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設備制造和運營維護兩端發力 數字化轉型重塑多維新能源生態圈

■本報記者 路鄭
2021年02月04日08:57 | 來源:中國能源報
小字號

  現階段,要降低新能源和儲能的成本,一方面需要新能源和儲能自身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還依賴於數字化技術構建能源工業互聯網,以促進新能源更多的應用,提高能源效率,並改善能源用戶體驗。

  

  近日,在各地陸續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氫能、新能源汽車均成為“高頻詞”。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業開始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新能源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需要在設備制造和運營維護兩側共同建設。在互聯網時代,隻有整合新能源全產業鏈,並與數字平台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才能構筑全新的能源生態系統,優化管理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打造完整業務鏈。

  疫情之后數字化轉型將成“必選項”

  為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護航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智慧能源的構建,不僅需要針對既有業務痛點的數字化升級方案,更需要針對能源企業業務數字化轉型與發展需求,綜合提供安全合規、雲化轉型、大數據分析、AI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技術處副處長侯金鳴表示,隨著能源轉型的不斷深入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未來電力行業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低碳化、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新特點。“這些趨勢意味著電力行業的管理、運營、服務、交易模式將發生巨大改變,電力企業需要重新思考用戶在哪裡,誰是競爭對手,誰是新一輪的利益相關方和參與者,以及能源生態系統如何運作等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新的用戶參與方式、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競爭對手、更多的利益相關者。”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韋柳融認為,如果說疫情前“數字化轉型”還是很多單位和企業的選擇之一的話,疫情之后“數字化轉型”就成了必選項,單位和企業隻有早做和晚做的區別,沒有做和不做的區別。但從目前供給側來看,支撐這種全面數字化發展的技術、產業和基礎設施都不成熟,未來十到二十年,數字化需求和供給之間的互動、升級將成為數字化發展的主旋律。

  數字化技術助力新能源利用前景

  數字化手段能否賦能能源轉型?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甌判斷,作為能源裝備制造業,如果把數字化轉型做好,機遇大於挑戰。“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裝備會迎來商機﹔另一方面,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需要綜合能源的解決方案,這也是一個機遇。伴隨新能源大規模並網,同樣需要用數字化手段,幫助用戶保証電網穩定性、經濟性及可靠性。”

  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發展,韋柳融表示,數據中心仍是投資熱點。投資主體不僅包括電信運營商,傳統的第三方數據中心運營商,一些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地產商、建筑商、政府都會參與其中。數據中心集聚區會加快發展,數據中心的技術架構也逐漸從簡單的虛擬化走向雲架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也會繼續增加。

  此外,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總監范霽紅認為,現階段,要降低新能源和儲能的成本,一方面需要新能源和儲能自身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還依賴於數字化技術構建能源工業互聯網,以促進新能源更多的應用,提高能源效率,並改善能源用戶體驗。“我相信,在數字化技術助力下,“新能源+儲能”是未來能源的主導方向。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快就會實現“新能源+儲能”發電成本低於火電、核電發電成本的目標。屆時,新能源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開啟新能源數字化轉型新征程

  “‘光儲並濟、數字互聯’可以打破空間、時間、平台桎梏,光伏等清潔能源的發展潛力將被充分激發出來。未來,能源架構中將會最大限度吸納清潔能源。”陽光電源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在能源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過程中,提高新能源的滲透率,需要從技術路徑和頂層設計上努力。

  在技術路徑方面,需要通過技術進步提升產品品質。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光伏與儲能的深度融合成為發展趨勢,能源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在這種趨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頂層設計方面,清潔能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需要國家層面來統籌產業發展方向,建立健全技術應用標准體系和價值評價體系、制定合理的電價政策等。“光儲並濟、數字互聯”下的經濟和能源利用,才能構建出更高效、更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數字化體系。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未來五年是新能源技術從輔助能源到成長為支柱性能源的重要發展期,因此應加強產業數字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將新能源數字化平台建設從企業行動上升到國家方案,在全國范圍打造和部署應用統一的數字化運行平台,匯集行業數據信息,服務國家能源清潔轉型和新能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數字化應用,全面支撐“十四五”規劃研究和“新基建”,更好地服務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責編:李宜霖(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