國電力部門贈與甘其毛都供電所的。這面錦旗正是巴彥淖電電業局扎根祖國正北方,推動保障口岸電力基礎設施持續建設,落實提升口岸開發開放服務水平、堅守邊陲照亮國門形象,點亮靚麗風景線的最有力見証。
座座高塔鑄成鋼筋鐵骨,條條銀線織就經濟動脈。巴彥淖爾電業局將邁著新時代發展的步伐,輸送光明踐“初心”、服務民生履“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用電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力“幸福指數”提升,以堅強電網的滿格電力,為河套百姓照亮小康之路,為實現“塞上江南、綠色崛起”宏偉目標注入強勁動力。(王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