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三成滬企追加年終獎預算額度 平均增幅將達12.7%

2014年01月06日10:21    來源:解放日報    手機看新聞

  又到一年“猜”年終獎之時。記者昨天從中智人力資本調研與數據服務中心獲悉,一項針對300多家企業進行的年終獎發放策略調研顯示,六成上海企業允諾會按2012年的人均水平發放年終獎,還有三成企業則慷慨地追加年終獎預算額度,平均增幅將達12.7%。

  不過,12.7%只是平均增幅。中智人力資本調研與數據服務中心昨天解釋說,具體發多少年終獎,還要視崗位有所區別。處在企業的一線員工所得年終獎將佔到年總收入的7.5%﹔一線員工中,銷售人員拿到高額年終獎的比例較高,平均可佔到年總收入的18%﹔作為公司的高層管理,年終獎所佔收入比例更高,達年總收入的21.8%。從發放額度來看,高層的年終獎平均約為4.5個月的基本工資,銷售人員和技術人員分別為3.5個月和2.5個月。

  現在要想拿到年終獎,恐怕還要等等。調研發現,有七成企業選擇在春節之前一次性發放,另有10%的企業年終獎放到年后一次性發放。如果有各種因素,年終獎還將縮水甚至泡湯。調研顯示,有46%的試用期員工、61.5%的主動離職員工將拿不到年終獎,所有工作不滿一年的員工、34.8%的主動離職員工以及46%的休產假員工,將拿不到全額年終獎,須根據實際工作時間發放。

  “具體發不發、發多少,都並非企業的法定義務。”任仕達中國區市場與公共事務總監孫海寧表示,發放年終獎是用人單位自主給予員工的一種福利待遇,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年終獎並無具體規定。不過,年終獎應當是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如何發放,要先看集體合同或勞資雙方合同中有無明確規定。如果沒有,則看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一旦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明確,則用人單位須履行承諾的義務。

  梅園路上一家企業的人事經理張先生則向記者表示,由於每個人的年終獎考核標准都不同,往往企業在和員工簽合同時,並不會將年終獎相關事項寫入,“如果這樣做,企業可能會很被動”。據悉,除了少數大規模、重復性、可量化的崗位,一般很難以一個統一的年終獎標准來考核。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年終獎的結構而言,發放現金的形式過於集中,建議企業更多採用認股、分紅、車費補貼、業務提成、培訓、旅游等方式來豐富年終獎的內涵。

(責編:杜燕飛、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