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有預測指出,2030年,我國分戶供暖、區域供暖用戶數量合計將超過9800萬戶,可帶動我國居民消費超過1200億元

南方千億元供暖市場大幕拉開 力爭溫暖過冬與減排雙贏

■本報實習記者  張金夢
2020年11月30日08:50 | 來源:中國能源報
小字號

 

  編者按

  每到冬季,供暖問題就成為社會關注熱點。現如今,“確保溫暖過冬”不再只是北方專屬“福利”,不少南方地區城市也已經摩拳擦掌,將供暖項目規劃建設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

  據統計,2019年,我國家用暖氣片銷量同比增長430%,而銷量增長的“主力軍”正是上海、武漢、南京等南方城市。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模式、潛力與影響》報告預計,2025年,我國南方地區將共有7006萬戶居民可享受到經濟可承受的供暖服務,上海、武漢和南京分列前三位﹔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會增加到9823萬。屆時,將可帶動我國居民消費逾千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一城一策

  逾千億元供暖市場待挖

  當前,我國南方供暖尚屬發展初期,作為新興市場,后發優勢明顯。探索適宜的供暖模式、路線與行動方案,成為拓展南方地區拓展供暖市場的關鍵。

  “不同於北方,南方供暖周期短、居民供暖需求差異明顯,在供暖模式上,應採取‘一城一策’,各城市應根據經濟水平、居民區集中度、資源稟賦等因素探索適宜的供暖模式。”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黃瀅指出。

  作為最早一批開展供暖市場的試點城市之一,武漢自2006年啟動“冬暖夏涼”工程至今,已實現集中供暖的建筑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受益人口約達15萬人。“政府搭台,特許經營”的武漢供熱模式現已成為南方供暖模式的典范。

  武漢之外,合肥、貴陽、杭州等多地也都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供暖發展模式。如合肥採用市政工程推動區域供暖發展,通過工商業供熱帶動居民供暖﹔貴陽採用“央企主導、政府示范”供熱模式,由央企提供多能互補供暖技術,實現節能減排與清潔供暖﹔杭州則發展天然氣分戶式供暖,實現供暖個性化、多樣化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魏楚對此表示:“如今,隨著個性化供熱模式全面拓展,南方供熱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上述報告預計,到2030年,我國南方地區分戶供暖用戶數量將達到6577萬戶,區域供暖用戶數量將達到3246萬,將分別帶動我國居民消費330億元、905億元。

  多管齊下

  力爭溫暖過冬與降耗減排雙贏

  供暖用戶激增、供暖市場快速擴大的同時,能源消耗無疑隨之增加,環境治理也將進一步承壓。

  在能源消耗方面,相關數據顯示,若長江沿岸城市住宅約40億平方米面積實現供暖全覆蓋,按每平方米5公斤標准煤計算,城市能耗總額就將增加2000萬噸。

  為進一步控制能耗,建筑節能協會電能供熱專委會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張斌建議,南方供熱應靈活性掌握。“分戶採暖可根據用戶自身需求控制開關時間,而集中式供暖可適當將室內設定標准供熱溫度——18攝氏度降低至14攝氏度。”

  張斌同時指出,為防止熱量流失,南方建筑還應不斷加強房屋圍護結構保溫性,同時要提倡居民改變行為習慣,適當減少開窗通風等行為。

  而在碳排放方面,上述報告預測,到2030年,分戶供暖模式將排放2557萬噸二氧化碳,區域供暖模式將排放4525萬噸二氧化碳。

  “假設每年5%的熱源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那麼南方供暖市場碳排放值將在2025年達峰。而如果供熱能效進一步提高,那麼碳排放值將會逐步降低。”黃瀅指出,在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區域供暖,提高可再生能源佔比情況下,南方區域供暖市場對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會進一步縮小。

  分步實施

  將供暖納入能源系統統一規劃

  “下一步,推廣南方供暖市場需進一步明確投資的分類承擔、分步實施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建議,南方城市供暖應採取分時點、分步走、逐步實施推廣路線。

  對此,黃瀅補充說,“供暖市場潛力較大的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等城市應作為拓展供暖市場的第一步,而揚州、南通、紹興、嘉興、長沙等供暖市場潛力相對大的城市,則應為南方供暖市場拓展第二步,最后,實現其他地級市與重點縣域的供暖覆蓋。”

  與明確推廣路線同樣重要的是確立南應方供暖推廣機制。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南方地區因缺乏統一的國家級供暖或省級供暖機制,各地相關部門推進取暖工作的動力與依據仍顯不足。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表示:“供暖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南方供暖的推廣機制也應按照人民的需求確立,要通過精准、科學、依法的扎實研究,確立南方各城市適宜的供暖技術路線。”

  黃瀅對此建議,住建部、發改委等部門積極主動牽頭開展供暖市場調查,摸清南方百城供暖市場的基本信息,進而科學引導市場開展供暖項目建設。

  “中央政府應將供熱行業納入政府監管體系以及能源系統進行統一整合,將區域供暖納入城市規劃進行整體優化。”中國建筑技術中心綠色建造中心副總工黃寧說。

  與政府定位不同,地方政府則應遵循“一城一策”原則。黃瀅指出,地方政府應依據當地能源結構經濟結構、發展水平、城市功能定位,做好區域供暖規劃﹔對開展區域供暖業務的熱力企業進行科學、有效、靈活的監管﹔以降低南方供暖市場交易成本為目標,做好全局性、前瞻性統籌工作。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