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能源

王玉普履职中石化董事长一年 正部级掌门人的减亏大战

 吴绵强
2016年04月12日08:56 | 来源:时代周报
小字号
原标题:王玉普履职中石化董事长一年 正部级掌门人的减亏大战

被称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改革派”的傅成玉已逐渐离去,在经历一年时间的蛰伏后,这家中国最大能源化工企业之一的新灵魂人物—王玉普正逐步施展他的影响力。

4月11日,中国石化(600028.SH)报收,中石化近来在资本市场良好的表现,或许来自于其发布的2015年业绩。

3月30日,中国石化年度业绩发布会在香港举行,这是王玉普履职中石化董事长以来,首次参加全年度的业绩发布会,受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据中石化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的资料显示,当天共有173位分析员、基金经理和40家媒体参会。会上,王玉普就中石化的业绩、发展战略和混改进程等热点话题,接受了现场提问。

自去年5月就任中石化董事长以来,王玉普就职即将满一年。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一年来,王玉普几乎走遍了中石化在国内10余省市自治区的油田项目。

现年60岁的王玉普,是一位“老石油人”,他34年的工作生涯,其中有近30年是在石油系统度过,由大庆油田一名技术员升至大庆油田管理局局长。

在当前油价长期低位徘徊、百万石化人鏖战石油寒冬的关口,王玉普正探索适合中石化生存的新路径。

事实上,中石化长期布局中游炼化和下游销售领域,“短板”在于上游勘探开发领域,此次王玉普正准备补齐这一“短板”,全面推进天然气大发展,将其变成中石化新的利润增长点。

与此同时,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王玉普打算继续推进混改,“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销售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要靠董事会作出安排。我们支持和推动销售公司深化改革,逐步向市场化迈进”。

王玉普这一年

任职中石化的一年时间里,王玉普在中石化内部被称为“空中飞人”。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中石化官方消息,还原和勾勒了王玉普的工作轨迹。在近一年任期时间里,他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出席会议、接见访客,以及调研和考察油田企业,足迹遍及北京、山东、新疆等10余省市自治区,以及中石化重要的海外地区。

今年2月份以来,王玉普似乎比平常更为忙碌。从2月1日起,短短的29天时间里,王玉普有超过19天是在调研路上,他一口气调研了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和河南5个省市。

一名能源行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石化属中国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体量庞大,子公司众多,王玉普甫一上任,需到各油田、企业了解情况,为后续改革铺路。

就在刚过去的3月,前半个月正值全国两会,正部级的王玉普在位于北京朝阳门北大街22号的中石化总部,会见了数位省市区党政一把手,以及海外企业高管。

王玉普与其前任傅成玉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生于东北,先后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都曾履职大庆油田,同样长着两道极具威严的刀形浓眉,均属空降中石化。

与傅成玉一直被业内称为“改革派”的标杆不同,王玉普则是典型的“技术派”高管。

从1982年参加工作起,王玉普就躬耕于石油行业,他在中石油大庆油田工作近30年,前途一路向上,从技术员一路升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董事长兼总经理(局长)。直至2009年,王玉普以此身份转入仕途,继而在离开石油系统5年后,再次回归。

长期关注中国能源发展的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技术型”领导,王玉普较少接受媒体采访。

“作为事涉国家能源安全、油气行业的掌门人,沉稳老练才是更重要的性格要求。”沈萌表示。在外界看来,王玉普把他踏实、谨慎的性格带到了中石化,这也有迹可循。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回顾王玉普在中石化一年内的调研,他多次提到了要狠抓安全生产,同时要稳增长、多创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加强党建工作,党委要切实维护和谐稳定。

调研时,王玉普善于倾听老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据《中国石化报》报道,去年到任一周内,王玉普即先后拜访了中石化的部分老领导、老同志。

在王玉普看来,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石化的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作为中石化掌舵人,他毫不掩饰其要做世界龙头的雄心,并给未来定好了目标:即团结带领百万中国石化人,将中石化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寒冬减亏大战

