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量增價跌、性價比高 生產企業喜聞有色金屬進口“漲”聲

吳  力
2021年01月06日08:40 | 來源:國際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生產企業喜聞有色金屬進口“漲”聲

  □本報記者 吳 力

  2020年,中國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進口量持續大幅增加,量價齊升和量增價跌的行情相互交雜,大量進口有色金屬為企業原材料採購帶來了更多選擇,有助於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進入2021年,世界經濟依舊面臨諸多變數,中國企業應當如何研判市場,以更優的成本採購原材料?

  多因素驅熱金屬進口

  244萬噸,這是中國2020年前11個月未鍛造鋁和鋁制品的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倍,超過2009年全年232萬噸的進口量。從單月數據來看,2020年11月份的進口量為18.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8.6%。

  這只是觀察2020年中國金屬進口情況的一個側面。除此之外,中國對銅、鐵、鎳等金屬的進口數量也在大幅增長。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鐵礦砂10.73億噸,增長10.9%﹔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617.4萬噸,增長38.7%﹔進口鋼材1885.9萬噸,增長74.3%﹔鈷原料進口總量8.09萬噸,同比增長1%。2020年11月中國進口精煉鎳共1.29萬噸,環比增長53%,同比增長80.38%。

  在全球經濟低迷之際,中國對金屬等大宗商品進口量為何“漲”聲不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金屬進口量大增主要由三方面因素決定:一是中國疫情控制較好,經濟穩步恢復,生產復蘇對進口需求的拉動作用明顯﹔二是中國對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進口依賴度較高﹔三是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在通關便利化和降低進口關稅等方面的措施落實成效顯著,對滿足進口需求起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在價格方面,除了鐵礦砂等少量產品進口量價齊升,其他金屬產品進口量增價跌居多,有利於中國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鐵礦砂進口均價為每噸694.5元,比2019年同期上漲5.8%﹔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均價均為每噸4.43萬元,下跌1.6%﹔鋼材進口均價為每噸5688.7元,下跌29.4%。

  分析人士認為,價格差也是帶動中國金屬進口大增的一個原因。以鋁為例,中國以前較少大量進口鋁,但受疫情沖擊,國外鋁價下跌,使得上海鋁價遠高於倫敦鋁價,為廉價的海外金屬打開了所謂的套利窗口。記者查閱交易數據發現,倫敦鋁期貨價格2020年最高值出現在12月17日,報2096美元每噸,創2018年10月以來新高。上海鋁價的最高點則出現在12月2日,為16925元每噸(按當日匯率折算為約2580美元每噸),單價比倫敦鋁價高出484美元。

  企業可適度增加庫存

  國際咨詢機構惠譽預測,新冠病毒疫苗在逐步推廣,在刺激政策的支持下,隨著基礎設施項目取得進展,中國的金屬消費將保持強勁,礦商和金屬生產商應該會看到更有利的定價環境,全球礦產和金屬需求將大幅回升,幾乎所有礦產和金屬價格(鐵礦石除外)均將走高。

  白明分析,金屬價格走勢的變化將與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的步伐息息相關,這是中國企業在決策中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具體來說,中國經濟在2020年實現初步復蘇,2021年將進一步復蘇,對金屬等原材料的價格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日本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也將緩慢復蘇,再加上歐美貨幣政策偏寬鬆,這些因素都會對支撐金屬產品價格上漲起到助推作用。

  不過,2021年全球金屬市場仍存變數。白明強調,2020年受疫情和經濟復蘇影響,金屬市場的消費端等中下游受到的波及比較明顯。2021年如果經濟復蘇步伐和疫情防控進展進一步形成反差,開採和加工等上游環節難免受到波及,上下游造成的聯動效應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尚未可知。

  為此,白明建議生產企業既要控成本又要防風險。短期來說,要增強對市場的預判,控制生產成本,在價格合適的段位適度增加原材料庫存,避免因行情變動而轉身投入金融炒作。長遠來看,採礦或礦產品加工等領域的企業可在國外資源價格偏低時進入,通過並購等合作方式持有,從而為國內生產提供更多元、更穩定的資源。

  實際上,中國已有不少企業開始增加儲備。格力電器相關人士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在原材料價格相對低位時會儲備庫存,並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對沖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