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高清組圖: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發現35枚2500多年古人腳印

來源:湖北日報  2014年01月03日08:24

高清組圖: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發現35枚2500多年古人腳印
下一頁

視頻: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發現35枚2500多年古人腳印

閱讀提示

1973年發現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舉世矚目,考古工作一直持續到1985年,此后因故中斷26年。

兩年前,銅綠山考古重啟,多項重大發現石破天驚,始採年代可推至夏早期,距今約4000年,大冶地區礦業文明史因此提前約1000年!

更引人遐思的是,在銅綠山岩陰山腳遺址考古發掘時,竟然發現了35枚距今2500多年的古人腳印……

驚天大發現

刑偵名家破譯古人足跡

“快去南區2號探方看看!”

54歲的考古隊隊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樹祥清晰地記得,2012年8月29日,技工王新華來找他時,腳步匆匆,氣喘吁吁。

那天,徐徐東南風吹散悶熱。陳樹祥趕到新發現的遺跡前,駐足觀察良久,才篤定地說,“這是一枚腳印。”

腳印,古人的腳印?太稀罕了。大伙好奇地圍了過來。王新華赤腳比劃比劃,笑哈哈地說,“和我的腳一樣大。”

陳樹祥將這個腳印編為1號,要求隊員們繼續仔細地刮土,厚度不超過1厘米。1號腳印周圍的浮土被刮去后,露出了一片腳印,細細一數,共27枚。從地層看,這批腳印為東周時期的遺存。

真是東周古人的腳印?想到人體足跡學已是當今刑偵專業的重要學科,陳樹祥遂邀請公安部物証鑒定中心專家實地鑒定。

10月19日,該中心張繼宗研究員和痕跡研究員劉偉平趕到現場,武漢市公安局物証中心首席專家鄭道利等刑偵技術人員也攜帶偵探器材前來協助。幾位專家在全國偵破過無數大案要案,但破譯古人足跡,也是平生第一次。

10月21日,雨過天晴,公安專家們齊集現場。此前,考古隊員利用考古學常用方法對足跡做了標記,公安專家們擔心有人質疑“這些足跡動了手腳”,隨機抽取了4枚足跡,刮去標劃痕跡進行測試后,又選擇周邊三處空地刮除表層,結果又新發現8枚足跡,遂一並勘驗。

專家們對足跡內外的泥土取了標本,連同現場勘驗資料,帶回去分析。最終檢驗結論是,“這些足跡真實可靠,保存形態各有差異,具有年代久遠的特征。”報告還給出了12枚足跡的具體特征:其中完整印痕長的為26厘米,短的為25厘米。起碼為兩人所留存。身高估算為1.72米及1.52-1.54米。赤足印跡,有重壓痕偏外、橫向移位等痕跡,可確定赤足者有負重特征。“現場極有可能還有塵封足跡,但我們決定不再挖掘,要是以后有專家提出質疑,留待他親自去勘驗印証。”公安專家說。

古人的腳印如何穿越了2500多年的時空?陳樹祥說,“一時無法給出結論,但我們不妨試著還原當時的冶煉場景,在一個雨過天晴的夏日,地面尚軟,幾名打個赤腳的礦工,把礦石、木炭等運到冶煉場地,他們剛剛離去,暴雨來了,雨水夾雜著山坡泥土形成不大不小的泥石流傾斜而下,掩埋了這些腳印和所在的冶煉場地,為我們留下難得一見的千古奇觀。”

此次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關注。當年10月21日,著名文保專家陳中行也來到發掘現場,他看了足跡后反復叮囑:“千載難逢,太重要了,一枚古人足跡就是一件國寶,要趕快制定保護方案,不讓足跡消失掉。”

隨后,省文物局組織專家現場考察,研討保護方案,確定將這片遺跡經消毒、木工布覆蓋、填沙等技術處理,並採取嚴格安保措施保護起來。

記者日前從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理委員會獲悉,遺址公園正式獲得國家文物局立項,這片古人足跡將以原貌的形式就地保護,將來會建成一個獨特景點。

歷史大貫通

始採年代提前約1000年

“人們常說銅綠山3000年爐火不熄,最新考古研究表明,始採年代可推至夏早期,比現在所說的商晚期,提前了約1000年。”陳樹祥告訴記者。

在諸多出土實物中,銅綠山?號礦體採礦遺址地層中發現的2件籃紋陶器最有說服力,這種后石家河文化常見的陶器,其碳十四測定年代為距今4000年左右,相當於中原夏文化早期。此外發掘的一批石錘,與已知晉陝地區更早或同時期古銅礦、綠鬆石採礦遺址出土的採礦工具非常相似。

陳樹祥稱,夏早期的採礦活動並非孤例,在銅綠山之北約5公裡的大冶蟹子地遺址的后石家河文化遺存中,發現有銅礦石和碎礦工具石錘。在銅綠山之東南約15公裡的陽新大路鋪遺址的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和后石家河文化遺存中,分別發現煉銅坩堝、銅鐵礦料、煉渣、紅燒土堆積和青銅片等冶煉遺存。

在去年11月舉辦的“中國礦冶考古——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學術研討會”上,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等專家,對此研究結論予以認可。

