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滾動

治霾"排放大限"將至 火電廠稱仍存技術及成本難題

2014年02月28日07: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治霾"排放大限"將至 火電廠稱仍存技術及成本難題

  將於今年7月1日起實施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對現有火電廠的排放標准作了嚴格要求。為此,我國大多數火電廠都要進行大規模的環保改造,而現行的除塵技術存在投入成本和技術瓶頸多等問題,制約著電廠改造升級步伐。

  這項被稱為“史上最嚴標准”,要求現有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對煙塵、SO 2、N O x和煙氣黑度最低標准由原來的50m g/m 3降低至30m g/m 3,重點地區為20m g/m 3。這意味著在剩下的短短5個月時間裡,大多數火電廠都必須對機組進行脫硫、脫硝和除塵等技術改造,不僅改造成本巨大,且當前技術存瓶頸。

  “目前,電廠正在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升級,有望7月1日前使各項排放達到最新標准。”武漢青山熱電廠科技環保中心主任方紅對記者說“這都依賴於大量的資金投入。”青山熱電廠隸屬於國電集團,擁有2台350M W級和2台220M W級別熱電聯產機組,目前正在進行脫硫脫硝以及除塵設施改造,但近3億元的總投資卻成為不小的資金包袱。

  據中電聯的數據顯示,我國新建機組的平均脫硝成本約為1.2分/千瓦時,現役機組約為1.5分/千瓦時﹔一些特殊設計的機組,可能高於2分/千瓦時“除了脫硫、脫硝設備改造時的一次性前期投入,后期巨大的運行成本也是電廠最擔憂的費用之一。”業內人士表示。

  不僅成本高昂,在技術上達標也很難。從效果上看,採用布袋除塵、電袋復合除塵或移動電極、高頻電源等新工藝,由於缺乏廣泛的應用,技術還不穩定。“布袋使用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破損,除塵效果遞減,三五年后又得重新更換,再投入一次。”方紅說。

  對一些老電廠而言,目前的設備、技術工藝能達到的效果已到了頂端。中電聯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至少還有72%的現役機組需完成脫硝等煙霧改造,而這又需要較長的周期,甚至停機改造,對電廠發電造成影響。

  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13年的研究,發明了黏合除塵法。這種方法使用全新的燃煤PM 2.5的排放控制技術,在不改變現有除塵設備和參數,不增加大型設備,不需大量投資的基礎上,促進PM 2.5團聚成大顆粒,增強既有除塵設備的脫除效率。

  技術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軍營教授介紹,我國絕大部分電廠都安裝了靜電除塵器,如果再加上黏合除塵法,雙重技術聯合使用不僅效果更佳,而且,最為方便快捷,還節省了大規模技術改造等成本。

  目前,該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兩項,省部級獎勵兩項,並兩次連續獲得科技部“863”項目資助,具備市場推廣應用條件。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高達69.4%,燃煤電站排放的超細顆粒物是我國大氣顆粒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也是誘發全球氣候變化、煙霧事件和臭氧層破壞等重大環境事件的重要因素。

  面對今年7月1日起執行新的排放標准,時間緊,任務重,技術和資金壓力巨大。張軍營教授建議,燃煤電廠要系統分析顆粒物排放特征,選擇切實經濟可行的技術,盡快啟動除塵設備升級改造,爭取按時完成技術改造。

  張軍營介紹,目前技術示范工程實施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一些技術改進、工藝調整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予以立項,提供資金支持,提前開展技術攻關,盡快推動產業化進程,更快的服務於各大電廠。以幫助全國霧霾天氣治理。(記者 徐海波)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編:杜燕飛、王靜)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