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美麗山的故事

國家電網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促進中巴互利共贏【2】

2019年11月13日16:02 | 來源:人民網-能源頻道
小字號

將特高壓技術、標准帶入巴西

推動中國高端電力設備走向世界

在高壓輸電領域,巴西曾經是中國的老師。

上世紀80年代,巴西是中國電力人向往的殿堂。當時的世界第一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誕生時,中國尚處於電力技術落后、電力供應短缺的改革開放之初,而巴西已建成750千伏交流、±600千伏直流構成的世界上最先進的交直流混合電網。

時過境遷。如今,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已實現“彎道超車”,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電網。中國的電壓等級一路跨越式增長到特高壓交流1000千伏以及直流±1100千伏。

成立伊始,擺在國網巴西控股公司面前的道路就是明確的——不僅要將特高壓技術和標准帶入巴西,造福當地,也要幫助中國高端電工裝備“走出去”、走入巴西。

同樣,對於巴西來說,不管是能源稟賦、電力需求還是推動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特高壓都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

這本該是一件很容易開展的事,但這條路,9年中,曲折而漫長。

對於特高壓,特別是特高壓直流,剛開始,巴西人有著巨大的爭議和質疑。“一方面,是當時很多部門,包括礦能部,有些人不是專業出身,認為交流比直流更劃算,還有的人認為,600千伏已經足夠,沒必要採用800千伏的設計,另一方面,因為直流工程是點對點輸送,中間在沿途各州沒有落點,各州政府也沒有支持的意願,甚至還加以阻礙。”時任巴西能源研究中心(EPE)輸電部主任的保羅•艾斯邁拉德說。

“特高壓技術和標准進入巴西,特別是帶動中國高端電力裝備進入巴西,我們分為三步走。”蔡鴻賢做了個形象的比喻。

第一步,是不遺余力地向巴西介紹中國國家電網在特高壓上的成就,推介特高壓對於巴西能源傳輸、造福國計民生的優點。“改變人家很難,我們要融進去,讓別人了解你,信任你。”蔡鴻賢說。

第二步,則是以中標重大電力工程為契機,積累建設經驗,同時也通過實際效果,讓巴西人看到中國國家電網的力量、做法和誠意。在隨后中標的諸多工程中,國網巴西控股公司都會對西門子、ABB提出技術標准,要求按照中國國家電網的標准去做。這是一個相互適應、相互磨合的過程。

第三步,就是依托美麗山二期工程,將中國高端電力設備帶進來。2015年,巴西經濟低迷,對於中國國家電網的投標,巴西政府和巴西國家電力公司都十分支持。國網巴西控股公司抓住了這個契機,聯合中國眾多設備廠商組團出海,成功中標。

隨著美麗山一期、二期工程的成功投運,中國特高壓的技術、標准,在技術性、經濟性上,不僅得到了巴西電力同行的廣泛贊同,還得到了巴西能源部門、巴西政府的高度認可。

美麗山二期工程飛越亞馬孫雨林的壯觀場面

以美麗山一期工程為例,它讓巴西國家最高電壓等級實現了從±600千伏到±800千伏直流的跨越,將美麗山水電站的超過三分之一的電能輸送至巴西東南部的負荷中心,滿足2200萬人口的年用電需求(相當於巴西總人口的10%),對於當時深受經濟危機影響的巴西,更是一場及時雨——工程建設期間創造了超過9000個直接工作崗位和超過21000個間接工作崗位,建設和修復了超過2000公裡的道路和200座橋梁,創造了超過4萬個就業崗位和約80億元人民幣的稅收,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特高壓落地巴西,是真正的雙贏。

對於中國高端國產電力裝備企業來說,這也是難得的出海機會。

據測算,美麗山二期工程有效推動中國電工裝備業整體產能輸出,帶動國內產值5.6億美元。

美麗山二期工程有效帶動中國高端電力設備“出海”圖為美麗山二期工程直流閥廳

不光如此,國網巴西控股公司還積極與歐洲及巴西當地電工裝備企業探索合作,打造中歐跨國產能合作新模式,實現中巴、中歐多方合作共贏和互利互惠,詮釋了“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的精神,為中國在巴西乃至拉美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重要實踐。

(責編:王宇鵬、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