漢代煉爐補全冶煉史

銅綠山遺址發現至今已40年,其間採礦、農田水利建設等使地貌發生很大變化,加之礦區遍布煉渣及岩石,無法用探鏟進行傳統勘探,考古隊請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師生,採用地球物理勘察的磁法探測技術,以遺址北部一個暴露的煉爐為中心進行無損探測。

這一先進技術手段很快探測到了一口古煉銅爐,經研究鑒定,是西漢時期的,爐身已倒塌,殘留有一截缸壁、橢圓形缸底、支撐石、風溝及大量殘塊。雖是殘爐,仍使考古隊第一次認識到漢代冶煉爐的構造及冶煉工藝。陳樹祥介紹,這座煉爐繼承了銅綠山戰國晚期筑爐工藝,不同之處是,爐缸變大,說明冶煉技術進步。“銅綠山以往發現有10座春秋冶煉殘爐、2座戰國冶煉殘爐、17座宋代冶煉殘爐,這次漢代煉銅爐的發現,填補了本地區乃至長江中下游銅礦帶煉爐發展序列上的空白。”陳樹祥說。

古代冶煉大揭秘

喜銅植物指引找礦人

2012年6月,考古隊對岩陰山腳遺址進行搶救發掘,發現了一口圓形探礦井,直徑約1.85米,深4.62米。

有趣的是,考古發掘期間,離這口古探礦井不遠處,地質大隊正進行探礦作業,用現代機械深鑽1000多米后,未發現銅礦層無功而返。

古今探礦者何以都選擇此地探礦?原來,古探井地表附近至今叢生著蠅子草、銅草花等,這些植物嗜銅的特性,或為古代工匠們尋找銅礦指明方向。

“夾心餅干”原是洗礦尾砂

考古隊員在東周時期的地層中,發現一大片灰褐色硬殼,觀察地層剖面,發現灰褐色地層和鬆散的淺黃色含砂質黏土地層相間,如此反復,就像多層夾心餅干。

這到底是什麼?各學科人士也說法不一。考古隊邀請中國科技大學秦穎博士採用現代檢測手段聯合研究,初步認定是古人選洗礦料廢棄的泥流沉積,俗稱尾砂。“淺黃色地層是因混合了洗礦殘留泥漿,灰褐色地層則是混合了其他礦物質,可以推斷,此地選洗礦歷史很久,洗洗停停,形成了不同地層顏色交錯的現象。”秦穎說,表層洗礦尾砂經太陽暴晒,加上黏土膠結和擠壓作用,即形成像水泥地一樣的硬殼。

尾砂遺跡的首次發現,為研究銅綠山古代洗選礦技術提供了實物資料。據介紹,選洗銅礦技術在先秦文獻中尚不見記載,僅在明代《天工開物》作了略記。

古人“脫硫”不夠環保

硫化銅礦料儲量大,但含銅量較低,冶煉前需“脫硫”處理,大冶先民是否掌握這一技術,一直是謎。

上月27日發掘完畢的銅綠山四角塘遺址,新發現幾個不同年代的焙燒爐,揭開了這個謎團。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教授李延祥,研究銅綠山冶金史多年,幾天前他再次來到銅綠山實地勘查。看到新發現的焙燒爐后,驚喜地說,這在國內是第二次發現,第一次是1987年在南京發現的天寶年間的焙燒爐。“這個焙燒爐與南京那個非常相似,也應是唐宋時期的。”

李延祥還向記者介紹了古人“脫硫”過程,在焙燒爐內鋪一層半干不濕的木棍,再鋪一層硫化銅礦料,如此鋪個三四層,用干柴草引燃后就讓爐子燒著,一燒可能就是十天半月,礦石受熱氧化便排出二氧化硫。如果礦料太“貧”,需要反復脫硫,清代有脫硫9次的記載。“古人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四處飄散。”李延祥介紹,今天煉銅廠會把二氧化硫全部搜集起來,制成硫酸。

小資料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位於大冶市城西部約3公裡處,保護區面積約為555.7公頃,地形較為復雜,分為低山、丘陵殘丘,湖盆三種地貌。據大清同治六年《大冶縣志》記載:“銅綠山在縣西馬叫堡,距城五裡,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1973年起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新聞:

發改委住建部:2015年底前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2013年我國地質找礦“大發現” 巨型“寶藏”紛紛現身

2013年資源價改這一年 “價改”等於“價漲”嗎

年終策劃:2013年資源價格“漲”聲響起 對您影響有多大

今日空氣質量排行 保定連續2天登頂今日爆表

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發現35枚2500多年古人腳印

【1】【2】【3】【4】【5】【6】

分享到:
(責編:杜燕飛、王靜)

 高清推薦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趙本山17歲女兒近照曝光 錐子…
  2. 2北京十三陵地宮文物上錢幣堆成小…
  3. 3杭州:“鬼王潮”來襲 觀潮客遇險
  4. 4《左耳》女主角秒殺奶茶妹妹? …
  5. 5劉德華為妻女買上億別墅 搬離舊…
  6. 6王珞丹新片曝激情戲份 脫上衣與…
  7. 7林志穎與兒子父子裝出鏡 Kim…
  8. 8少林寺18名僧人震區義診
  9. 9宋祖英的妹妹宋佳玲清純美照 靚…
  10. 10又一批巴勒斯坦傷員抵達土耳其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