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能源>>能源专题

积三十年核电发展之经验,砺国之重器“华龙一号”

——写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一周年之际

2016年05月06日18:34 |
小字号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扬帆远航,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岁月悠悠,耕者匆匆。转眼“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已迎来了开工建设一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年,是三代核电“自主化”梦想和“走出去”战略一步步照进现实的一年。从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到钢衬里模块顺利吊装,再到常规岛筏基浇筑,……一个个里程碑节点的实现,见证了中国核电事业从“潮起秦山”到“蛟龙出海”的辉煌足迹。

“华龙一号”的发展汲取了我国30多年核电建设管理和近25年运营发展的成熟经验。翻开中国核工业60年来的核能反应堆家谱,“华龙一号”被誉为“名门之后”。细数“华龙一号”的设计建设发展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它正是沿着“自行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秦山核电30万机组,为我国自主发展核电奠定基础”、“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秦山二期和海南60万千瓦核电机组,带动我国核电重大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秦山三期田湾等核电项目建设,拓展自主核电建设国际化视野”、“岭澳福清方家山等100万机组建设,奠基百万千瓦自主化基础”的路径发展演变而来,并积累中国核电三十多年建设运营发展的成功实践,厚积薄发,自主创新,成为我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国之重器。

秦山自主30万机组起步奠定我国民族核电发展基础

1985年3月20日,我国大陆自行设计的第一座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在秦山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秦山一期3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从而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这是我国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里程碑,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首座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光荣”。“华龙一号”的经验积淀源起于此。

30年间,秦山核电基地没有发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任何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件。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秦山地区各项环境辐射监测指标均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对周围环境没有产生可察觉的辐射影响,其所在的海盐县也被浙江省评为环境最优先进县之一。

秦山海南60万机组持续跨越推动民族核电迈向新台阶

秦山二期工程两台60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1号机组、2号机组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大型商用核电站,被誉为“走出一条核电国产化的路子。” 同时,该项目也成为培养锻炼我国核电自主设计队伍的重要平台。“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参与了秦山二期的设计,“华龙一号”设计团队的很多骨干都在秦山二期现场锻炼过。正是因为经历了秦山二期自主化的压力考验,“华龙一号”的设计队伍也在压力中“化茧成蝶”,成为核电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

除了设计人才的培养,核电设备制造也是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关键瓶颈,这一困难的突破在海南核电项目建设中积累了重要经验。2010年4月和11月,海南核电两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正式开工,2015年12月26日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综合国产化率上升到82%以上,为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提供重要支撑平台。通过海南60万千瓦机组建设,低压安注泵、安全壳喷淋泵首次在国内招标;电动辅助给水泵由上海阿波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对百万级电动辅助给水泵进行完样机鉴定的基础上,根据昌江核电项目65万千瓦级电动辅助给水泵的技术规格书要求进行设计修改,打破了我国电动辅助给水泵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一回路主设备(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锻件全部实施国产化制造;重要核级阀门,包括国际止回阀、安全壳隔离阀、蝶阀等均立足于推进国产化;电仪类项目,包括硼浓度监测道、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等项目均在海南项目实现国产化,其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成为中核集团第一个实现棒电源设备国产化的项目。

秦山三期田湾等核电项目拓展核电自主化建设国际化视野

“华龙一号”在融会我国自主建设和管理运营的成熟经验基础上,也汲取了世界先进设计理念,颇具国际化视野,这得益于秦山三期、田湾等核电项目的实践探索。

1998年6月8日,秦山三期2台70万千瓦级重水堆核电站开工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运,被誉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范”。在工程建设的实践中,秦山充分利用国内积累的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坚持自主原则,变革管理观念,强化业主权责,不断深化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了能成功实施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的管理模式,即“垂直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协作,横向约束,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运作”,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秦山三期自主开展设计审查,促成了40项设计变更,实施99项设计改进,其中21项变更和技术改进是在重水堆核电机组中首次实施和采用。

田湾核电站的建设拓展了我国核电自主化设计管理的国际视野。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安全系统由三通道改为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4通道(N+3)结构,大大提高了安全系统的冗余度和执行功能的可靠性。如主要安全系统的设备都设置了4套,其中3套作为备用,出现故障时总有一套会启动,加大了保险系数;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等抑制超设计基准事故的措施,这是国际上首例;采用的西门子开发设计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符合国际核电技术发展方向,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反应堆厂房采用双层安全壳结构,使事故情况下环境和居民的辐射防护水平明显提高;在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国内从没有做过的关键领域,如55束倒U型钢缆张拉、双层安全壳、一回路主管道异型材料焊接、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等施工安装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岭澳福清方家山等100万机组夯实百万千瓦自主化基础

