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預計2050年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

2019年12月13日15:47  來源:人民網
 

當地時間12月12日,《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在聯合國馬德裡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角”發布。《展望》預計,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約佔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

《展望》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共同完成,從技術、成本、路徑、支撐、模式及效益等角度入手,指出光伏將成為未來中國最重要的電力來源,對中國乃至全球遏制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幫助巨大

《展望》認為,技術持續進步是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的最大動力,而快速下降的光伏發電成本是實現高比例光伏部署的基石。到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發電成本預計將低於0.3元/千瓦時,到2035年和2050年新增光伏發電成本將降至約0.2元/千瓦時和0.13元/千瓦時。

《展望》預計,從2020年至2025年這一階段開始,中國光伏將啟動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國光伏將進入規模化加速部署時期。2025年和2035年,中國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將分別達到730吉瓦和3000吉瓦,而到2050年,該數據將達到5000吉瓦,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約佔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

《展望》指出,隨著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和儲能技術的創新應用,未來用能的模式也將產生巨大的變化,電力的調度與交易會更智能、更能滿足不同的用電需求。基於中國巨量的城鎮建筑物、超過300億平方米的建筑南牆面積,“光伏建筑一體化”將帶來至少30億千瓦光伏的加裝﹔光儲聚合、光儲共享和“虛擬電廠”等模式,更將充分重塑家庭和商業機構的用能格局。

同時,高比例光伏發電的發展,將進一步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顯著減輕環境污染,並從能源供給的源頭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表示,如今正處在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的歷史轉折點,有必要重新定位光伏在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和重要意義。無論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行動,還是達成全球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願景,光伏發電都將是重要的中堅力量。

(責編:杜燕飛、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