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能源

《天然氣“十三五”規劃》印發

十三五期間非常規天然氣要重點突破頁岩氣、煤層氣【3】

2017年01月19日15:22 | 來源:人民網-能源頻道
小字號

四、規劃實施

(一)組織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全國天然氣管網統籌規劃,完善全國天然氣規劃體系。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統籌指導下,國家能源局作為規劃的組織實施部門,推動各項指標和任務落實。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溝通配合,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為規劃實施創造有利條件。省級發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組織協調實施。

2、細化任務落實

研究制定《油氣規劃管理辦法》,加強國家規劃與省級規劃、企業規劃間的銜接,確保發展指標、重點任務、重大項目落地。各省(區、市)要將本規劃確定的各項指標、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列入本地區能源發展規劃和天然氣發展專項規劃,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明確進度安排協調和目標考核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各企業作為規劃的實施主體,根據本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細化調整企業實施方案,積極有序推進規劃項目論証實施。

3、做好評估調整

規劃實施過程中適時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梳理、評估,結合實施情況對規劃項目進行微調。堅持規劃中期評估制度,嚴格評估程序,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工作,對規劃滾動實施提出建議,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制訂對策。規劃確需調整的,國家發展改20革委、能源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規劃執行情況,適時修訂並發布。

(二)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對非常規、低豐度、深水天然氣資源落實差別化稅費政策。進一步完善油氣資源稅費在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分配方式和比例,促進形成資源開發惠及地方的機制。研究延長頁岩氣補貼政策並研究給予致密氣開發、生物天然氣一定財政補貼。引導多種主體建設儲氣調峰設施。清理不適應新形勢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指導意見。

2、全面深化油氣體制改革

實行勘查區塊競爭出讓制度和更加嚴格的區塊退出機制,公開公平向符合條件的各類市場主體出讓相關礦業權,允許油氣企業之間以市場化方式進行礦業權轉讓,逐步形成以大型國有油氣公司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勘查開採體系。

鼓勵改革試點和模式創新。持續推進新疆油氣勘查開採改革試點,總結經驗、完善制度並加快向全國推廣。加大頁岩氣礦業權出讓,鼓勵多元投資主體進入。總結和發展新疆、川渝、鄂爾多斯盆地等地區常規油氣、頁岩氣、致密氣勘探開發企地合作、合資混改、引入競爭等創新模式。支持有條件的省(區、市)開展天然氣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或專項試點。在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領域積極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推動天然氣管網運輸和銷售分離,大力推進天然氣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市場主體開放。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加強天然氣管輸價格和成本監審,有效降低輸配氣成本,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加大天然氣下游市場的開發培育力度,供氣企業合理承擔普遍服務義務,形成終端市場的競爭環境。依據市場化原則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天然氣進口。鼓勵符合產品質量標准的生物天然氣進入天然氣管網和車用燃氣等領域。

理順資源開發稅費關系,在統籌研究相關稅費改革的基礎上,研究建立礦產資源國家權益金制度,實施好資源稅政策,合理確定負擔水平。改革管道運營企業稅收收入分配機制。加強行業管理,推動建立獨立第三方行業研究機構。研究推動油氣大數據平台建設。

3、進一步深入推進石油企業改革

完善國有油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規范投資管理、強化風險控制,提高項目決策和運營管理水平。優化國有企業考核機制,加強對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國家油氣供應安全和國民經濟運行任務的考核,監管和推動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

鼓勵具備條件的油氣企業發展股權多元化和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

推進國有油氣企業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等業務進行專業化重組,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促進內部資源優化高效配置,瘦身健體,降本增效。

推進配套改革,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22問題,為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中央財政通過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等方式給予必要支持。

4、保障勘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落實《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總體方案(2016-2020年)》,加大財政資金基礎地質調查投入力度,加快資源勘查市場開放,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強化礦業權監管和科技支撐,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使勘查和勘探投入保持在較高水平。油氣企業要立足國內,切實保障“十三五”勘探工作量投入不低於“十二五”,加快儲量探明和經濟高效動用,推動天然氣快速增儲上產。

加強管網、儲氣庫等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加強管網互聯互通,提高天然氣區域互濟及應急調峰能力。統籌銜接天然氣基礎設施布局規劃與土地利用、環保、水利、城鄉規劃等相關規劃,健全西北、東北“管廊帶”,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各省(區、市)應統籌勘探開發、天然氣基礎設施用地,確保用地需求納入各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各省(區、市)要簡化核准辦理手續,支持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用海協調機制,解決近海海域油氣勘探開發用海矛盾。

創新天然氣基礎設施項目管理機制,開展通過招投標等方式選擇投資主體試點工作。開展地下儲氣庫庫址普查篩選和評價。加大企業債券等對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研究推動利用金融手段支持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推動基礎設施項目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向經濟欠發達、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等優先安排並給予支持。

5、保障管道安全運行

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管道保護工作的領導,督促本行政區域內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指定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護的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要落實管道保護企業主體責任,嚴格依法開展管道建設和維護工作,加強檢測與巡查。研究制定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實施細則、海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加大管道保護法的執行力度。建立中央與地方各部門上下聯動保護機制,確保管道安全運行。加強管道與鐵路、公路等其他重大建設工程相遇相交關系處理。加大管道安全隱患整改支持力度。

6、加快市場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進程,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有序進入天然氣行業,形成多元化主體公平競爭局面,提高效率增強活力。打破壟斷,有序放開競爭性業務,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提高國際定價話語權。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加強簡政放權后續監管,督促國家產業政策和標准規范落地。健全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對市場准入、交易行為、壟斷環節、價格成本等重點環節監管,加大區域管網及配氣市場監管力度。

7、加強科技創新和提高裝備自主化水平

依托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油氣重大理論突破、重大技術創新和重大裝備本地化,全面實現“6212”(6大技術系列、20項重大技術、10項重大裝備、22項示范工程)科技攻關目標。重點攻克頁岩氣、煤層氣經濟有效開發的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攻克復雜油氣田進一步提高採收率的新技術,同時加強科研項目與示范工程緊密銜接。依托大型骨干企業,吸收包括民企在內的全社會優勢力量,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發揮示范項目引領作用。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提高油氣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燃氣輪機研發制造自主化進程,燃機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關鍵部件生產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有序推進自主燃機國產化應用。進一步提升天然氣長輸管線壓縮機組和LNG接收站關鍵裝備技術等水平並推動示范應用,進一步提高海洋油氣裝備研發制造能力。加強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研究工作,重點攻關開發技術、環境控制等技術難題,超前做好技術儲備。

8、深入推進國際合作

深化雙邊、多邊天然氣合作,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天然氣生產國的合作,形成多元化供應體系,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建立完善跨境天然氣管道沿線國家保証供應多層面協調機制,重視跨境管道安全保護,保障安全平穩供氣。促進與東北亞天然氣消費國的合作,推動建立區域天然氣市場,提高天然氣價格話語權。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為我國天然氣發展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責編:杜燕飛、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