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新丝路 携手谱华章【3】

“血脉”相连共筑繁荣之路

金秋,收获的季节。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为中亚油气合作撒播希望的新种子。今年9月,合作之果渐次瓜熟蒂落。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始于土库曼斯坦,经由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入我国新疆境内,与规划中的西气东输五线相连。至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均因油气管道的连结而实现“资源血脉”相融相通。此次D线塔国段开工,标志着又一条凝结着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发展意愿的能源动脉即将腾跃在亚欧大陆腹地,又一条钢筋铁脉将中国和中亚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又一段合作共赢、相依相助的友谊佳话写进丝绸之路的新篇。

古时丝绸之路上美丽的故事仍在流传,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又唱响新的友谊之歌。PK项目等大中型油气田、阿姆河右岸天然气项目、复兴气田项目、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D线、中哈原油管道……17年来,通过不断扩大油气合作,中国相继向中亚国家发出中国“和谐号”发展列车的“邀请函”,秉承互利共赢的理念不断拓展合作之路。

携手同行,亲密合作,硕果累累。中国石油在中亚不断创造新的传奇——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老油田“重现青春”,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里矗立起一座座天然气产能建设的丰碑,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四条管道在此安全前行……连接上下游的油气长龙不仅为中国市场输送经济动力,而且福泽沿线人民,加深了传统友谊。在土库曼斯坦,中国石油捐资400万美元援建的米干村净化供水项目让6000多名村民喝上了洁净水;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石油投资建设哈国最好的儿童夏令营,成立教育基金,提高当地教育水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石油为村民修路建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互补、经济互通、文化互融,中国与中亚在油气项目上越来越大的合作规模和越来越丰富的合作内涵将昔日的友好邻邦变为今朝守望相助的战略合作伙伴,能源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章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血脉”相连筑牢丝路发展根基。如今,新征程,再出发,起点更高,目标更远!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和供应企业,中国石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潮中必将发挥主力军作用,而中亚油气合作也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油气合作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翻开世界经济版图,随着油气合作的深入,广阔的亚欧大陆腹地正由资源高地转变为经济增长“新地标”。统计显示,2013年,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增长均达到10%以上,哈萨克斯坦增长6%,乌兹别克斯坦增长8%,塔吉克斯坦增长7.4%,中亚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

相对薄弱的发展基础让中亚各国快速发展的诉求强烈,亟须寻求多元的资源出口通道,以保障资源优势稳定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的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表示:“中西部地区通过扩大向西开放,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乃至欧洲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金融合作,从而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大力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起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丝路沿线地带本身就是我国能源的主要陆路大通道和供给地之一,加强沿线各国能源合作有助于减轻海上进口压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学教授庞昌伟说。所以,加强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的合作对彼此而言都具有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大规模的能源合作也必将对亚太地区能源市场供应格局和地缘政治的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油气合作的范围和空间将不断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欧亚大陆国家的共同参与,推进多元,开放发展,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向西、向南延伸,辐射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地,油气合作潜力巨大。此外,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中亚国家也在积极探索突破过分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能源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升级,为中亚油气合作打开了新的空间。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研究会中心高级顾问王海云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路’作为关键词,是包括油气管道、信息网络等现代互联互通技术联结在一起的多维、多项的‘现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加强油气合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油气贸易的同时,也在呼唤合作方式的多元和升级。

羌笛悠扬,穿过千年的历史风沙,化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响亮号角。秉承着互利共赢的理念,沿着千年友谊之路,以能源为引擎,中国的“和谐号”列车正搭载着越来越多的伙伴呼啸向前……(马莹莹)

(责编:闫璐、王静)
 
 
您的留言
内容:
请您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人民日报网络中心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