3月29日晚,中石化发布了王玉普上任以来的首份全年“成绩单”,这是一份并不靓丽的数据:2015年中石化合并营收为人民币2.02万亿元,同比下降2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22亿元,同比下降32.1%(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已披露业绩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上市主体中,中石化净利润降幅最小,中石油和中海油的净利润均大幅下挫超过六成,分别下降达66.9%、66.4%。

据海通证券分析师邓勇和王晓林分析,2015年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中石化油气勘探与开采业务出现亏损,但在炼油与化工业务盈利快速提升的带动下,公司净利润并没有出现大幅下降。

诚然,对比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占比更大的中石油,和上市公司资产主要是上游勘探开发的中海油,主营炼油化工和油品销售的中石化反而在低油价周期中,获得了较强的抗压能力。

2015年,中石化在炼油化工、销售板块的营收占比达到了60%,其中炼油和化工业务分别实现经营收益210亿元和197亿元,比2014年的19.5亿元、20.8亿元的经营亏损大幅提高,成为利润主要增长点,弥补了上游业绩的下降。

过去的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油价屡创新低,波动剧烈,价格大幅下跌,从117美元跌至最低的近28美元,境内石油石化产品需求疲弱。

“一年来,公司上游业务战‘寒冬’,弹性安排投资和产量、大力降本减费,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储量产量双丰收。”王玉普在年报致辞中表示。

王玉普所说的上游业务“寒冬”,即为中石化的勘探开发业务。2015年年报显示,中石化勘探开发板块的营收为1387亿元,同比降低39.1%,受油价大幅下跌影响,经营亏损174亿元。

2015年在亏损之余,原油产量还出现下滑。年报显示,中石化全年油气当量产量为4.7亿桶,同比下降1.7%。其中,中国境内原油产量为2.96亿桶,同比下降4.7%。

而根据中石化的经营思路,原油生产计划在2016年还将继续下降,计划生产原油3.32亿桶,比2015年3.49亿桶原油产量下降4.9%。

“当油价回升至50美元(每桶),公司部分油田可以有盈利能力,有个别区块仍然达不到盈利水平。整体而言,油价要回到60美元(每桶)以上水平,才可以实现全部油田和区块盈利。”3月30日,在香港举行的中石化年报业绩报告会上,王玉普透露。

低油价带来的停产风波,正在刮向中石化旗下的油田。时代周报记者此前从中石化胜利油田管理局获悉,中石化早前已关闭胜利油田中的4个小油田。有关人士表示,这在胜利油田50多年发展中实属罕见。

王玉普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此举是根据市场油价及生产经营情况,而决定关闭效益较低的油田。

据胜利油田发给时代周报记者的资料显示,经过严格效益测算,在胜利油田开发的70个油田中,宣布关停的小营、义和庄、套儿河、乔庄油田的开发效益排在末尾。

“这些小油田涉及的原油成本比较高,如果继续开采,要赔钱,等油价高的时候,再把这几个油井开起来,(关闭)这都只是暂时的。”胜利油田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虽然油价低,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还是能减少亏损。我们的理念是‘减亏也是增效’,总体上要优化运行。”王玉普表示。

目前尚不得而知中石化是否也有其他油田关闭的现象,时代周报记者暂未能从中石化获得消息。不过王玉普透露,被关停油田的员工将得到妥善安置。

中石化传统的优势在于中游炼油化工和下游销售环节,而上游勘探领域,则是其“短板”所在。如今,“短板”正将被王玉普补齐。

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王玉普表示,下一步上游将全力推进天然气大战略,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实施,力推气化长江经济带,在川渝地区实现天然气产量翻一番,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中石化将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重点发展天然气业务,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长期来看,低油价仍将是主流趋势,对于中石化来说还会有更好的改革外部条件,无论是利用炼油业务形成的利润反哺改革、抑或是通过低油价向上游低成本扩张。

就在出席业绩发布会的一周前,3月23日至25日,王玉普曾前往川渝地区调研,这两个省市是中石化天然气项目所在的重要地区。

“党组作出了‘全力推进天然气大发展’的决策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四川盆地是战略基点。要强化勘探的龙头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资源基础。”王玉普在四川调研时指出。

