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 三年之期引人注目
■ 本报记者 马继鹏 发自北京 |
2009年05月19日08:16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 |
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显示,经过3年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将使石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国家将推动大型石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引导大型能源企业与氮肥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扩大产业规模,做强高端石化产业。
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李宁宁介绍,目前我国石化产业集约发展程度偏低。《规划》指出,2011年石化产业布局将趋于合理。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状况将得到改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聚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届时将建成3-4个2000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
淘汰落后产能也是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国家将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对化肥行业将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进行淘汰。
《规划》称将完善中央、地方两级商业储备制度,支持化肥骨干生产企业储备磷铵和尿素。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增加成品油国家储备。对于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石化企业国家将给予信贷支持。
此外,外界关注的成品油价格行成机制有望进一步理顺。《规划》表示,将结合消费税制度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有利于石化产业发展的成品油消费税征收体制。
李宁宁表示,调整出口退税率,一方面是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企业间公平税负。但现行出口税收政策和来料加工贸易政策,仍使部分国产与进口石化产品在税收上仍存在差异,进口产品存在超国民待遇。
我国化肥进出口税收政策也存在较大差异,进口实行零关税,出口征收高额关税。近几年,我国石化产业发展较快,石化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从保经济增长和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石化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
《国际金融报》 (2009-05-19 第02版)
(责任编辑:徐沛宇) |
热图推荐 |
|||
|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小编推荐 |
·午报:天然气定价拟与油价挂钩 五电企密谋青海 ·一周:煤企国资被"窃取"真相 中国成世界"钢铁仓库" ? ·图数能源:山西百亿煤矿落美之手 国资流失 ·午报:囤油潮汹涌 煤企国资如何让外方"窃取"? ·午报:用电高峰提前煤价上涨 风电业频遭外资撤离 |
[一语惊坛]邓玉娇案别被“冷处理”了:疮都生了,还怕手术么? [论坛]邓贵大其实很冤·难道邓玉娇把天捅破了? [访谈]世卫驻华代表谈甲型H1N1流感·四川地震周年系列访谈 [辩论]"洗脚妹"杀死色官该释放?·甲型流感患者应公开道歉? [博客]京落马高官就想过"夜生活" 美女干部何叹"本色"好? [博客]毛泽东逝世后发生的秘闻 湖北某官是寻欢还是强奸?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