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电子垃圾回收灰色带 中国石油大学学子探底二手市场【2】

队员罗开广采访村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晓龙 提供
手机翻新“重生”,谁之过?
截至2015年2月,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达15.3亿,每年产生的废弃手机大约有2亿部。“我家三口人五个手机,那两部坏的一直放在抽屉里,反正也不占空子。回收价格太低了,不舍得卖,就一直放在家里。”队员们来到柳西社区了解手机的回收情况,张阿姨对队员们说到,“手机里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我们也不敢轻易卖给别人。”
据村民们反应,隔三差五就有小商贩骑着三轮车来村里收废旧家电,热情的村民还给我们模仿了一段,“收废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旧手机,上好的不锈钢盆和菜刀换手机来。”每次小商贩来都能装满满一车回去,村民也挺高兴的,既处理掉了废手机,还得到了一个不锈钢盆(其实不是不锈钢的)。但手机最终又走向了哪里?
柳西社区一家手机店的老板向实践队员透露的这样一条信息:“那些不法商贩将回收回去的手机一拆,然后把外壳和坏了的零件换一下,一部崭新的手机就可以销售的,这就是你们经常看到的‘水货’。这种手机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出现漏电或爆炸等事故。”手机回收途径的不正当也使得山寨手机“横行霸道”。
2015年2月公布的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已将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列入目录,并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这预示着手机回收将结束以往的“黑户”状态,为正规企业开展手机回收打开了大门。“以前手机、复印机、打印机、小家电等没有基金补贴,正规企业不敢冒着赔钱的风险去回收。”新天地集团李经理说道,“今年我们集团可能要着手启动手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的回收项目了。”
当然中国的手机生产商也在做着努力的尝试,包括构建一个包含手机厂商、回收企业(回购网)、处理企业在内的生态圈,发挥各自擅长的业务优势,从宣传推广,到线上线下回收入口,再到环保处理,形成一条完整的手机环保回收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但是,正规回收企业起步较晚,面对浩浩荡荡的回收“游击部队”,正规企业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才能填补废旧手机正当回收的空白。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