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型城市煥發生機 遼寧阜新開創廢棄礦山綜合治理新模式

通過兩年的不懈努力,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利用廢棄礦坑建設賽道城,進行生態治理、環境修復的同時引入新型產業,推進城市經濟創新轉型並取得實效,日前交出了一份嶄新答卷。
創新思維開創全新模式
遼寧阜新是中國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資源型城市,因煤而立、因煤而興,也“煤盡而枯”。新邱露天礦是阜新“百裡礦區”中的第二大露天礦,2017年,礦區內所有煤礦關閉退出,120年的煤炭開採就此終結。下崗礦工如何安置?民生如何保障?社會經濟發展如何實現轉型?這些嚴峻問題擺在面前。
2018年,新邱區委、區政府打破思維定式,創新思維,以“政企合作、產業先行”模式,聯手國家級高新技術環保企業中科盛聯(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利用廢棄礦坑原有地形地貌和生產作業路建設賽道之城,以產業導入帶動礦山修復,實現經濟轉型發展。賽道城首先明確產業發展目標,依據目標編制生態治理和修復方案,方案服務於產業發展方向。項目總體規劃區域30平方公裡,計劃建成12個主題賽道公園,打造地形復雜、賽道種類眾多、賽事類型齊全的百年國際賽道城。
在此框架下,依托賽道城發展賽事、體育、文旅、演藝經濟與汽車后市場、新型消費電子、礦山修復治理等產業,帶動教育培訓、餐飲住宿等傳統產業增量發展,形成以賽事為觸媒,新型產業發展為核心,集文化教育、旅游康養、社會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生態示范區。該項目基礎設施總體投資約120億元,規劃常住人口8-10萬人,預計提供2-3萬個就業崗位。
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和開發同步進行。建設賽道城的同時,不僅有效消除了治理區內堆礦崩塌、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等地災隱患,還使區內2個街道、5個村庄遠離地災威脅。短短兩年時間,賽道城項目明確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打出了示范樣本,並且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果。投資19.7億的百年國際賽道城PPP模式一期項目已經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5.4億元投資。
兩年來,賽道城已成功舉辦包括5場國家A級賽事在內的8場汽車、摩托車賽事,接待觀眾20余萬人次,吸引國內外車手600多名參賽。賽事直接拉動了新邱區服務業整體提升,並輻射周邊縣區,形成以新邱區為中心的“賽事經濟圈”,有效促進了阜新市服務業發展。賽事期間,大量外阜參賽人員涌入,本、外阜觀眾到場觀賽,對當地服務、接待能力都是巨大考驗。面對今后每年30-40場賽事活動規模,當地政府積極推進服務業升級。據了解,賽道城正與新邱區委、區政府聯合推出美麗鄉村改造計劃,擬通過對區內所有村庄進行改造,在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以民宿提升接待能力和品質,讓當地居民獲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科技創新解決根本難題
賽道城項目最核心的創新之處在於政企聯手貫通了“固廢變資源-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推建設-建設引資本-資本興產業-產業竣轉型”的前進通道,而通道的起點在於運用創新科技,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
中科盛聯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環保企業,曾多次參編和參與修訂國家標准《土壤固化外加劑》(CJ/T 486-2015)和《土壤固化劑應用技術標准》(CJJ/T286-2018)。自主研發的“環保土體穩定技術”經國家生態環境發展中心及各領域權威專家評審認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入“無廢城市”及“綠色公路”技術目錄。
中科盛聯利用先進的處理技術,將煤矸石分揀成為泥、砂、石、煤。“泥”可以作為綠化用土﹔“砂”和各種規格的“石”可作為建筑骨料﹔含有一定熱值的“煤”是生產各種建筑用磚的理想原材料。尤其是加入土壤固化外加劑后,煤矸石可以替代傳統砂石料,直接用於修建道路水穩層,實現就地取材,就地處理,就地利用,建設生產和固廢處理同時完成。擴大煤矸石的可利用場景也加快了固廢處置速度。
從固廢變資源到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撐,需要市場的認可和轉換,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指導和支持。企業用科技將固廢變資源,發揮市場主體優勢,讓“資源”有銷路。有價值的資源成為政府所有的“新增資產”,具備了PPP模式的前置條件。政企共同努力,得到金融機構認可,以“庫存”和處置速度換取遠期資金,正式解決了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和新型產業基礎建設的資金問題。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和基礎設施條件的逐漸具備,會有更多社會資本和產業落地生根,並通過各種途徑發展壯大,最終實現生態環境恢復和城市經濟轉型發展同步完成。
親清營商終引鸞鳳筑巢
阜新市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和城市經濟轉型能在短期內取得如此成效,作為PPP項目中的民營企業,中科盛聯功不可沒。中科盛聯是輕資產型環保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大宗固廢資源化處置及生態環境修復兩大板塊,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發展現狀、不同行業,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標准化工程與管理一站式綜合服務,以“環保醫院”和“環保合伙人”模式在全國深化循環經濟及環保產業發展布局。
賽道城項目源自中科盛聯總工程師實地調研中的一次“靈光乍現”。經過詳細調研和縝密論証,百年國際賽道城項目正式啟動。在政企合作過程中,阜新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親清的政商關系深深打動了中科盛聯決策團隊。
阜新市清朗的政治生態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正能量。在這種營商環境下,中科盛聯全力投入賽道城項目,高薪聘請專業人才,投資創業熱情十足。目前中科盛聯已投入5億多元,並承諾“在阜新,中科盛聯將不會帶走一分錢,所有的盈利都必須投入到生態修復和賽道城項目中去”。與此同時,企業也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開展“以商招商”、“注資孵化”,吸引更多企業到阜新投資興業。
據了解,目前賽道城已簽約項目涵蓋文旅項目“群眾性國防教育暨軍事主題嘉年華”﹔教育項目“產教融合現代職教創新園”﹔新基建應用場景示范項目﹔以第四代掃地機器人、通用型充電樁等為代表的新型消費電子研發生產項目﹔包括輕武器實彈射擊訓練考核系統、聲學矩陣直瞄火炮報靶系統在內的軍民融合科創項目。未來賽道城還將重點發展汽車改裝件設計制造、賽車改裝、汽車(含賽車)租賃交易等賽事經濟及汽車后市場領域衍生產業﹔開展聯動線上線下的電子競技產品研發和運營。近期挂牌成立的阜新百年國際賽道城文化產業基地,將聚焦媒體網絡、主題公園、康養度假、影視娛樂、文創產品、教育培訓以及互動娛樂等業態,著力打造文旅、文體、文娛等產業核心IP。目前,賽道城已初步具備新型產業孵化和集聚功能,賽道城即將成為一方投資熱土。
廢棄礦山修復治理是一項涉及社會治理、經濟治理、生態治理的系統性復雜工程,是世界性難題。阜新市、新邱區兩級黨委、政府在對新邱露天礦的綜合治理過程中,探索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經濟轉型融合發展之路,構建起政府、企業、社會三者之間的新型合作關系,形成“生長式”綜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雖然在實施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多需要破解的難題,但這種“顛覆性”的探索無疑為礦山治理、經濟發展、城市轉型提供了有益借鑒。在政府有效施政、企業積極作為、社會鼎力支持的多維發力下,百年國際賽道城的建設發展前景向好,未來可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