王玉普对驻川企业提出了希望:“加大预探和风险勘探力度,优选大目标,努力实现大突破大发现。西南油气田要抓住建设百亿立方米气田的机遇,真正建成中石化新的效益增长点。”

在此方面,中石化拥有自身的优势,2015年其大力推进高效勘探,在南海北部湾、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新疆塔中等地区取得了油气资源勘探新发现。

2015年,中石化在境内原油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其天然气产量却同比增长了2.6%,“受低油价影响,原油探明储量同比下降,但天然气探明储量同比增长 12.3%,主要是涪陵页岩气储量大幅增加”。

中石化去年已在重庆完成涪陵页岩气田项目一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目前已正式启动项目二期5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加强老区精细开发,推进新区产能建设”。

中石化2016年计划天然气生产8650亿立方英尺(约245亿立方米),中石化总裁李春光透露,中石化去年在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产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其中30亿立方米在当地销售。

王玉普的目标是在四川和重庆地区,实现天然气产量翻一番,达到300亿立方米/年;预计到2020年,中石化境内天然气产量将达到400亿立方米/年,供气规模将达到530亿立方米/年,建成川渝等一批清洁能源和资源战略基地。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王玉普在上述两地调研时特别强调了绿色环保,清洁生产。在他看来,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都是打赢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石化在炼油项目上,也投入了不菲的财力用于环保。

据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茂名市委常委、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余夕志透露:“我在茂名石化工作了5年,进行了200亿元的投资,其中23亿元用于环保,超过总投资额的11%。同时,有将近70亿元是用于质量升级—质量升级也是为了环保。所以可以说,近5年,茂名石化花了近一半的资金用于环保。”

销售公司工商变更出炉

中石化销售板块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在2015年年度业绩会上,王玉普表示,去年销售公司已建立起新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控股股东,中石化将全力推动销售公司的市场化混改,以市场机制破除障碍、激发活力、创造效益。

王玉普的上述表态,被外界解读为中石化的混改将驶入稳步推进的快车道,回顾傅成玉时期的改革,一名能源行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傅成玉搞的改革给中石化带来的成效,象征意义或许要大于实际意义。”

早在2014年2月19日,中石化提出销售公司改革方案,25家财务投资者以1071亿元的资金受让销售公司29.99%股权,历经13个国家部委的严格审批,12月取得商务部批复,直至2015年3月,1050亿元资金交割最终完成。

按照最初计划,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董事会将在完成引资不久后,选举产生才是。然而随着傅成玉退休,王玉普接任,销售公司“混改”进程迟迟未见动静。

2015年12月28日,中石化发布消息称,增资后的销售公司首届董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并组建了首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海潮兼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中石化销售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夏世祥担任副董事长。

就在外界聚焦中石化2015年业绩之时,时代周报记者独家发现,3月31日,销售公司的工商资料已发生悄然变更。

其中注册资本由200亿元变更为284.03亿元;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另外,颇受关注的高管名单也出现变更。根据工商资料显示,除中石化销售公司已有的10名原班高管人马外,新增加了4名高管,分别为3名董事赵学军、张霄岭和周立群,以及1名监事刘家德。

以上新增加的4人中,有3人此前已被媒体报道在名单之列,赵学军(嘉实基金党委书记、总裁),张霄岭(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和刘家德(中国人寿副总裁),而此前呼声颇高的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王颢却不在名单之列,取而代之的是周立群。

周立群是谁?根据公开资料,一位名为周立群的人士此前担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此后在2015年3月,其调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担任监事。此周立群是否为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董事,时代周报记者暂未能查证到。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石化销售业务混改的推动,上市一事在今年也有望实现。

国联证券分析师石亮对此表示,一旦销售公司上市,中国石化将形成中石化股份、炼化工程、石油工程公司和销售公司四足鼎立的上市格局,2016年,这一雏形或许能开花结果。

(责编:闫璐、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