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 以色列找到高效“变废为宝”解决途径“超临界水分解”新方法将含碳废物变能源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毛 黎 现代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废物数量巨大,如何最大程度地变废为宝是全球众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努力的目标。 对于一些含碳废物,如混合塑料和废旧轮胎等,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清洁燃烧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找到了将其转化为可利用能源的方法。
第四届埃及石油展览会在开罗开幕 新华社开罗2月11日电(记者吴丹妮 闫婧)第四届埃及石油展览会11日在位于开罗的埃及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美国、法国、阿联酋、中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近500家企业参展。 埃及石油部长塔里克·毛拉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埃及一直把能源领域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石油、天然气贸易为埃及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引进中国电车 助力绿色出行 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车身,行驶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噪音……近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历史老城区中心的交通主干道多了别样的风景——来自中国宇通客车的63辆双源无轨电车正式全部投入使用。据悉,本批宇通电车是墨西哥乃至整个拉美地区最大批量引进的双源无轨电车,前后分3批整车运送到墨西哥城。
英国计划2035年前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车 新华社伦敦2月4日电(记者孙晓玲)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4日在伦敦表示,英国计划在2035年前禁止销售新生产的汽油和柴油汽车。 约翰逊当天在一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相关的活动上说,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还将在征询相关意见基础上,考虑在2035年前停止销售混合动力汽车。
埃及自1979年以来首次接收以色列天然气 新华社开罗1月15日电(记者李碧念)埃及石油部15日发布声明说,埃及自当天起开始接收来自以色列的天然气。这是自1979年两国签署和平协议以来,埃及首次从以色列进口天然气。
德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德国联邦机动车行驶管理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19年新批准上路的汽车中,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数量比2018年显著上升。分析认为,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市场,在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2019年德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超化石燃料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山)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科学家发布了2019年德国电力生产年度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在实际供给到用户的净发电量中的份额,从2018年的40.6%增加到46%,首次超过化石燃料(40%)。
能源牵线,土俄关系不断升温 1月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以及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共同出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启用仪式。 “土耳其溪”分两条线路,一线为通过黑海海底向土耳其供气管道,二线为通过土耳其向欧洲南部供气管道,其海底部分两条管线均长930公里,两条线路每年将分别供应157.5亿立方米天然气。
非洲将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下一风口 近日在京开幕的2019全球能源互联网暨中非能源电力大会传递出重要信息,继东北亚地区能源互联网建设在全球率先迈出实质性步伐之后,非洲将以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下一个风口。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非洲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装备,发挥中非双方互补优势,加大能源领域合作,对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推动非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地中海天然气项目取得新进展 以色列、塞浦路斯和希腊日前在希腊首都雅典签署了一项名为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的政府间协议。该管道将把以色列生产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有助于增加欧洲能源进口渠道、提升欧洲能源安全性。
中企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聚氯乙烯项目投产 据新华社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12月28日电 (记者蔡国栋)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最大聚氯乙烯生产项目28日在乌中部工业城市纳沃伊正式投产。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上说,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改变乌国内聚氯乙烯、烧碱等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不仅将新增大量就业岗位,也将带动相关化工产业发展。
俄能源部长:“北溪-2”天然气管道将于2020年投入运营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6日电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26日表示,俄罗斯有能力完成因美国制裁而中断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该管道项目将于2020年投入运营。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援引诺瓦克的话报道说,如果此前承担“北溪-2”管道铺设的瑞士全海洋公司因美方制裁而无法继续施工,俄罗斯有能力依靠本国力量完成管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