岭澳二期的自主化设计可谓是“华龙一号”的学习基础。岭澳二期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核电项目,当时国家把岭澳二期作为自主化依托项目,要实现四个自主化,首当其冲就是设计自主化。当时中国广核集团委托中核二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前身)负责岭澳二期工程设计的核岛总包和全厂设计总体院。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把近6000台法国阀门换成韩国阀门的问题,当时在核二院做技术支持的法国专家都认定需要延长原定工期一年时间才能解决。而邢继的设计团队硬是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完成大量力学分析工作,确保了工期一天也没有延误。法国专家认为这简直不可思议,但邢继他们办到了。像这样的问题在岭澳二期自主化设计过程中还有很多。就是在这样一个个挑战面前,邢继带领的设计团队开始学着面对挑战、勇敢超越。

福岛核事故后的经验反馈也对“华龙一号”的设计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福岛核事故后,福清核电1、2号机组和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作为百万千瓦机组进行了大量的安全改进。以方家山核电厂为例,在国家核安全局提出的运行核电厂25项安全改进项目基础上,方家山核电厂进一步整理细化,确定了56项改进项目,主要包括海堤加高、增设防水淹的高位固定式应急柴油机、购置移动式柴油机及移动泵、加装非能动消氢装置、新建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完善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等。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花费6.5亿元,56个改进项已经整改落实到位,通过这些安全改进项目的实施,为后续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三十年积淀传承铸就“华龙一号”国之重器

三十年的积淀传承,“华龙一号”腾空出世。

“华龙一号”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为落实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华龙一号”站在了世界核电技术前沿,得到了众多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关注和认可。中核集团基于“华龙一号”(HPR1000)的海外市场布局已初具规模,已与欧洲、拉美、亚洲、非洲近20个国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海外首堆工程已在巴基斯坦开工,与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已签订政府间协议,对埃及、英国、巴基斯坦等国核电项目开发进展状况良好。

在安全性方面,“华龙一号”全面平衡地贯彻了纵深防御设计原则,设置了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在安全性上完全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反应堆采用177堆芯不仅可使发电功率提升10%,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功率密度,提高了安全性;创新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以非能动作为能动系统的有效补充,为核电安全运行提供多层安全保障;双层安全壳,能够有效保障放射性物质不会外泄,能够抵御商用大型飞机撞击,能够抵御类似引发福岛核事故震级的地震。

“华龙一号”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屡屡感受着党和国家给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并因其在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进程中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非装备制造业展时表示:要将自己的三代核电技术推向全世界;李克强总理说“你们(‘华龙一号’)为我撑腰,我去国际舞台为你们扬名”,并将“华龙一号”作为我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两大龙头产品对国际推介。

“华龙一号”作为中核集团的“核电1号工程”,在建设管理上多措并举,有力保障了“华龙一号”的顺利推进。例如,建立了完善的经验反馈机制,并创造性地开展沙盘推演活动,完善各项准备工作,识别和管控风险;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针对工程建安、调试和生产准备等领域进行专项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福清核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升版优化《福清核电5、6号机组项目管理大纲》,实现项目管理全领域覆盖,并围绕“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管控要求和措施;结合1-4 号机组工程建设的经验反馈,并借鉴国内外同行的良好实践,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商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管理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建设。建立问题导向的分级协调机制,包括: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中核集团公司牵头组织的工程建设季度协调机制;项目层面的业主公司(和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及参建单位组织的高层协调机制,力求将“华龙一号”建成为高质量的核电示范工程和自主三代核电的样板工程,以推动我国核电发展再上新台阶。在项目推进的关键阶段,在集团公司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下,共同组建了“福清核电5、6号项目开工尖兵团”,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

“华龙一号”的建设,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华龙一号”在致力于发展自主品牌核电的同时,也充分汲取和接纳来自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与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升华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电建设运营理念和标准,促进着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

“华龙一号”,得益于中国核工业优良传统的传承和核工业文化的浸润。发轫于第一次创业时期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在“华龙一号”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弘扬与实践,“同一事业、同一项目、同一目标、同一文化、同一行动”的“六同”理念凝聚起参加各方的强大精神动力。

“华龙一号”自主核电三代压水堆技术的示范工程的顺利建设,对提高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实现从“核大国”到“核强国”的跨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方将通过实施示范工程,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与核心技术,为核电装备“走出去”开展第三方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让高效、清洁、安全的绿色能源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田桂红、罗路红、左跃) 

(中国核电供稿)

(责编:庄红韬、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