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6日16:44 來源:人民網-能源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杜燕飛)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總經理孟慶強今日做客人民網時表示,特高壓技術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這一點應該本著一個科學的態度,本著一個能夠大膽探索的態度,來看待特高壓。
在談到特高壓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時,孟慶強表示,目前,大家對特高壓建設認識有一個誤區。他指出,在電網建設過程當中,應該說特高壓不僅解決了長距離、大功率的運輸,降低了損耗,而且特高壓建設本身對環境的影響是小的,比如說佔地,和同等容量傳輸的其他的特高壓等級,特高壓技術佔地少了很多,更好地利用國土資源,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孟慶強坦言,由於特高壓是一個新生事物,所以有很多業內專家對此抱有一定懷疑態度,這也是應該可以理解的,因為這終歸是一個新生事物,世界上隻有中國這幾條線路投入商業運營,在商業運營的過程當中,雖然成效非常明顯,但不意味著一點瑕疵沒有。這個技術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這一點大家應該本著一個科學的態度,本著一個能夠大膽探索的態度來看待特高壓。
孟慶強認為,中國能源結構的問題,再用傳統方法、觀念,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傳統是什麼?就地平衡,以運煤為主,中國每年鐵路新增運力的70%在運什麼?在運煤。煤炭大量地從西北、華北地區運到南方,通過公路、鐵路甚至是船運、海運,包括長江運輸、河道運輸,大量都是運煤。在運輸過程當中,當然會有污染。在燃燒過程當中,也會有污染,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由於這種就地平衡的觀念,造成國土面積和人均電力裝機非常高。華東地區電力裝機,長三角地區的裝機容量,也是非常大的,所造成的環境這種容量過飽和,一些污染物是排不掉,形成污染。
他進一步解釋說,要打破目前能源格局,一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二是就是打破就地平衡這種傳統觀念和方法,原來是沒辦法,因為沒有特高壓技術,現在有了這種技術,我們就應該大膽地嘗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來解決穩定,而不是在這兒坐而論道,錯失發展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