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下调 多元化选择加速燃料电池降本 近日,财政部关税司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氢燃料电池部分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有所下调。在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燃料电池需求正快速上涨,降低进口零部件关税将为行业带来利好。
需求骤增、电网承压、电价暴涨 日本突遇电力危机
2021年伊始,日本的低碳战略尚未全面展开,却先遭遇了一场供电危机。 1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Hiroshi Kajiyama表示,因寒潮来袭,日本的液化天然气(LNG)库存快速下降,加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不足,日本电力供应严重吃紧,电网也已接近满负荷运转,随时都有断电的危险。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已成全球重要“电源” 本报讯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电力报告指出,虽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电力市场需求明显下滑,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却呈加速之势,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大幅缩减,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快速提升至近30%,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据悉,这是IEA今年发布的首份电力市场报告。
两部门印发两个《办法》规范智能化煤矿建设 本报讯 记者武晓娟报道:近日,为规范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管理工作,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制定了《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矿智能化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两个《办法》已于2020年12月28日起实施。
即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石化企业减碳迫在眉睫 核心阅读 目前大多数石油炼化企业已经具备较高节能降耗水平,再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缩短流程来减少碳排放的话,投资将比较大;若使用清洁能源,则会进一步提高成本。同时,炼化领域整体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各企业要做很多工作。
山西省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 同比增长6.28% 本报太原1月19日电 (记者周亚军)2020年山西全省外送电量1053.62亿千瓦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6.28%。截至当年年底,山西全省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达到1.038亿千瓦,较2015年增长49.05%。
首艘500千伏海底电缆运维船投用 本报海口1月19日电 (记者黄晓慧)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自主建造的首艘海底电缆综合运维船1月19日在海南海口正式交付使用,这是中国首艘具备开展500千伏海底电缆高速巡航与低速检测的动力定位船舶。据了解,海缆运维船投入使用后,将开展巡视、检测和应急工作,为海底电缆提供全天候“保姆式”保护,有效提高海南联网一、二回海缆保护区日常巡视、应急干预、重大保电特巡、调查取证和海缆保护宣贯等方面作业能力,全面提升海缆应急处置和自主检测能力。
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需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完善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支持政策,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保护海洋,治理微型塑料污染 【现象】不久前,中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检测出了海洋中的微塑料。
无人化采煤还远吗?智能化建设给出答案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相继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