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发展复苏 重心从传统核电大国转向新兴经济体
“福岛核事故以来,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发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核电发展正在复苏。”4月1日—2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9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在开幕致辞中说,2018年,全球在建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501.3万千瓦,分布在1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核电发展的重心正在从传统核电大国转向新兴经济体。
本次会议以“清洁能源时代核能发展、创新与合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一带一路”核能国际合作,共同促进清洁能源时代核能的发展、创新与合作。
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明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
2018年以来,我国共有8台核电机组相继建成投产,目前还有11台核电机组正在建设之中,在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
作为推动三代核电发展的主要国家,我国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机组已经达到10台,占世界三代核电机组的三分之一以上。
余剑锋介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首批投入运行的AP1000、EPR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正在顺利推进,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6号机组,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项目,有望按计划或提前建成投产。
在四代核电领域,我国加快实施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进入安装调试最后阶段,明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
我国拟在核电相对集中地区新建5个处置场
在乏燃料后处理方面,我国政府设立了乏燃料后处理科研专项。
“2016年,我国在国家层面成立了乏燃料后处理工作机制,乏燃料后处理工作全面提速。”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介绍,目前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产能建设正按照“中试规模—示范规模—工业规模”三步走计划稳步推进。
在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国家原子能机构正在组织编制《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规划》,拟在核电相对集中的地区新建5个处置场,满足当前和未来核能发展需求。同时,为解决高放废物安全处置问题,我国明确了“选址、地下实验、处置库建造”三步走战略,提出了2050年最终建成高放废物处置场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完成场址选址工作,首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业经国家原子能机构审议通过,为高放废物“寿终正寝”提供了方案。
作为核领域的基本法,原子能法已被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张建华介绍,该法有望近期颁布出台。此外,《核损害赔偿法》《乏燃料管理条例》《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一批核领域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订。
他同时表示,我国正在积极谋划在核电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建设核燃料产业园,为核电站提供“一站式”核燃料供应服务。
要制定新一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我国核电机组保持良好的运行记录,整体安全水平逐年提升。
“要坚持安全发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强调,要始终把安全放在核电工作的首位,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落实核安全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持续提升核电安全水平,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提到,我国核安全基础能力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核安全“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推动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一期工程初步建成,内涵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完善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自动站建设,为2020年建成全面覆盖、要素齐全、数据准确、运转高效的国控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刘宝华同时表示,要认真谋划核电工作,研究制定新一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提升三代核电技术,积极开展小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研发示范。要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基础性、原创性核电技术研发创新力度。(陈 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